- 年份
- 2024(7811)
- 2023(11592)
- 2022(9539)
- 2021(8957)
- 2020(7545)
- 2019(17263)
- 2018(17105)
- 2017(32003)
- 2016(17853)
- 2015(20904)
- 2014(21086)
- 2013(20579)
- 2012(19194)
- 2011(17269)
- 2010(17261)
- 2009(16191)
- 2008(16174)
- 2007(14630)
- 2006(12627)
- 2005(11660)
- 学科
- 济(76682)
- 经济(76618)
- 管理(43550)
- 业(41460)
- 方法(34204)
- 企(31966)
- 企业(31966)
- 数学(29709)
- 数学方法(29494)
- 中国(25956)
- 农(22340)
- 财(16848)
- 业经(16772)
- 贸(16739)
- 贸易(16732)
- 易(16332)
- 学(14712)
- 农业(14481)
- 地方(14351)
- 制(13977)
- 理论(11868)
- 银(11841)
- 银行(11816)
- 和(11570)
- 教育(11432)
- 行(11358)
- 融(11191)
- 金融(11188)
- 发(10709)
- 环境(10428)
- 机构
- 大学(261478)
- 学院(255301)
- 济(110311)
- 经济(108173)
- 研究(93398)
- 管理(91387)
- 理学(78119)
- 理学院(77116)
- 管理学(75690)
- 管理学院(75191)
- 中国(69952)
- 京(56432)
- 科学(55271)
- 财(48758)
- 所(47374)
- 农(43541)
- 研究所(43145)
- 中心(41713)
- 财经(39115)
- 江(38140)
- 范(37046)
- 师范(36742)
- 业大(36514)
- 北京(36363)
- 经济学(35803)
- 经(35731)
- 农业(34324)
- 院(33296)
- 经济学院(32463)
- 州(30048)
- 基金
- 项目(165739)
- 科学(129919)
- 研究(124206)
- 基金(119567)
- 家(103792)
- 国家(102941)
- 科学基金(86764)
- 社会(79568)
- 社会科(75272)
- 社会科学(75251)
- 省(62962)
- 基金项目(62452)
- 教育(58305)
- 划(53974)
- 自然(52997)
- 自然科(51770)
- 自然科学(51753)
- 自然科学基金(50854)
- 编号(50802)
- 资助(49033)
- 成果(43214)
- 部(38139)
- 重点(38095)
- 发(36802)
- 课题(35980)
- 创(34076)
- 大学(33647)
- 国家社会(33466)
- 教育部(32798)
- 中国(31983)
- 期刊
- 济(121637)
- 经济(121637)
- 研究(81676)
- 中国(53656)
- 学报(41134)
- 农(40941)
- 财(37371)
- 科学(37099)
- 教育(36323)
- 管理(32178)
- 大学(32168)
- 学学(28845)
- 农业(28113)
- 融(22790)
- 金融(22790)
- 经济研究(20880)
- 技术(20790)
- 财经(20119)
- 业经(18793)
- 经(17508)
- 问题(17064)
- 业(16299)
- 贸(15974)
- 图书(14204)
- 国际(14081)
- 世界(14067)
- 版(12639)
- 技术经济(12594)
- 统计(11467)
- 理论(11015)
共检索到389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查永军
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实质是将大学的行政权力化为政府行政权力"链条"的末端。大学"行政化"进一步弱化了大学的独立性,使大学学术及学术权力地位边缘化,且助长了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势头。中国大学"行政化"受到中国传统观念文化社会本位观和制度文化"官学合一"设计的影响,更深受执政党观念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观和制度文化中的单位制的强力影响。要实现大学"去行政化",需要从观念和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对传统文化及执政党文化进行改革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颜永廷 李亚军
本文在对比中西文化的基础上,从会计偏好、制度移植、会计规则制定及执行、企业内部不对称信息的流动等方面,分析了文化背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认为文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在特定条件下会强化会计舞弊的动机及后果。
关键词:
会计舞弊 文化差异 分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行政化是我国大学的痼疾,能否去行政化事关我国大学的未来。在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外在表现是行政级别化,但其根子却在于学术对于政治的依附以及行政对于学术的吸纳。我国大学行政化的本质是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对于学术权力的压制,官僚文化和行政文化对于学术文化的强制;在行政级别的外壳下,我国大学真正缺失的是大学自治的制度与学术自由的精神。我国大学的行政化绝非政策的失误,而是政府有意为之和学术场域自我异化的结果。在我国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去行政化首先要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然后再通过制度设计将学术与政治、行政与学术进行合理区分与重构,以抑制大学里的官僚文化与行政文化,张扬学术权力,恢复大学尊严,最终让大学回归大学,...
关键词:
大学转型 行政化 行政级别 去行政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接忠
消费者伦理研究属于营销伦理的范畴。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提出这一概念,但大部分伦理研究主要是以卖方为主,忽略了买方,尤其在国内相关的分析仍很少。消费者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决策的影响者,是商业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基于此,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运用回归分析,考察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及消费者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把文化价值观作为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调节变量,进而得出减少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一些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俊利
民族高校有来自民族聚居区、汉民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有部分汉族生源,族群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多元化。研究发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族群身份、个体从小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现实社会、经济地位。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民族高校要积极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文化融凝作用;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国家在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大学生 文化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丽丽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并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对原汁原味的英文的理解力,尽快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碧琳 刘昕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提出了我国企业非正式组织识别的5个特征变量假设。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设计问卷,以天津地区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非正式组织识别的特征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假设,并针对我国企业非正式组织的识别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非正式组织 识别 识别特征变量 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燕
无论在哪个教育阶段,美育在素质教育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美育更是成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美育应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和完善大学美育的教学模式和实践体系,而不是简单套用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本文旨在探讨从实际出发,创新高校灵活的教学模式,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层次、全方位地拓展美育的实施内容和形式,使美育与学科教育之间的协调与发展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美育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效能。
关键词:
高校 美育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莉 方展画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其产生的影响深刻而又广泛。中美两国的大学排行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归根结底也是中美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冲突的反映。从比较中美两国文化特点入手,阐述各自大学排行指标体系在价值取向、分类标准和指标设置等方面的差别,深入分析其中的文化背景因素。
关键词:
中美大学排行 指标体系 文化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人杰
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良莠不齐的多元文化扑面而来,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以丑为美、美感缺失和审美弱化等共性问题。要解决这些共性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多元文化冲击对大学生美育的消极影响,进而提出以注重培养"五个能力"为主要内容,以社会文化、校园文化、舆论宣传、课堂教学"四位一体"为美育体系的应对策略,在多元文化错综交织的形势下,大学生美育策略探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大学生 美育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成良斌 钟书华 李晓立
中外科技奖励制度的不同是由其文化决定的。文化泛指由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分为价值观、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起着决定性作用,制度、物质是其载体和物化形式。对中外科技奖励制度的文化背景分析也可从文化的这三个层面来进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春燕
品牌代言传播成为许多公司品牌传播的战略性工具,而在跨文化背景下通常要面对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符号等障碍,因此,需构建品牌核心价值、企业战略目标、受众的消费诉求、所在地文化相匹配的"四位一体"的跨文化品牌代言传播策略模式。针对品牌代言传播在传播渠道、主体、受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品牌代言可采取新元素开发的立体式、受众参与的互动式、公关参与的整合式等传播方式,同时,提出了加强品牌定位与管理、创新品牌传播模式等保障措施。
关键词:
品牌代言 传播 跨文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玉梅 孙海法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法,在中国情境下对8支本土高技术团队的团队学习行为进行了两年的跟踪研究,对收集的质性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确定了团队学习行为包括内部学习、间接学习和情境学习等三个维度。文章还结合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如权威顺从、集体主义倾向、不确定性规避等,编制了中国情境下的团队学习行为问卷。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团队学习的建议。文章丰富了团队学习的内涵和结构维度,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测量基础。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高技术团队 团队学习 结构维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玉梅 孙海法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法,在中国情境下对8支本土高技术团队的团队学习行为进行了两年的跟踪研究,对收集的质性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确定了团队学习行为包括内部学习、间接学习和情境学习等三个维度。文章还结合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如权威顺从、集体主义倾向、不确定性规避等,编制了中国情境下的团队学习行为问卷。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团队学习的建议。文章丰富了团队学习的内涵和结构维度,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测量基础。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高技术团队 团队学习 结构维度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付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3家企业340名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公平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研究框架,提出领导公平、信息公平与组织人际和谐关系的研究模型。构建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模型,利用PASW STATISTICS 18.0和LISREL 8.80分析软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组织人际和谐的三维结构观点进行检验,应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领导公平、信息公平及其交互项对组织人际和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公平和信息公平对工具和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交互项不显著;领导公平对价值和谐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信息公平对价值和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互效应显著;领导公平和信息公平对和谐阻碍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