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0)
- 2023(8309)
- 2022(6744)
- 2021(6591)
- 2020(5066)
- 2019(11961)
- 2018(11536)
- 2017(21611)
- 2016(11545)
- 2015(13288)
- 2014(12775)
- 2013(12836)
- 2012(12093)
- 2011(11048)
- 2010(10696)
- 2009(9711)
- 2008(9235)
- 2007(7767)
- 2006(6951)
- 2005(6219)
- 学科
- 济(52967)
- 经济(52917)
- 管理(25411)
- 业(21951)
- 中国(20389)
- 方法(18833)
- 数学(17458)
- 数学方法(17348)
- 农(15646)
- 地方(14650)
- 企(14206)
- 企业(14206)
- 贸(11535)
- 贸易(11526)
- 易(11186)
- 农业(10472)
- 业经(10029)
- 环境(9240)
- 制(8901)
- 财(8586)
- 学(8152)
- 发(8129)
- 城市(7551)
- 银(6991)
- 银行(6986)
- 融(6929)
- 金融(6926)
- 行(6802)
- 地方经济(6283)
- 体(6229)
- 机构
- 大学(158696)
- 学院(157794)
- 济(72121)
- 经济(70729)
- 研究(61882)
- 管理(56366)
- 理学(48036)
- 中国(47960)
- 理学院(47331)
- 管理学(46713)
- 管理学院(46380)
- 京(36125)
- 科学(35602)
- 财(30043)
- 所(29655)
- 中心(28050)
- 研究所(27141)
- 财经(24256)
- 经济学(23871)
- 范(23616)
- 农(23549)
- 师范(23490)
- 北京(23481)
- 院(22971)
- 江(22566)
- 经(22281)
- 经济学院(21536)
- 业大(20519)
- 州(20332)
- 师范大学(19481)
- 基金
- 项目(109196)
- 科学(87016)
- 研究(82788)
- 基金(80438)
- 家(69741)
- 国家(69190)
- 科学基金(59192)
- 社会(55144)
- 社会科(52214)
- 社会科学(52202)
- 基金项目(42823)
- 省(39466)
- 教育(36702)
- 自然(35681)
- 划(34932)
- 自然科(34832)
- 自然科学(34824)
- 自然科学基金(34171)
- 编号(32358)
- 资助(31885)
- 成果(26077)
- 发(25529)
- 部(25116)
- 重点(24672)
- 国家社会(23925)
- 课题(23377)
- 中国(23334)
- 创(22380)
- 教育部(21709)
- 发展(21368)
共检索到243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力
当前,我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呈加剧之势,这一现象体现了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就业与居住非同步集聚、产业布局重构、市场化改革与地方政府偏好的多重约束。使用"就业—居住比"指标和空间错位指数实证分析了郑州市的职住分离现象,认为居住区与就业区的进一步分化、新开发区功能的过度单一化以及高房价下的被动郊区化等导致了普遍的职住分离。提出应以"产住一体"、"混合居住"为目标建设3-5个环境宜居、就业多样化、公共服务完善的复合型城市副中心,以避免城郊"空城"或"睡城"的产生;应在老商业区拆迁改造过程中建立就业补偿机制,以维系弱势群体的就业和居住可达性。
关键词:
大城市 职住分离 郊区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林 张艳 柴彦威
以北京为案例城市,基于2007年对北京市内600户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居住地和就业地之间的直线距离——职住距离(job-housing distance)作为职住分离程度的测度指标,描述了北京市职住分离格局,除社会经济属性外,重点比较了不同居住社区类型、住房产权属性、居住搬迁年份的居民的职住分离程度,以期反映影响居民就业可达性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宏波 魏甲晨 王爽 刘雅馨 李光慧 苗长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当前世界广泛关注的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选取本次疫情受影响较为严重的城市——郑州市为例,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与综合加权法等对郑州市疫情的演变趋势、基本特征、空间分布以及风险等级评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郑州市疫情防控措施卓有成效,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扩散,并且在提高病人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面效果显著。②从疫情传播的基本特征看,病例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年龄上以青年(18~40岁)和中年(41~65岁)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输入性感染病例在逐渐减少,家庭聚集性感染和密集接触性感染病例在当前疫情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且病例来源地主要为郑州市区。③疫情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县域层面上,金水区、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以及巩义市的确诊病例较多,市区街道尺度上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三环以内的人口密集地区。④风险等级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与管城区等郑州市区,风险等级较低区域主要分布在新密市、新郑市与中牟县等地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荣增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将面临着由增量扩展到存量优化的重要转型,快速的城市空间拓展造成了城市新区之间、新区与老城区之间功能割裂或混乱、许多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及时构建适应城市空间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新的规划和管理体制、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及早进行产业的置换和重组、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存量优化 空间治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荣增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将面临着由增量扩展到存量优化的重要转型,快速的城市空间拓展造成了城市新区之间、新区与老城区之间功能割裂或混乱、许多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及时构建适应城市空间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新的规划和管理体制、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及早进行产业的置换和重组、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存量优化 空间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东菊 李志安 王勤波
本文综述了实现玉米增值的两大途径,一是转化为畜产品和加工品,实现增值;二是生产特种玉米主要有:高油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仪青
文章运用现代管理、区域经济及城乡规划的前沿理论,以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为例,探索符合经济发展实际、具有一定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同时提出都市农业发展的途径选择,旨在推动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培育和形成都市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发展模式 途径 郑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鸿彬 徐珍珍
农民工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诸多因素使得农民工依然处于社会底层,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以郑州市为例,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工住房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对策。主要对策有改革二元户籍制度,拓宽廉租房供给渠道,制定农民工租房补贴政策,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利勇
旅游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相关产业,改善经济结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旅游经济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综合性产业,其生存和发展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战略作用,主动整合相关产业之间的合作与扶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新格局,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产业主导 优化路径 扶持合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乐乐 汪云甲 陈国良 乔浩然
遥感技术以其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及时等特点为城市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途径。选取郑州市1988年TM、2001年ETM+和2007年CBERS遥感数据,经过一系列数据预处理后,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进行基于知识遥感分类及专题图的制作。对分类结果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变化率、转移矩阵等指标进行变化分析,分析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期城市扩张与植被、水体和农村居民点的变化关系,对于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研究数据表明,20年来郑州市城市用地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植被减少25%,水体减少3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水安
通过对郑州城市居民消费意愿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居民名义收入和房价本身对居民消费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居民名义收入和房价的比值,以及名义收入和购房支出的比值对居民消费意愿有着显著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和购房支出已经成为居民判断其名义收入真实价值的重要指标,房价通过影响居民名义收入的真实价值这一机制,对居民的消费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单纯地降低房价或单纯地提高名义收入,可能难以提高中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只有提高居民名义收入的真实价值,才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鹏 张丹 成升魁
食物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行为。以中原地区典型城市郑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跟踪称重方法,获取了309户城市家庭的一手食物消费数据,定量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典型城市家庭食物消费的差异。研究表明:(1)郑州城市家庭人均食物消费总量为372.32 g/餐。其中,植物性食物的消费量约为动物性食物的3倍。(2)三个样本城区中,惠济区水产品和水果的人均消费量远低于金水区和二七区;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蔬菜、主食的人均消费量占人均食物消费总量的比例趋于减小,而水产品、奶类和水果的比例趋于增加;人口规模较小的家庭比规模较大的家庭人均食物消费量大。(3)通过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物摄入量对比发现,郑州城市家庭主食类和蔬菜类消费量合理,畜禽肉和蛋类的消费量过高,粗杂粮、水果、奶类和大豆摄入不足。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准确获取居民食物消费基础数据提供了参考,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食物消费 城市家庭 称重法 郑州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刚
以郑州地区的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依据收集的476份问卷调查资料以及广泛深入访谈所掌握的相关情况,采用模糊评价的定量研究方法,利用相关调研数据,通过工作质量、就业稳定性、工资福利与保障、就业能力四个方面的衡量指标构建了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分别从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四个评价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失地农民就业质量较差的研究结论。由此建议: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建立失地农民工资及社会保障支付监控制度,要求用工单位必须与失地农民签订劳动合同等,从制度上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强化"一站式就业服务"模式,统筹城乡就业,实行失业登记制度;建...
关键词:
模糊评价法 失地农民 就业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媛 赵晓萍 钟少颖
本文基于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指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大城市的职业和居住空间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突出表现为工作地和居住地两者之间的地理距离和通勤时间不断延长,这种"职住分离"现象会对居民就业、居民幸福感、城市交通、通勤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长期来看,需要通过积极疏解就业热点、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公共交通建设等措施进行调整和平衡。
关键词:
大城市 职住分离 理论阐释 平衡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蕾
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和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这可以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能力不强,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以“郑汴一体化”为切入点建设大郑州都市圈,对于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及带动整个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郑汴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