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3)
- 2023(13597)
- 2022(11853)
- 2021(11117)
- 2020(9253)
- 2019(21678)
- 2018(21249)
- 2017(41204)
- 2016(22073)
- 2015(24860)
- 2014(24515)
- 2013(24501)
- 2012(22527)
- 2011(20505)
- 2010(20110)
- 2009(18534)
- 2008(17990)
- 2007(15195)
- 2006(13285)
- 2005(11666)
- 学科
- 济(96142)
- 经济(96036)
- 管理(64209)
- 业(58571)
- 企(47679)
- 企业(47679)
- 方法(46738)
- 数学(41609)
- 数学方法(41274)
- 中国(27866)
- 农(23298)
- 财(22445)
- 业经(18872)
- 学(18770)
- 贸(18726)
- 贸易(18718)
- 地方(18706)
- 环境(18365)
- 易(18187)
- 农业(15523)
- 制(15202)
- 和(14460)
- 务(14051)
- 划(14035)
- 财务(13992)
- 财务管理(13969)
- 技术(13769)
- 理论(13564)
- 企业财务(13330)
- 融(13158)
- 机构
- 大学(320101)
- 学院(314886)
- 济(135083)
- 经济(132474)
- 管理(128262)
- 理学(112367)
- 理学院(111160)
- 管理学(109559)
- 管理学院(109004)
- 研究(107715)
- 中国(80051)
- 京(68443)
- 科学(64587)
- 财(58459)
- 所(52426)
- 财经(48614)
- 研究所(48206)
- 中心(47595)
- 农(46041)
- 业大(45077)
- 经(44596)
- 北京(43624)
- 经济学(42187)
- 江(41980)
- 范(41156)
- 师范(40853)
- 院(39397)
- 经济学院(38270)
- 财经大学(36592)
- 农业(36180)
- 基金
- 项目(221881)
- 科学(176331)
- 基金(164860)
- 研究(162125)
- 家(143086)
- 国家(142005)
- 科学基金(122941)
- 社会(105802)
- 社会科(100504)
- 社会科学(100477)
- 基金项目(87833)
- 省(82490)
- 自然(79085)
- 自然科(77275)
- 自然科学(77258)
- 自然科学基金(75900)
- 教育(73112)
- 划(70530)
- 资助(68139)
- 编号(63969)
- 成果(51087)
- 部(50434)
- 重点(49064)
- 发(46804)
- 创(45588)
- 国家社会(44624)
- 教育部(43720)
- 课题(43381)
- 创新(42626)
- 人文(42539)
- 期刊
- 济(137744)
- 经济(137744)
- 研究(94929)
- 中国(53385)
- 学报(47024)
- 科学(44971)
- 管理(44536)
- 财(41528)
- 农(40294)
- 大学(36084)
- 学学(33840)
- 教育(30208)
- 农业(28721)
- 技术(24955)
- 融(24687)
- 金融(24687)
- 财经(23568)
- 经济研究(23334)
- 业经(20520)
- 经(20084)
- 问题(19778)
- 图书(16229)
- 贸(15477)
- 技术经济(15396)
- 业(15318)
- 理论(15238)
- 资源(14686)
- 科技(14578)
- 世界(14093)
- 现代(14018)
共检索到445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潘文砚 王宗军
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已经刻不容缓,大城市是实现环境保护的主要着力点。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度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下的中国30个大城市的环境效率,发现南方城市的环境效率明显高于北方城市,东部城市的环境效率表现出全面领先的优势。最后,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影响环境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的调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政策措施的完善对提高城市环境效率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万家佩 涂人猛
随着改革与对外开放,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受自然、历史、行政、经济协作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宏观区域经济格局正经历着一个重新探索与重新组合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已呈现出多类型、多模式与多层次的多元化特征。其中,以大城市为发展核心,具有“点——轴——圈”空间结构与多重循环机制特征的大城市圈,随着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已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这类经济地域单元在我国各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独具特色与活力,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学和地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洁 罗翔
以上海内城社区为例,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对我国大城市的设施共享与社区参与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居民年龄和收入与居民社区参与意愿显著相关。与此同时,住房产权没有显著影响,共同利益并不必然引发集体行动。单位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超过商品房社区居民,集体主义文化仍有影响。居住区内部设施通过物理使用、社会交往机会以及参与渠道,对居民的社区参与产生影响。由此提出,发挥公共设施领域化对于社区共同体发育的积极影响,为形成社区共同体提供物质基础,及通过培育社区归属感、增加邻里社会资本等促进社区参与。
关键词:
社区参与 设施共享 内城社区 上海浦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连玉明
大城市既是碳排放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国家和区域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借鉴DPSIR模型构建了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earman秩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35个重点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跃迁的良好势头,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及利用仍然是决定现阶段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指标体系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南平 曾伟
围绕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分别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讨了土地资源与我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期存在的急剧增长的城市土地需求引致以占用耕地为主的城市土地供给增加,进而带来与农业用地及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化解该矛盾依赖于优化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城市化发展方式以及协调土地资源利用;我国不应盲目追求高城市化率,应注重城乡的协调发展,应走"内涵型"城市化拓展道路,坚持"集约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及维护生态多样性等相适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源于我国城市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沈洁 张可云
论文基于已有研究将大城市病细分为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3种典型症状,采用2013年全国204个地级市横截面数据,根据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人口空间分布指标,首先运用OLS回归探讨城市规模、空间失衡、建设滞后、产业转型、体制弊病等5种主要致病因素对大城市病的影响;其次,建立门槛效应模型进一步考察不同因素与大城市病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城市病作为一种"综合病",具体到不同层面对应的主要致病因素也大相径庭。其中,城市总体规模较大、城区人口过度集中分布、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大城市中并不普遍存在资源匮乏的问题,相反地,产业结构的改善、公共服务的增加、行政权力的集中均有助于吸引和调动资源;此外,不论是城区人口总量的增加,还是分布结构的集中化,均显著不利于消除环境污染,并且非农产业比重的上升和城市道路面积的扩张也会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破坏。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合兴 唐任伍
构建大城市危机管理软环境需要充分认识组织协调形式、组织要素及其相互内在联系,讨论协调机制的核心涵义和组织要素相容性的联系。大城市危机管理软环境的构建,其核心是依据组织要素相容性原理,根据组织行为要求、组织参与者特征等已知参数,求解未知变量组织结构,建立有效的协调体系。
关键词:
危机管理 软环境 组织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萍 郑悦华
本文主要选取中国南北方大城市———广州市和西安市1951~ 1996年之间的逐月降雨资料及 1971~ 1996年的暴雨资料 ,采用时间序列对比方法对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年内总体分配、年内干湿季分配及暴雨状况进行分析计算 ,并对结果及原因进行总结 ,以便为城市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降雨特征 城市化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董志强 许华杰
目前,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争论愈演愈烈,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大城市是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发现,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能是大城市经济表现更好的重要原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上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提高,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扩张反而会降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城市规模扩张带来的产业多样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能有效降低生产要素在企业间的错配程度,但与之相随的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加深则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董志强 许华杰
目前,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争论愈演愈烈,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大城市是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发现,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能是大城市经济表现更好的重要原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上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提高,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扩张反而会降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城市规模扩张带来的产业多样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能有效降低生产要素在企业间的错配程度,但与之相随的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加深则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 孟亚强
本文通过采用两种生产边界方法将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8个城市1990~2005年的劳动平均GDP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所贡献的经济增长,然后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这4个因素的收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效率改善是其中唯一使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而且其收敛效应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间差异有先拉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是缩小的效果还很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鹏 陈芬
中国十大城市群在不断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完善其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同时,在"能源-环境-经济"这一核算体系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构建城市群"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中国十大城市群不同发展程度的差距和类型,结合"能源-环境-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方面,提出尽快缩小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差距的相关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宏婷 张京祥 陈眉舞
从介绍国际大城市在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方面的经验入手,对国际大城市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多中心”空间结构成长的复杂环境,提出中国大城市进行“多中心”空间重组的五大规划策略。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多中心 重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兴中,张宁
城市社会地理学目标性命题就是对城市生活空间的研究,当前西方国家对其探讨已转向社会空间评价方面,城市康体保护空间是构成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基本方面之一。其核心方向集中在城市社会生活基本条件的康体保护空间结构及其有关社区与场所(康体保护)布局规律上。在借鉴国外的理论框架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城市西安的实际,首先对西安城市的康体保护空间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进而全面探讨了中国大城市(西安)康体保护空间的结构与模式,并从城市康体保护空间的社会区域和场所两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方法上用结构主义思维逻辑采用对居民认知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手段,力图从城市康体保护空间的角度揭示西安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及其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大城市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研究
中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对2003年、2009年上海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
中国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大城市主城-郊区居住空间分异比较研究——基于GIS的南京实证分析
我国大城市PM_(2.5)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城市扩大居民服务消费的实证研究——基于AIDS模型的北京市服务消费动态分析
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基本动力的实证研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道路交通
城际联系强度对城市群经济效率的影响: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中国大城市地区城市化之初步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