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8)
2023(15344)
2022(12998)
2021(12290)
2020(10092)
2019(23618)
2018(23511)
2017(45163)
2016(24605)
2015(27697)
2014(27892)
2013(27424)
2012(25103)
2011(22460)
2010(22181)
2009(20249)
2008(19486)
2007(16665)
2006(14716)
2005(13092)
作者
(68663)
(57019)
(56586)
(54061)
(36556)
(27267)
(25777)
(22377)
(21820)
(20216)
(19469)
(19334)
(18031)
(17978)
(17781)
(17433)
(16989)
(16666)
(16317)
(16184)
(13940)
(13931)
(13582)
(12973)
(12753)
(12721)
(12519)
(12464)
(11415)
(11187)
学科
(103380)
经济(103267)
管理(65264)
(61453)
(48154)
企业(48154)
方法(44469)
数学(39109)
数学方法(38730)
中国(32110)
(28309)
地方(23541)
(22573)
业经(22001)
(20923)
(19417)
贸易(19403)
农业(19199)
(18829)
(17461)
环境(15816)
理论(15307)
(15065)
(14602)
银行(14562)
(14495)
金融(14492)
技术(14058)
(13911)
(13786)
机构
大学(344437)
学院(339919)
(142078)
经济(139116)
管理(133521)
研究(120287)
理学(115743)
理学院(114389)
管理学(112511)
管理学院(111892)
中国(89513)
(74883)
科学(73098)
(61957)
(59656)
研究所(54559)
中心(53398)
(52737)
财经(50372)
业大(48944)
北京(47748)
(47454)
(46907)
师范(46529)
(46049)
(43830)
经济学(43744)
农业(41127)
经济学院(39513)
(38907)
基金
项目(235678)
科学(186004)
研究(173627)
基金(172498)
(150047)
国家(148843)
科学基金(127887)
社会(111120)
社会科(105231)
社会科学(105206)
基金项目(91882)
(88557)
自然(81879)
自然科(79986)
自然科学(79970)
教育(78557)
自然科学基金(78526)
(75758)
资助(70453)
编号(70033)
成果(56865)
(52610)
重点(52566)
(50788)
(48220)
课题(48213)
国家社会(46391)
教育部(45315)
创新(45117)
科研(44477)
期刊
(152717)
经济(152717)
研究(106397)
中国(64346)
学报(52027)
科学(50035)
(48119)
管理(48034)
(45141)
大学(39760)
教育(37889)
学学(36939)
农业(33797)
技术(28526)
(28130)
金融(28130)
经济研究(25600)
财经(24007)
业经(23373)
问题(21755)
(20703)
图书(19195)
(18222)
(16429)
资源(16223)
技术经济(16114)
科技(15765)
理论(15734)
世界(15685)
现代(15655)
共检索到500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祝俊明  
一、概述 二战以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战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在这些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和就业由中心城市向郊区、小城镇、甚至更远的农村地区转移,称之为逆城市化。无论是郊区化还是逆城市化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城市外围部分的人口增长相对地或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王智勇  蔡翼飞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大城市的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充分认识特大城市存在的人口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文章以上海市为例,具体分析其人口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人口调控应遵循人口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阶段等因素来进行,而不应简单地以人口规模为调控目标。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应以结构优化为主要目标,突出市场化的手段,并在大都市圈范围内实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魏守华  黄和  吴海峰  
以开通地铁的城市为样本,探讨地铁建设对中国大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建设有利于城市人口规模提升。进一步,基于城市内部圈层划分,设计两个城市多中心结构指标,并分别将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地铁建设会推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进,进而促进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霏雰  陈宏胜  刘于琪  李志刚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居民幸福感将成为评价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上海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对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进行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城市社区因素、农村因素、制度因素等维度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58.4%的流动人口幸福感较低,80.0%的流动人口表示打算长期居住,形成"幸福感低但居住意愿高"的独特现象。第二,家庭因素、社区因素与制度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幸福感影响最为明显,其中,流动人口主动融入所在社区的程度、社区对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居住形式、住房性质、是否持有暂住证、是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随着四化建设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势,而大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又以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和明显的先导作用,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从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前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社会问题。以上海为例,在分析当前中国大城市呈现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负社会效应,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瑞君  
本文分析了上海市“人户分离”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大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以户籍管理与口籍管理并轨的双籍管理为过渡,最终以口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的构想,并就如何完善与户籍挂钩的大城市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祝俊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城市空间扩张的速度加快,人口和产业增长的非中心化越来越显著。在多部门非中心化的序列过程中,第二产业为带头部门,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后为人口。这一扩散特征和国外以人口带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扩散过程显著不同,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东峰  王静文  殷成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使我国大城市地区普遍实现了建成区空间的大规模扩张过程。以2004年我国大城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动力的现状特征。研究认为,我国大城市在普遍呈现出建成区空间快速增长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多元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等各种因素共同驱动了我国大城市空间扩张的现实进程;在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道路交通条件改善也发挥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影响较为复杂、尚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研究建议,致力于空间紧凑型城市建设、适当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加强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红霞  
文章通过构造人口多样性指数,利用"五普"和"六普"数据,定量分析了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中人口多元化的进程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随着人口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特大城市的人口构成逐渐改变了以本地人口为主的单一模式,人口多样性日益增强,而且近郊区是人口多样性最强和人口多元化发展最快的区域。从人口多元化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来看,由近郊区带动向周边扩散发展的空间特征明显。由于人口多元化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双重影响,因此,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日趋复杂,政府政策在积极促进人口多元化有机发展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以便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永昌  丁金宏  黄云  
代际投靠和代内选择是构成大城市婚姻迁移的主要形式。婚姻迁入从市内互迁到省际迁入呈现由大到小的梯度格局。城乡婚迁中农业户占67.9%,省际城乡迁移中农业户占68.2%,户口性质的梯度特征明显。婚迁者存在着从城市到乡村受教育程度由高到低的推移递变规律。城市内部及城乡婚迁趋向于就近级别职业的婚配,城乡之间就近职业迁移极其普遍,职业间大跨度的婚迁极其稀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永昌  
外来人口集聚模式和演化过程是考察外来人口空间行为的重要量度指标,通过量度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可以更好地构建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模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总结。大城市边缘区外来人口具有与城市中心不尽相同的特征,解析这些特征是研究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和空间行为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的基本特征与集聚成因,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基本形式与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城市外来人口的重构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刘旖芸  
文章主要考察了上海市人口增长与能源消费态势,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上海市人口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及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上海市人口增长和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琳  白光润  曹嵘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 ,分析了我国发达地区大城市商业中心恶性竞争、城郊商业设施不足、批发市场衰退等城市商业郊区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 ;从商业业态、商业开发时序和商业地域结构调整等角度提出了应对城市商业郊区化发展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申利侠  
经过十多年的失业治理和促进就业工作,上海的就业形势有所改观。但在社区层面上,随着青年失业问题的逐步凸现,失业治理的任务和压力依然很大。本文通过对上海五角场镇社区失业状况的分析,反映了上海社区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城市社区失业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要以青年失业治理为重点,从队伍建设、工作理念和方式、资源整合、政策完善等方面加强社区促进就业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