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2)
2023(7167)
2022(6008)
2021(5983)
2020(4807)
2019(11323)
2018(10898)
2017(20945)
2016(11366)
2015(13438)
2014(13326)
2013(13049)
2012(12078)
2011(11019)
2010(10883)
2009(10204)
2008(10548)
2007(9479)
2006(8569)
2005(8104)
作者
(30266)
(24904)
(24762)
(23924)
(16118)
(11897)
(11607)
(9705)
(9561)
(9112)
(8647)
(8437)
(8191)
(8136)
(8071)
(7622)
(7393)
(7329)
(7322)
(6974)
(6320)
(6195)
(5816)
(5767)
(5762)
(5753)
(5523)
(5463)
(5033)
(4955)
学科
(45175)
经济(45114)
管理(35367)
(33270)
(29496)
企业(29496)
方法(21206)
数学(18725)
数学方法(18645)
(18374)
(18344)
银行(18199)
(17115)
(16860)
中国(16079)
(12824)
财务(12813)
财务管理(12779)
企业财务(12299)
(11136)
金融(11135)
(10902)
贸易(10889)
(10762)
(10732)
(10238)
制度(10233)
业务(9774)
(9698)
业经(9495)
机构
大学(159000)
学院(157107)
(72504)
经济(71211)
管理(58314)
研究(54828)
中国(53156)
理学(48463)
理学院(47973)
管理学(47497)
管理学院(47196)
(37491)
(34677)
财经(29456)
科学(27535)
(27066)
(26731)
中心(25751)
经济学(24330)
研究所(23580)
(23550)
北京(22917)
财经大学(22317)
(21976)
经济学院(21952)
银行(21018)
(20630)
(19539)
(19445)
(19418)
基金
项目(92538)
科学(73354)
研究(71984)
基金(69315)
(59080)
国家(58610)
科学基金(50346)
社会(47599)
社会科(45197)
社会科学(45186)
基金项目(35404)
教育(33850)
(31704)
自然(29810)
资助(29693)
自然科(29109)
自然科学(29103)
自然科学基金(28635)
编号(28539)
(27596)
成果(24771)
(23073)
中国(21620)
重点(21094)
国家社会(20826)
教育部(20650)
(20281)
课题(19993)
人文(19338)
大学(19107)
期刊
(80512)
经济(80512)
研究(56300)
中国(34903)
(32614)
(31847)
金融(31847)
管理(23341)
科学(19672)
学报(19399)
(18765)
教育(17822)
大学(15910)
财经(15891)
学学(14639)
经济研究(13695)
(13627)
技术(12629)
(11751)
国际(11550)
农业(11154)
问题(10659)
世界(10347)
业经(10342)
财会(9124)
会计(9109)
理论(7676)
技术经济(7338)
(7301)
论坛(7301)
共检索到260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钱毅  张春煜  杨才然  
本文借鉴境内外大型银行集团治理的经验,分析中国大型银行集团公司治理中需要改进的环节,包括:集团发展战略及母公司在集团中的功能定位有待明确;集团战略目标、管理及评价有待完善;母子公司的沟通协调机制亟须健全;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与集团战略的匹配度有待提高;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应得到充分发挥;集团治理的整合性有待加强。进而提出以下改进建议:进一步明确集团战略目标及母公司、各子公司在集团中的定位,改进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治理架构和相关制度,实行差异化的子公司管控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和财务预算的集团化管理,完善集团内部协同机制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锡明  
自20052010年改制上市以来,中国大型银行集团已初步构建了党委核心领导与"三会一层"现代公司治理有机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银行集团公司治理体系。但随着实践探索进入攻坚期和深化期,大型银行集团的公司治理改革逐步触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面临的挑战与难题日益显现。当下,从战略高度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的迫切性凸显,进一步完善监督制衡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内控机制亦十分必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锡明  
自2005~2010年改制上市以来,中国大型银行集团已初步构建了党委核心领导与"三会一层"现代公司治理有机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银行集团公司治理体系。但随着实践探索进入攻坚期和深化期,大型银行集团的公司治理改革逐步触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面临的挑战与难题日益显现。当下,从战略高度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的迫切性凸显,进一步完善监督制衡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内控机制亦十分必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世彦  
随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其内部审计系统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尝试把内部审计系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将公司治理相关运行维护机制借鉴到审计工作中,分析内部审计的治理缺陷,进而提出持续改进审计系统内外部(公司)治理的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毅  张春煜  张启宇  
大型商业银行集团治理应首先服从于发展战略和风险控制水平,并致力于建立一个透明的组织和管理架构,实现集团各机构统一贯彻和执行集团战略大型银行集团公司治理发展和内涵大型商业银行集团化发展历程为满足客户金融消费升级以及全球化服务的需求,同时为了适应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近些年来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了国际化、综合化、集团化发展步伐,初步实现了从传统间接融资中介向全能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振兴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一般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如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合约的高度不透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风险的高隐蔽性和高传染性以及行业的脆弱性,这些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公司治理也表现出很大的独特性。商业银行更应该坚持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第一,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涉及的利益相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之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从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角色变迁历程中,围绕所有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任务,其公司治理的演进路径可归纳为三条主线:从全民所有到国有控股的产权改革,从结构单一到权力制衡的组织建构,以及从粗放管理到依法治理的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传谌  杨圣奎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我国宏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各国都有所不同,从系统经济学视角审视,其内容、结构、功能及演化呈现出鲜明的系统特征。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治理内容包括治理机制与治理条件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机制与治理条件尚待完善,应从改善治理机制与治理条件入手,遵循系统原理提升整体系统的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在大型国有银行一系列改革举措中,更具突破性的举措是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体系,这是体制机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极大改变了大型国有银行内部经营决策机制和职能配置结构,对于优化大型国有银行内部运作流程和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春煜  肖华  石静雯  
近年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引入政治治理,形成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这有利于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和战略部署,克服西方治理模式中过度关注短期利益的弊端,实现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增进团结协作,促进大型银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各相关者利益,从而推进自身长远发展与稳健运行,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曾华  郑允弢  
个人征信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经济秩序、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也紧密关系到公民个人切身利益和征信机构声誉。作为个人信贷业务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大型商业银行应责无旁贷地做好客户服务和异议处理工作。本文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视角,分析了客户异议与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建设征信系统的因果关系;通过归纳客户异议的内涵和外延、总结客户异议处理特点,得出"大型商业银行异议处理效率必须依托健全、可持续性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保障"的结论,希望为大型商业银行做好个人征信异议处理工作提供框架性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专项课题组  钱毅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积极把握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历史机遇,努力克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扎实执行各项战略部署。特别是在2009~2012年这一战略转型的攻坚阶段,工商银行不断完善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传谌  张东明  杨洁  
国有集团公司特别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其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评价标准的特殊性,本文试图从经济学中关于效率定义的本源出发,重新探讨有关公司治理效率的评价问题,我们认为公司治理效率应该包括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两方面内容,即公司治理效率的"好"与"差"应该体现于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之差,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两大类9种指标作为衡量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的指标体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东明  
公司治理效率应该包括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两方面内容,即公司治理效率的"好"与"差"应该体现于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之差,基于此,本文构建了评价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的新的思路,并以上市的集团性公司为样本对该思路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