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8)
2023(7530)
2022(5916)
2021(5696)
2020(4627)
2019(10926)
2018(10242)
2017(19741)
2016(10528)
2015(12172)
2014(11939)
2013(11878)
2012(11282)
2011(10468)
2010(10336)
2009(9954)
2008(9943)
2007(9045)
2006(8370)
2005(8127)
作者
(28947)
(23970)
(23920)
(23244)
(15440)
(11391)
(10958)
(9357)
(9088)
(8657)
(8492)
(8156)
(7875)
(7844)
(7652)
(7615)
(7164)
(7004)
(6953)
(6373)
(6145)
(5878)
(5560)
(5557)
(5538)
(5492)
(5395)
(5094)
(4846)
(4756)
学科
(47898)
经济(47841)
管理(25891)
(24929)
方法(19991)
(19648)
银行(19503)
(18569)
企业(18569)
数学(18396)
(18308)
数学方法(18290)
中国(17994)
(17900)
(13212)
金融(13212)
(13012)
贸易(12993)
(12958)
(12774)
(11010)
制度(11007)
(10483)
业务(10155)
业经(9543)
银行制(8818)
(8424)
农业(8129)
体制(7162)
(7017)
机构
大学(153185)
学院(148263)
(76245)
经济(74986)
研究(57982)
中国(55797)
管理(54734)
理学(44828)
理学院(44344)
管理学(43956)
管理学院(43648)
(36816)
(33643)
财经(28803)
(28207)
科学(27989)
中心(27672)
经济学(26530)
(26468)
研究所(24985)
(24878)
银行(23889)
经济学院(23870)
(23007)
北京(22554)
(22167)
财经大学(21759)
(21699)
(20300)
(19795)
基金
项目(88801)
科学(71548)
基金(68652)
研究(68267)
(58891)
国家(58435)
科学基金(50083)
社会(47357)
社会科(45129)
社会科学(45118)
基金项目(34173)
教育(31197)
资助(29521)
自然(28956)
(28868)
自然科(28365)
自然科学(28358)
自然科学基金(27929)
(25927)
编号(25535)
(22524)
成果(22313)
中国(21744)
国家社会(21534)
教育部(20208)
重点(20045)
(19336)
人文(18646)
(18623)
课题(18170)
期刊
(85649)
经济(85649)
研究(58601)
(36220)
金融(36220)
中国(34735)
(27373)
管理(22111)
(20280)
科学(19375)
学报(18311)
财经(16211)
教育(15455)
经济研究(15256)
大学(15101)
(14035)
学学(13763)
(12928)
国际(12495)
农业(11761)
问题(11619)
业经(11050)
世界(10911)
技术(10840)
理论(8678)
技术经济(7521)
农村(7453)
(7453)
实践(7370)
(7370)
共检索到258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市场在变,客户需求在变,而大型银行的思想、思维、理念相对滞后,显得处处被动。如果大型银行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服务,它就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中国大型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应依托自身优势,重点拓展手机银行、跨界电商、移动支付、智慧银行等业务,始终走在市场前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大型商业银行要通过综合化、差异化以及内涵式与外延式增长有机结合的方式,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银行价值的持续稳定增长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转型的新十字路口,主要经济体复苏分化态势逐渐凸显,以贸易摩擦为代表的外部风险事件不断增加。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增长,正处于一个大转型、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金融业也相应进入调整时期,面临经济增速下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人工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晶晶  孙耀庭  慈龙玉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三大理念的传播,学分银行成为研究者和政府关注的热点。然而,学分银行实践并非一帆风顺。学分认定主体不清、学分累积能力不济、学分转换需求不足成为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困境。而大包大揽的行政化思维是学分银行实施困境症结所在。要解决以上困境,关键在于思维的转变。随着我国公共管理改革、政府转型以及社会治理工作的推进,协同治理逐渐成为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关注的焦点,也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探索路径。基于协同治理视角,本文重新审视学分银行定位、忖量学分银行功能、理解学分银行需求、定义学分银行业务、梳理学分银行流程。本文认为学分银行要摒弃传统大包大揽的行政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令群  
本文从国家政策层面和局部实践层面,对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指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呈现出一种上冷下热、上慢下快、实践探索先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状况,并提出了当前学分银行发展的三大困境:标准的公认性、认证的合法性、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结合国家相关管理制度和建设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视角出发,尝试提出一种破局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学分银行商业银行运营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小军  李凯骅  
美国银行业转型的背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银行监管的周期变化。自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美国银行业监管大致经历两个周期。一是1930~2008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1930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出台,美国进入强监管阶段,之后监管稳步放松,直到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出台,监管进入全面放松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子术  胡达源  
差距困境出路──学习《商业银行法》的理论思考郑子术,胡达源《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进入操作阶段。为使《商业银行法》得到贯彻执行,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有关方面谈些看法。一、差距《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吉光  
近几年来,在中国银监会的要求和指导下,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先后展开了多轮案件专项治理和“拉网式”大检查,国内商业银行案件高发、多发势头得到遏制,但同类型案件还是屡有发生,这表明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操作风险的管理困境。如何走出困境,需要从风险文化、改革导向、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深入思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军梅  施佩珊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传统存贷利差空间不断缩窄,以净利息收入为主、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受到了挑战。本文围绕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转型这一命题,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五大行2012-2017年的数据,了解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并借鉴国外先进同业的转型经验,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提出转型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玉强  
本文在深入研究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提升中间业务发展地位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主导,创新整合服务是增强中间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础管理建设是推进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者认为,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既是核心市场、核心客户、核心产品、核心机制以及核心人才的竞争,也是创新能力、客户开拓能力、综合营销能力、风险掌控能力和员工综合能力的较量。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要在全面竞争的金融市场中取得领先地位,就必须确立中间业务发展的核心地位,推进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日旭  
在近代中国银行业中,除了民营银行外,还存在官办银行。前者数量较少,但影响很大;后者数量很多,但真正能获得正常发展的却寥寥无几。在中央各部门创办的银行中,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最为典型,然而,它们的经营风格却极为不同。中国银行虽然受制于政府,但它的经营者却时时想脱离政府的控制;交通银行则与此相反,在整个近代时期,除了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极短的时期外,大部分时间其经营都是以官方取向为主,由此,在交通银行的业务开展中,拥有辉煌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任冬艳  徐长生  
业务转型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近年来需着重解决的问题,对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业内早已形成共识。但是对于业务转型如何进行却是众说纷纭,各有所见。在巨大的业务转型压力之下,各家商业银行转型愿望强烈,纷纷加大对个人业务的转型力度,但是对于曾经占据商业银行90%以上的利润,且目前仍是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支撑来源的对公业务的转型却鲜见进展和有力度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艳敏  邓宏韬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绩效考核中体制困境的克服,必须坚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的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规范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绩效考核中的内部关系,并有序推动公民参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秀福  
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立足"五个坚持",特别强调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前不久结束的银监会大型银行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做到"六个准确把握",即"准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小忠  陶阳  
部分中小银行受自身条件制约,采取与大型银行合作的方式解决市场信誉度不高、信贷规模不足等问题。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亟待关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熊飞  王楠  张海阳  
本文利用2006~2012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相关数据比较其国际化发展程度,并从总量绩效、平均绩效、边际绩效、联动效应四个维度分析国际化发展程度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中行国际化发展程度最高,工行次之,建行稍低;总量绩效和国际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平均绩效中,境外人均、网均利润与国际化程度呈"U"形关系,平均资产回报与国际化程度呈水平的"S"形关系;边际绩效中,边际机构产出与国际化程度呈水平的"倒S"形关系,边际人员产出、边际资产回报与国际化程度呈水平"正S"形关系;国际化发展后,工行集团一体化程度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