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7)
- 2023(7102)
- 2022(6016)
- 2021(5925)
- 2020(5011)
- 2019(11807)
- 2018(11745)
- 2017(22803)
- 2016(11848)
- 2015(13850)
- 2014(13664)
- 2013(13610)
- 2012(12412)
- 2011(11479)
- 2010(11484)
- 2009(10570)
- 2008(10238)
- 2007(8832)
- 2006(7701)
- 2005(7036)
- 学科
- 济(62038)
- 经济(61996)
- 方法(30273)
- 管理(29294)
- 业(29150)
- 数学(27667)
- 数学方法(27167)
- 企(22974)
- 企业(22974)
- 中国(17970)
- 农(13949)
- 贸(13094)
- 贸易(13085)
- 易(12836)
- 业经(11919)
- 产业(10183)
- 地方(9932)
- 制(9643)
- 财(9491)
- 学(9063)
- 农业(8749)
- 技术(8313)
- 银(8055)
- 银行(8054)
- 行(7809)
- 环境(7718)
- 融(7667)
- 金融(7666)
- 理论(7631)
- 和(7390)
- 机构
- 大学(174083)
- 学院(173023)
- 济(84925)
- 经济(83713)
- 管理(68798)
- 研究(61802)
- 理学(59730)
- 理学院(59114)
- 管理学(57948)
- 管理学院(57648)
- 中国(48461)
- 京(37540)
- 科学(34387)
- 财(34058)
- 所(30085)
- 财经(28017)
- 经济学(27956)
- 研究所(27501)
- 中心(27282)
- 经(25714)
- 经济学院(25244)
- 北京(24599)
- 农(23087)
- 江(22995)
- 院(22041)
- 业大(21924)
- 范(21030)
- 财经大学(20957)
- 师范(20882)
- 经济管理(18978)
- 基金
- 项目(116095)
- 科学(93679)
- 基金(87509)
- 研究(85402)
- 家(75853)
- 国家(75376)
- 科学基金(65430)
- 社会(57592)
- 社会科(55077)
- 社会科学(55068)
- 基金项目(44596)
- 省(42427)
- 自然(40546)
- 自然科(39705)
- 自然科学(39698)
- 自然科学基金(39028)
- 教育(39023)
- 资助(38126)
- 划(36259)
- 编号(32378)
- 部(27201)
- 重点(26412)
- 发(25954)
- 成果(25603)
- 国家社会(25429)
- 创(24345)
- 中国(24172)
- 教育部(23873)
- 创新(22925)
- 人文(22854)
共检索到255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春海 熊琦哲
由于产业间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健康产业的边界不断拓展,原有的健康产业统计分类已不能满足大健康产业的统计需要,官方统计也未测算出健康产业增加值,无法全面、及时反映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文章首先在健康产业基础上从供给和需求角度界定并拓展大健康产业的内涵及外延;其次,在《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的基础上,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引入“大健康总产品”概念,聚焦“全生命周期”和“全人群”两个着力点,从全产业链产品供给及全口径人群健康需求两个视角探讨大健康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补充和完善大健康产业统计分类;最后,依据现有的投入产出表、经济普查及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各行业的大健康分离系数,据此推算我国大健康产业及健康服务业增加值。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增加值为10.27万亿元,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为7.04万亿元,预测2020年、2030年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8.46万亿元、21.27万亿元,基本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健康服务业发展规模的预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车伟 赵文 程杰
推动传统健康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主要途径。大健康产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活动,但兼有公益属性。近年来,大健康产业增长较快,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大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都与传统健康产业不同,因此,其发展思路也要有所改变。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健康产业 规模测算 公益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赵文 程杰
推动传统健康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主要途径。大健康产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活动,但兼有公益属性。近年来,大健康产业增长较快,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大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都与传统健康产业不同,因此,其发展思路也要有所改变。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健康产业 规模测算 公益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察志敏,肖云,骞金昌
In this paper, authors used the statistics of the ninth five year period, studied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f hi tech industries abroad, and presented a basic framework for the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China's hi tech industries.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统计分类 测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毓辉 王秀峰 万泉 翟铁民 柴培培 郭锋
为建立与国民经济核算接轨的健康产业核算体系,服务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决策,文章对健康产业的概念、范围及分类体系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并按照国际惯例构建了基于卫生费用核算的健康产业核算体系,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尽快建立健康产业分类与核算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晓静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环保产业的定义,明确了基于我国现实的环保产业概念及范围。并且,通过考察我国经常统计、详细的12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其中属于环保产业范围的经济活动予以识别,以此来展示我国环保产业进行统一核算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环保产业 定义 统计分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筱文,陈志强,林永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如何维护与增进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当前的焦点。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与人类行为或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将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必须从人与社会及人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炎非 罗仲伟
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以对健康产业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进行理论讨论为基础,尝试结合中国健康领域的发展实际和未来需求,探讨以产业发展指数反映中国健康产业面貌的若干理论问题,为推进探索健康产业内在规律的学术研究做出贡献。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情况,为客观评价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研判发展趋势提供科学、适用的依据,对政府制定健康产业政策和企业在健康产业的投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志华 丛日玉 吴艳平 徐偲瑜
为反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各项健康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全面摸清健康产业发展规模,文章探索建立了基于健康产业4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健康产业增加值测算方法体系,并选取中国和四川省作为试算地区,对构建的健康产业增加值测算方法进行实验性研究。测算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健康产业增加值为60873.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36%,四川省健康产业增加值为2729.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38%,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健康产业发展空间极大。结果表明:对国家健康产业统计分类的调整优化依据充分,利用2017年中国和四川省投入产出数据编制的中国和四川省健康产业4部门投入产出表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恺 邢以群 张大亮
文章根据经济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紧密程度,界定了健康产业的边界、定义了健康产业的概念,并从市场需求视角(健康管理过程)提出了健康产业的分类方法,从而明确界定了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使之能够清晰地与其他产业相区分,并能适应健康产业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和全面系统地呈现产业全貌,以满足政府、企业和学界研究的需要。
关键词:
健康产业 产业分类 市场需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林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的服务需求日益关注,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形成健康产业。本文以深圳为例,通过对健康产业的范畴、行业分类进行梳理,提出对健康产业统计的目录和路径,以更好为发展健康产业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健康产业 统计方法 深圳应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刘博
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可以改善健康管理问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创新是解决大健康产业高风险困境的有效途径,有效评价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对可持续健康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将模块化网络与矢量合成方法相结合,对2010—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确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环境支撑和政策扶持四维能力构成因素的科学排序。结果表明,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自2011年开始相对持续增长,2018年已达最大值的85%;政策扶持对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贡献最大,其次是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环境支撑贡献最小;大健康产业链模块内部企业的合作频率高于模块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刘博
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可以改善健康管理问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创新是解决大健康产业高风险困境的有效途径,有效评价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对可持续健康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将模块化网络与矢量合成方法相结合,对2010—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确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环境支撑和政策扶持四维能力构成因素的科学排序。结果表明,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自2011年开始相对持续增长,2018年已达最大值的85%;政策扶持对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贡献最大,其次是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环境支撑贡献最小;大健康产业链模块内部企业的合作频率高于模块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关雪凌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以分析健康产业动力系统主体及其动力作用机制的为基础,从需求拉动、供给驱动和政策引导三个角度剖析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产业发展动力新特征。通过分析健康产业不同发展阶段需匹配的动力,结合现阶段中国健康产业特点及发展动力方面的问题,对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产业良性、有序发展从动力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健康产业 动力机制 动力特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克春 马智慧 孙裕增 葛亚力 崔琳琳 蒋天武 程芳芳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但是,要抓住这个机遇,必须要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事业的发展,需要统筹个人、行业、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共建共享的社会协同,健康产业在与个人和社会相融中形成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在开展共建共享的社会协同上,首先是发动个人的自我健康行动,然后是以自我健康行动为主轴形成社会协同。大健康产业联动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增进全民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