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4)
- 2023(10245)
- 2022(8720)
- 2021(8104)
- 2020(6846)
- 2019(16362)
- 2018(15851)
- 2017(30044)
- 2016(16148)
- 2015(18775)
- 2014(18784)
- 2013(18977)
- 2012(17801)
- 2011(16409)
- 2010(16381)
- 2009(15406)
- 2008(15570)
- 2007(13753)
- 2006(11931)
- 2005(10869)
- 学科
- 济(78377)
- 经济(78316)
- 管理(43181)
- 业(40811)
- 方法(35697)
- 企(32069)
- 企业(32069)
- 数学(32029)
- 数学方法(31763)
- 中国(24799)
- 农(18904)
- 贸(16905)
- 贸易(16895)
- 易(16451)
- 地方(16235)
- 财(16170)
- 业经(14633)
- 学(14214)
- 制(13622)
- 农业(12326)
- 环境(11539)
- 和(11220)
- 银(11212)
- 银行(11189)
- 行(10770)
- 融(10613)
- 金融(10611)
- 发(9962)
- 理论(9781)
- 划(9524)
- 机构
- 大学(247011)
- 学院(243245)
- 济(110122)
- 经济(107966)
- 管理(92087)
- 研究(89511)
- 理学(79262)
- 理学院(78295)
- 管理学(77074)
- 管理学院(76592)
- 中国(67838)
- 京(53672)
- 科学(53244)
- 财(46987)
- 所(45424)
- 研究所(41411)
- 农(40280)
- 中心(39925)
- 财经(38048)
- 经济学(35706)
- 江(34826)
- 经(34747)
- 业大(34725)
- 北京(34408)
- 经济学院(32324)
- 范(32160)
- 院(32055)
- 农业(31976)
- 师范(31884)
- 财经大学(28283)
- 基金
- 项目(161952)
- 科学(128248)
- 基金(120049)
- 研究(116808)
- 家(105048)
- 国家(104276)
- 科学基金(88850)
- 社会(76520)
- 社会科(72727)
- 社会科学(72704)
- 基金项目(62977)
- 省(60243)
- 自然(56228)
- 自然科(54988)
- 自然科学(54970)
- 自然科学基金(53999)
- 教育(53136)
- 划(52322)
- 资助(49799)
- 编号(45117)
- 部(37220)
- 重点(37012)
- 成果(36828)
- 发(35862)
- 创(33101)
- 国家社会(32956)
- 课题(31961)
- 教育部(31913)
- 中国(31355)
- 创新(31170)
共检索到360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笑男 倪鹏飞
选取中国285个大中城市样本数据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包括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生活环境(包含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全球联系、当地需求等七个解释性指标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越高的城市,城市竞争力排名也越高;反之则越低,耦合协调度与城市竞争力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耦合协调度处于优质协调和良好协调的城市主要集中于环渤海和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金融科技创新型城市,耦合协调度频临失调的城市主要集中于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不发达地区的城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志权 顾海英 于冷
阐述了中国大中城市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内涵特征 ,提出了进行城市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基本原则 ,构建了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并对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蔬菜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先柱 刘彩珍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和房地产业两个系统的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5年城市竞争力、房地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不论是城市竞争力还是房地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上升,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2007年开始两者由房地产业发展滞后转向城市竞争力水平滞后。时变特征分析表明,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平稳态势,两者之间关联性较强。耦合协调度始终维持在0.3~0.5之间,虽然两者耦合协同发展局面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处于失调阶段。空间特征分析表明,一线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度要明显高于二线城市;二线东、中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二线西部城市,尤其是2006年以来,二线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逐级递减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房地产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维航 张高军 陈森 邱子健
研究旅游竞争力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效应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利用2007—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旅游竞争力—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耦合协调度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利用VAR模型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竞争力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在波动中上升,不同地区波动时点和波幅存在差异;(2)地方经济增长和耦合协调度间呈现正相关,在时间序列上存在长期稳定关系;(3)广州、东莞、江门和澳门的耦合协调度对地方经济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与方差贡献,其中广州和澳门的响应积极迅速,东莞存在滞后性,江门波动较大。研究结果对建成"宜居宜业宜游"湾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倩雯 曾坚 赵广宇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3个时间断面(2004年、2009年、2015年)对51个冀中地区县域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和排序,并计算相关变量的Moran’sⅠ指数,判断各主成分的空间自相关性。根据评价结果,归纳了河北省竞争力格局在宏观战略规划指导下,逐渐由"南北多点同高"的分散化低等级特征向"中间崛起、两翼腾飞"的"带状+圈层等级"特征转变,冀中地区逐渐打破京津高首位度的负面影响,逐步实现"扁平化+网络化"格局的特征和规律。
关键词:
冀中 综合竞争力 战略 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杰 王翔宇 孙学敏
以2005—2013年中国30个省份高等工程教育数据和工业发展数据为样本,测算了工业发展与高等工程教育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从区域和时间两个维度上考察了二者的互动作用。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地区工业竞争力数值,实证考察了工业发展和高等工程教育耦合协调度对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认为,工业发展和高等工程教育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整体协调度不高,工业发展和高等工程教育协调互动的程度和失衡的状况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工业发展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协同发展能够进一步增强地区工业综合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建升 李庆
以重庆市三峡库区所属21区县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物流竞争力及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并计算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竞争力差异巨大,"1小时经济圈"区县无论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还是物流竞争力都远高于其他地区;从耦合协调度的比较看,属于主城区的各地区物流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值较高,为基本协调和优质协调;而其他区县协调度则处于轻度失调和严重失调状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丹丽 汪侠 吴小根 何静 段志勇
基于联合国多维贫困指数、世界经济论坛旅游竞争力报告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贫困国家经济数据,构建了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息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8-2017年间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及成因机制。研究发现:(1)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的耦合协调现状不容乐观,基本都处于失调或接近失调状态,但从时间发展来看,有向协调方向缓慢发展的趋势,且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正在缓慢缩小;(2)从耦合协调类型上看,大部分贫困国家为经济滞后型,其余为旅游—经济同步型,尚无旅游滞后型;(3)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分布呈现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非洲地区耦合协调度等级相对最低,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耦合协调状态相对较好,东南亚地区则呈现局部异质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中叶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企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相互影响,使该区域形成一种集群式的自组织力和自生成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协调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使之良性互动,同步发展。
关键词:
集群式创新 区域竞争力 耦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巍 钟晓阳 高景鑫 王磊
建立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珠三角9市20062015年间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相关性和时空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使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规模与当前城市竞争力水平相适应,进而提出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宁攸凉 乔娟 王征兵
本文利用2002—2008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有关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与分析了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包括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得到如下结论: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的改进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实现;2001—2007年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都较高,且有不断提高的趋势;2001—2007年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配置效率总体上低于技术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波 王斌
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是反映房地产市场需求特征的两个主要指标。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而我国学术界对房地产需求弹性的测算和解释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房地产需求弹性的特征是:(1)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总体上缺乏弹性,而收入弹性是富有弹性。(2)房地产需求弹性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我国的房地产业政策,必须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地区差异性而进行调整,在增加房地产有效供给而满足人们房地产消费需求的同时,打击房地产投机需求,适当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
关键词:
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 地区差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凤 胡海峰
文章基于2002—2012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市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竞争力指标对房地产价格均具有正向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具有差异性。其中,经济发展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大,生态环境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小;分区域而言,东部城市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大于全国和中部地区。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真
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与所在区域的金融能级水平密切相关。文章利用2012—2019年289个地级市数据,就金融能级扩容对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作用机制、城域差异及耦合匹配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研究发现:(1)金融能级扩容能显著提升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且金融能级的规模广度和效率效度的赋能优势要显著优于结构深度。(2)金融能级通过降低城市主体平均融资成本、促进城市产业主体活力、优化城市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来驱动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的提升。(3)不同功能定位及产业基础的城市金融能级对其产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域分化及空间溢出效应,各城市金融能级与产业创新竞争力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提升趋势,国家级重点城市群内的城市在金融能级和产业创新竞争力方面的耦合协同度明显优于其他区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现强 姜楠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城市化水平与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山东省17地市为实证分析,运用耦合协调度与相对发展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间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征。从时序发展看,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化系统先后跨越了拮抗、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类型由轻度失调衰退逐步转向优质协调发展。从空间格局看,山东半岛及鲁中、鲁西北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子系统耦合态势良好,而鲁南与鲁西南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或滞后或超前于同一时期的城市化发展需要,耦合协调度有待提升。因此,提升城市化水平应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基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的同步协调优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