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2)
- 2023(18047)
- 2022(15403)
- 2021(14393)
- 2020(12171)
- 2019(28001)
- 2018(27924)
- 2017(52092)
- 2016(28547)
- 2015(32626)
- 2014(32601)
- 2013(32175)
- 2012(30465)
- 2011(27777)
- 2010(28422)
- 2009(26522)
- 2008(26529)
- 2007(24109)
- 2006(21524)
- 2005(19857)
- 学科
- 济(122409)
- 经济(122228)
- 管理(81137)
- 业(78019)
- 企(63082)
- 企业(63082)
- 方法(50071)
- 数学(43723)
- 数学方法(43010)
- 中国(38951)
- 农(34664)
- 地方(28476)
- 财(28312)
- 制(27045)
- 业经(26815)
- 学(24948)
- 贸(23758)
- 贸易(23735)
- 易(23018)
- 技术(22928)
- 银(22477)
- 银行(22433)
- 农业(22428)
- 行(21650)
- 融(20940)
- 金融(20932)
- 理论(20038)
- 和(18135)
- 环境(17513)
- 体(17447)
- 机构
- 大学(410229)
- 学院(409262)
- 济(170611)
- 经济(166745)
- 管理(153140)
- 研究(146997)
- 理学(129399)
- 理学院(127867)
- 管理学(125449)
- 管理学院(124662)
- 中国(114734)
- 京(89687)
- 科学(88432)
- 财(79841)
- 所(75711)
- 农(70183)
- 研究所(68100)
- 中心(67843)
- 江(65876)
- 财经(61398)
- 业大(58739)
- 北京(57883)
- 范(56060)
- 经(55541)
- 师范(55491)
- 农业(54666)
- 院(52756)
- 州(52354)
- 经济学(52027)
- 经济学院(46611)
- 基金
- 项目(261793)
- 科学(205535)
- 研究(193352)
- 基金(187401)
- 家(163636)
- 国家(162228)
- 科学基金(137989)
- 社会(121850)
- 社会科(115353)
- 社会科学(115323)
- 省(103649)
- 基金项目(96937)
- 教育(90406)
- 划(87340)
- 自然(87164)
- 自然科(85258)
- 自然科学(85234)
- 自然科学基金(83719)
- 编号(78852)
- 资助(78349)
- 成果(66203)
- 发(59837)
- 重点(59624)
- 部(57890)
- 创(57312)
- 课题(57096)
- 创新(53109)
- 国家社会(50284)
- 科研(49614)
- 教育部(49447)
- 期刊
- 济(198923)
- 经济(198923)
- 研究(128385)
- 中国(98102)
- 农(65601)
- 学报(63949)
- 财(61939)
- 管理(60227)
- 科学(59194)
- 教育(55055)
- 大学(48579)
- 学学(44923)
- 农业(44039)
- 融(43461)
- 金融(43461)
- 技术(39141)
- 业经(32149)
- 经济研究(32090)
- 财经(30684)
- 经(26562)
- 问题(25661)
- 业(24891)
- 图书(22551)
- 贸(22007)
- 技术经济(21628)
- 统计(21602)
- 策(20062)
- 科技(19807)
- 国际(19633)
- 世界(19568)
共检索到650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宗良 褚福灵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国际趋势,也是我国的既定目标,但长期以来医疗保障领域的多层次化鲜有理论研究且实践效果不及预期。随着医疗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缺陷日益凸显,如何构建权责明晰、功能协同、衔接顺畅的多层次体系亟待破题。文章从理论溯源、体系解构、问题反思等方面构建分析框架,对当前医疗保障体系外部环境转变、体系结构失衡、制度定位不清、层次衔接不畅等问题作出系统思考,并以普惠健康保险、网络大病互助和慈善等新型补充保障模式为突破口,总结互补衔接、多元协同、共建共治的创新路径。通过分析,文章从发展理念、制度完善、创新监管、科技赋能、法治保障等角度对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得出启示和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亚娣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而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缺陷,无法满足各类不同群体的医疗消费需求,笔者认为只有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构建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真正达到保障群众疾病风险和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目的。 医疗保障制度现状 1.医疗保障覆盖率低,覆盖面不完全。由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发布的一项关于2004年中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享有情况的调查结果揭示:缺口大并且公平性严重不足是中国医疗保障体系不容忽视的现状,在中国有高达65.7%的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特别是在人口众多而相对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江里程,林枫,范国富,周恩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伟忠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保险业参与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在借鉴美国的做法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保险公司参与医保项目管理、强化政企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优化税收政策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石祥 周绿林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国家已给予了一定的照顾,大学生不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仍然执行原来的政策,享受公费医疗。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沉重的医疗费用使学校、学生和家庭不堪重负,现行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已成为社会的制度性缺陷和政策性缺陷,必须建立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在遵循全体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原则和提供福利性医疗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商业保险、救助基金和其他有益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多层次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霓
公费医疗、公共商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救助及个人参保等方面存在的政策不完善、覆盖面较窄、资金投入不足、医疗水平低、宣传不到位、投保和报销程序复杂及个人参保意识不强等是制约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通过增强大学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施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完善制度安排,加大扶持和监管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操作的规范性和拓宽医疗保险的资金投入渠道等措施推进大学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 转型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乌日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先建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人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本文对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内在条件及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总体上进行了框架设计。
关键词:
建立 多层次 医疗保障体系 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文巍,张金康
为了向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并满足多层次的医疗需求,根据我国国情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医疗保险的经验,有利于实事求是地构建补充医疗保障体系。上海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目标是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以下对发展补充医疗保障体系面临的市场空间、主体选择、体系构建等现实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补充保险 多层次养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补充保险 多层次养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永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个以社会援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结构正在建立和形成。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相适应,从而影响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多层次的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文巍,张金康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了住院、门、急诊大病和退休人员一般门、急诊,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较低的筹资率(占职工医疗总费用的45%)解决了职工医疗的突出矛盾,筑就了上海职工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石。同时,应当注意到,医改几年来,社会医疗保险在困难中前进,而其他保障方式停滞不前,形成了上海医疗保障体系中社会医疗保险“一只脚走路”的严峻局面。因此,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精神,发展补充医疗保障体系任务紧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志浩 王健
随着我国大健康环境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不断增长,以基本医保为主的单方支付体系既要“保基本”,又要促进产业创新,同时还要兼顾大健康管理以提升健康水平,供需杠杆面临着失衡的风险,亟需创新治理体系,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实现多方共付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视角下探讨单方支付模式的现状和困境,并对多方支付机制进行必要性和经济学分析,有助于为今后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医保协作治理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寅 李娜 叶斌 张高峰
在慢性病负担持续加重的社会背景下,构建慢性病管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康共同体集团针对多元的慢性病管理需求,与政府、高等院校、第三方机构等单位多方合作,在医保资金按疗效付费、基层财政补偿机制、商业保险等领域开展探索,尝试构建慢性病管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文章介绍了当前慢性病管理的医保支持政策、基层运行现状及在此背景下的上述创新实践,为各地方在完善慢性病全程闭环管理的保障配套方面提供先行、先试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