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5)
- 2023(10717)
- 2022(9111)
- 2021(8807)
- 2020(7306)
- 2019(16828)
- 2018(16522)
- 2017(32261)
- 2016(17168)
- 2015(19592)
- 2014(19532)
- 2013(19032)
- 2012(17757)
- 2011(16294)
- 2010(16526)
- 2009(15325)
- 2008(14947)
- 2007(13315)
- 2006(12071)
- 2005(10786)
- 学科
- 济(79530)
- 经济(79357)
- 管理(46494)
- 业(42363)
- 方法(36000)
- 企(34362)
- 企业(34362)
- 数学(31387)
- 数学方法(30800)
- 中国(24182)
- 农(21165)
- 贸(16414)
- 贸易(16406)
- 财(16372)
- 地方(16316)
- 易(16062)
- 业经(15929)
- 制(13909)
- 农业(13071)
- 学(12883)
- 理论(12871)
- 策(12690)
- 和(12465)
- 银(11569)
- 银行(11563)
- 环境(11229)
- 行(11211)
- 融(10985)
- 金融(10982)
- 划(9684)
- 机构
- 学院(245998)
- 大学(245424)
- 济(111492)
- 经济(109441)
- 管理(95931)
- 研究(87216)
- 理学(82564)
- 理学院(81617)
- 管理学(80043)
- 管理学院(79585)
- 中国(68134)
- 京(52209)
- 财(49840)
- 科学(49732)
- 所(42745)
- 中心(39219)
- 财经(39187)
- 研究所(38686)
- 经(35756)
- 江(35437)
- 经济学(35092)
- 北京(33793)
- 农(33744)
- 范(33387)
- 师范(33172)
- 院(31499)
- 经济学院(31486)
- 业大(30643)
- 财经大学(29010)
- 州(28136)
- 基金
- 项目(161847)
- 科学(130544)
- 研究(121664)
- 基金(120294)
- 家(103652)
- 国家(102864)
- 科学基金(89246)
- 社会(81216)
- 社会科(76294)
- 社会科学(76277)
- 基金项目(61457)
- 省(60230)
- 教育(56917)
- 自然(55442)
- 自然科(54234)
- 自然科学(54223)
- 自然科学基金(53273)
- 划(51670)
- 资助(51300)
- 编号(48897)
- 成果(40652)
- 部(37680)
- 重点(36612)
- 发(35435)
- 课题(34504)
- 国家社会(34052)
- 创(32937)
- 教育部(32890)
- 人文(31539)
- 中国(31134)
- 期刊
- 济(122224)
- 经济(122224)
- 研究(77727)
- 中国(50257)
- 管理(36519)
- 财(35934)
- 科学(32806)
- 农(31213)
- 学报(31012)
- 教育(29033)
- 大学(24860)
- 融(24372)
- 金融(24372)
- 学学(23169)
- 技术(22773)
- 农业(21706)
- 经济研究(21424)
- 财经(19750)
- 业经(18414)
- 经(17113)
- 问题(15660)
- 贸(15144)
- 统计(14859)
- 国际(13370)
- 世界(13346)
- 策(13268)
- 技术经济(12792)
- 决策(12034)
- 业(11920)
- 资源(11165)
共检索到373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翊 王铮
本文在介绍社会保障研究和多区域CGE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将社会保障研究从传统的单区域局部均衡框架推进至多区域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并构建了一个中国多区域社会保障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ulti-Regional,MReCGE-C),该模型对居民根据城乡属性和年龄结构进行了分组,放松了要素流动的限制,使劳动力和资本可以同时跨区域流动,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居民终生效用的区域均衡机制,通过区域变量可以调控和测度区域差距。最后利用MReCGE-C模型针对中国社会保障政策下的两种典型方案进行了模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志平
依据刺激-反应模式,本文将扶贫开发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组合作为贫困户的行为刺激,重点研究如何有效组合这两类政策,形成有效刺激,以最大化贫困户的福利水平、以及由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组成的农村福利水平,并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效果模拟,为促进这两类政策的有效衔接提供支持。研究结果显示:从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两个层面看,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最优组合方式是"紧保障、宽扶贫";减贫政策的重点区域依次是提高贫困户的资源整合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加大扶贫资源的投入规模。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志平
依据刺激-反应模式,本文将扶贫开发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组合作为贫困户的行为刺激,重点研究如何有效组合这两类政策,形成有效刺激,以最大化贫困户的福利水平、以及由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组成的农村福利水平,并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效果模拟,为促进这两类政策的有效衔接提供支持。研究结果显示:从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两个层面看,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最优组合方式是"紧保障、宽扶贫";减贫政策的重点区域依次是提高贫困户的资源整合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加大扶贫资源的投入规模。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微观层面分析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的作用机理和组合策略,这对促进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两项政策的对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是使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模拟可行政策的优先顺序,便于提高我国精准帮扶政策组合的针对性、直观性和科学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克强 李国军 刘红梅
本文基于LHR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利用编制的中国2007年涉农社会核算矩阵,对中国农业水资源政策调整进行模拟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现实情况下,本文所列出的农业水资源政策的调整都能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并且对国民经济的冲击较小;供给管理(水量)政策依然是现阶段控制水资源需求最有力的手段;相比于水价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的弹性更大;农业虚拟水贸易组合政策可以作为真实农业水组合政策的补充,并与之共同发挥调节农业水资源供求的作用。文章最后给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承超 白春玲
该文运用2003-2013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数据考察了社会保障发展的非均衡特征及其收敛性,实证表明:样本考察期内,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迅速,但存在一定的非均衡特征;东部地区非均衡程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非均衡对总体非均衡的贡献率大幅下降,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非均衡程度高于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总体上不存在收敛,但存在着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显著的条件收敛,其中总抚养比与教育水平对社会保障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还存在着空间和类别两种形式的俱乐部收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江华 吕学静 王延中
文章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构建5个维度20项省际、区域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非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测度评估2001~2010年中国31个省份和东、中、西部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非均衡发展状态,并对31个省份的社会保障经济公平发展状态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2001~2010年省际社会保障经济公平发展不均衡,但程度在逐渐缩小;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发展缺乏制度约束,社会保障财政依存度存在风险因素,社会保障流动性不足是非均衡的重要因素;东部与中、西部之间非均衡程度显著,中、西部之间非均衡程度逐渐缩小,需要从经济均衡发展、社会保障匹配经济水平、提高制度流动性、规范财政投入制度约束和防范财政依存度风险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改变非均衡发展状态。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公平 非均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承超
笔者运用2003—2013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面板数据考察了社会保障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及影响因素,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实证表明:样本考察期内,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迅速,但存在空间差距现象;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的非均衡程度高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东西部地区非均衡程度高于中部地区,区域间非均衡对总体非均衡的贡献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社会保险极化程度呈下降态势,社会优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极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地方财政、居民收入与储蓄等因素均对社会保障总支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地方财政和循环累积效应对社会保障及各项目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穆怀中
本文以高龄养老供需"不可均衡风险"为切入点,构建高龄养老"不可均衡风险"系数模型,研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养老适度水平。研究发现:(1)高龄人口养老供需存在"不可均衡风险",且这种风险的应对契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宗旨。(2)本世纪初到本世纪中期,高龄养老"不可均衡风险"系数从0.24增长到2.03,增长近7.45倍,呈现为加速增长趋势。(3)高龄养老存在着供需"均衡时点",均衡时点后移会产生"不可均衡风险"倍数降低。(4)高龄养老供需"不可均衡风险"系数水平可以作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养老适度水平标准,目前基金年增长值可以应对城镇职工高龄养老"不可均衡风险",但还不能应对全国城乡高龄养老风险。(5)积极应对高龄养老"不可均衡风险",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娟 赵宇 王铮
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是各国都要面临的共同任务之一,征收碳税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政策工具。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探讨了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各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宏观经济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征收碳税是一种可行的政策选择,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碳税的征收方法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社会统一进行。碳税的税率不宜过高,当碳税征收在20元每吨标准煤时,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4.3%,GDP相对上升3.4%,适度地征收碳税可以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在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耗型产业适度降低生产规模的条件下换来了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税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春良 吕心阳
与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关注名义价格粘性和名义工资粘性不同,本文为排除"货币幻觉"的影响,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范式出发,设定价格和工资粘性的相关参数,构建符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然后观察实际工资、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工资和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脉冲反应的经验特征。根据失业的历史方差分解,发现总需求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在推动失业波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显著的"失业回滞"现象,这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相对较小的根本原因,也是抑制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就业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同时本文提出,在...
关键词:
价格粘性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方差分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覃雪梅
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之下,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社会保障是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出路,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却面临着供需结构失衡的困境。基于此,要依靠社会保障实现促进我国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社会保障供需之均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华 王延中
本文运用过程系统概念构建起点、过程、结果、动态公平、适应性、非均衡及均衡标准等7个维度的29项指标体系,评估分析1989~2010年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非均衡发展进程。研究发现,除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实际覆盖面和社会适应性等3项指标外,其他各维度指标均呈现出对农村不公平的失衡发展状态。现实的城乡社会保障财政性投入和资源总量配置偏离均衡点较大,农村存在改进的"有效空间",需要注重城乡社会保障的起点公平,不断改善制度的流动性和统一性,重视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匹配性,加大财政对农村投入等方面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公平均衡发展。
关键词:
城乡社会保障 经济公平 非均衡 评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宁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云南省昆明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保障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体制建设落后、发展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应以城乡社会救助为基础、社会保险为主体和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思路进行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并从体制创新、基金管理、组织领导和需求表达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均衡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克强 邓光耀 刘红梅
文章基于多区域CGE模型,利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模拟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和水资源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并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对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税的政策也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但是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节约生产用水量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来看,与水资源税政策相比,农业用水效率政策的效果更好。另外,模拟结果还发现:同一种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方向也可能不一样;对生产用水需求来说,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对东北、华北、黄淮海和西北区域的影响较大,而对长江中下游、东南、华南和西南区域的影响较小;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翊 王铮
通过构建一个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多区域支付政策模型及模拟系统来进行相关政策模拟。该模型基于多区域经济学理论,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与方法,数据上采用8区域8部门的社会核算矩阵。模型考虑了人口分组与流动,资本流动和区域均衡机制等,使劳动力和资本可以跨区域跨部门流动,并可通过区域变量调控和测度区域差距。最后利用该模型针对3种中国区域支付政策方案(单区域和多区域)进行了模拟。模拟发现:当地方政府增加对本地居民的支付后城市居民的终生累积效用会得到增长,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效用会有小幅下降,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效用会有小幅增长;当地城镇就业岗位会得到增加,但是农村就业会有所减少;同时中央政府源于该区域的财政收入会增长,而地方政府收入由于转移支出而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