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0)
- 2023(15623)
- 2022(13197)
- 2021(12481)
- 2020(10518)
- 2019(24333)
- 2018(23866)
- 2017(46187)
- 2016(24711)
- 2015(27850)
- 2014(27398)
- 2013(27484)
- 2012(25134)
- 2011(22613)
- 2010(22414)
- 2009(20834)
- 2008(20677)
- 2007(18033)
- 2006(15798)
- 2005(14371)
- 学科
- 济(108784)
- 经济(108657)
- 业(96749)
- 企(86270)
- 企业(86270)
- 管理(86069)
- 方法(50076)
- 数学(40475)
- 数学方法(40142)
- 农(34581)
- 财(33024)
- 业经(32576)
- 中国(28171)
- 贸(23872)
- 贸易(23861)
- 易(23336)
- 务(23268)
- 财务(23208)
- 财务管理(23179)
- 农业(22909)
- 企业财务(21954)
- 制(20593)
- 技术(20540)
- 和(19294)
- 理论(18332)
- 学(18188)
- 划(18097)
- 地方(17817)
- 策(17560)
- 环境(15759)
- 机构
- 学院(357862)
- 大学(355986)
- 济(154449)
- 经济(151678)
- 管理(149331)
- 理学(129159)
- 理学院(127900)
- 管理学(126248)
- 管理学院(125605)
- 研究(116477)
- 中国(91522)
- 京(75870)
- 财(69526)
- 科学(68698)
- 所(57402)
- 农(56731)
- 财经(56122)
- 研究所(52051)
- 中心(52026)
- 经(51276)
- 江(51046)
- 业大(50962)
- 北京(48128)
- 经济学(46378)
- 农业(44493)
- 范(43055)
- 师范(42712)
- 院(42145)
- 经济学院(41994)
- 财经大学(41680)
- 基金
- 项目(239801)
- 科学(191090)
- 研究(178078)
- 基金(177572)
- 家(153117)
- 国家(151803)
- 科学基金(132517)
- 社会(115129)
- 社会科(109273)
- 社会科学(109245)
- 基金项目(94110)
- 省(91079)
- 自然(85071)
- 自然科(83166)
- 自然科学(83148)
- 自然科学基金(81738)
- 教育(79816)
- 划(75852)
- 资助(73052)
- 编号(71731)
- 成果(56735)
- 部(54121)
- 重点(52514)
- 创(51697)
- 发(50791)
- 国家社会(47946)
- 课题(47782)
- 创新(47611)
- 教育部(46879)
- 人文(46237)
- 期刊
- 济(169779)
- 经济(169779)
- 研究(107384)
- 中国(63968)
- 管理(58353)
- 财(54878)
- 农(52532)
- 学报(50079)
- 科学(49620)
- 大学(38953)
- 农业(37050)
- 学学(36759)
- 教育(32764)
- 技术(31705)
- 融(30155)
- 金融(30155)
- 业经(29243)
- 财经(27937)
- 经济研究(27548)
- 经(24000)
- 问题(22321)
- 业(21918)
- 技术经济(20099)
- 贸(19491)
- 世界(17939)
- 现代(17548)
- 理论(16920)
- 商业(16636)
- 科技(16485)
- 国际(16313)
共检索到526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殷晓鹏 仪珊珊 王哲
基于多产品企业假定的异质性贸易理论,本文利用中国微观企业出口数据从动态角度考察了我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通过将出口增长在不同贸易边际上进行分解,揭示了出口产品转换的贸易增长贡献,并从产品特征、企业特征和企业-产品特征入手考察了出口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我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非常普遍且频繁,这种企业内的扩展边际不仅主导了出口产品种类的变化,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出口产品层面的冲击、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经验、企业-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出口持续期都是出口产品转换决策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多产品企业 出口产品转换 企业内扩展边际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娜娜
产品转换是有效配置企业内部资源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分析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外资进入促进本土企业进行出口产品转换,在外资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共同影响下,企业倾向于选择既增加新产品种类又减少旧产品种类的方式进行产品转换,考虑不同外资进入指标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稳健;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和行业技术机会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机会企业,外资进入对民营企业和低技术机会企业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更大;外资进入降低了本土企业核心产品的出口集中度,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贝贝 靳玉英 姚海华 王开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本文旨在对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及其背后竞争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产品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企业层面的平均产品密度指标,从产品要素禀赋视角揭示企业进行产品转换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出口产品转换行为是否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研究表明:企业出口产品的既有要素禀赋和在产品空间的位置决定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企业出口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平均产品密度通过对产品转换行为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带动了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
关键词:
企业出口 产品转换 产品空间 升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靖韬 傅佳莎 蒙双
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出口企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多产品企业特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进行深入刻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多产品企业是中国出口企业的主导力量;产品转换行为成为出口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多产品出口企业相对于单一产品企业拥有更高的产出、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盈利能力;产品特质、企业特征、行业竞争等因素都影响着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品转换行为选择;产品转换伴随着可观测到的企业绩效改变。
关键词:
出口 多产品企业 产品转换 资源配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靖韬 傅佳莎 蒙双
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出口企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多产品企业特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进行深入刻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多产品企业是中国出口企业的主导力量;产品转换行为成为出口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多产品出口企业相对于单一产品企业拥有更高的产出、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盈利能力;产品特质、企业特征、行业竞争等因素都影响着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品转换行为选择;产品转换伴随着可观测到的企业绩效改变。
关键词:
出口 多产品企业 产品转换 资源配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亢梅玲 田子凤
本文利用2000年到2006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数据对此期间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的产品转换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分析了以最终产品关税以及中间投入品关税水平下降为主要形式的贸易自由化对企业进行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上,大量企业存在产品转换行为,以关税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企业的产品转换行为确实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国华 夏帆
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从两个互补的方面揭示了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行为模式,一方面考察了企业生产率与加权出口广度和深度的关系,发现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具有类似的出口模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的广度和深度正相关。另一方面在深入分析出口目的地市场规模和国外竞争程度对企业核心出口产品的影响后发现,更大的市场规模、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企业相对集中于出口在当地市场具有核心优势的产品。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中国出口企业还缺乏全球性核心产品,这是中国在目前仍是世界工厂和贸易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和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本文在多产品企业异质性理论框架下,构建多产品企业古诺竞争模型,分析环境规制政策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与分布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本文采用面板计数模型与受限因变量模型等方法对理论分析的相关命题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会通过提高固定成本缩小污染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同时增加其核心产品的出口集中度;对于清洁企业而言,环境规制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其竞争,从而减少了企业出口产品类别,并使得其出口分布向非核心产品偏移。此外,采用企业层面环境规制指标与不同分位数海关编码进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中 陈迁影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世界银行贸易协定内容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深度与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多产品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的提升显著缩小了多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并提高了多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集中度,但因企业贸易方式、所有制类型和生产率水平不同而具有异质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的提升显著延长了多产品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但对不同持续期的多产品企业的出口行为具有异质性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平 余娟娟 余东升 吴俊豪
本文在多产品企业异质性模型的基础上,从出口产品转换的视角考察了跨境电商的资源再配置效应。通过合并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及跨境电商相关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跨境电商对我国工业企业出口产品转换的影响及其资源配置效应。研究显示,跨境电商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率,且这种产品转换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的资源配置效应。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跨境电商主要通过“成本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了出口产品转换和资源再配置。跨境电商对出口新增产品数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删减产品数的促进作用次之,对持续存在产品数的影响最小。鉴于产品电商敏感度的差异,跨境电商产业政策促进了出口产品结构向电商敏感度高的产品进行偏移。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跨境电商对产品转换和资源配置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林 陈霜 俞慧洁
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是企业内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内容,多产品企业更集中于核心产品有助于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文章使用2008—2014年工企海关匹配数据,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的方法通过辐网效应和多产品企业运输方式比重变化相结合的实证策略考察了处理组(受到中欧班列开通影响的企业)和对照组(未受到中欧班列开通影响的企业)的产品组合差异,探讨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的开通使中国多产品企业更倾向于出口其销量表现更好的核心产品,同时验证了辐网效应的存在和影响边界。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内出口产品组合的影响主要通过“鲶鱼效应”和竞争效应两种中间机制产生作用。最后,文章从产品要素密集度、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企业竞争策略三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发现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导、目的国市场规模更大、采取质量竞争的中国多产品企业更倾向于出口核心产品。文章为多产品企业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时实现企业内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证据,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选路径。
关键词:
产品组合 中欧班列 鲶鱼效应 多产品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季鹏 袁莉琳 李荣林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研究了出口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供给潜力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规模扩张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弱化"选择效应"但强化"倾斜效应";而厂商供给潜力提升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强化"选择效应"和"倾斜效应"。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为市场规模的工具变量处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模型估计仍保持稳健。进一步,结合市场多元化策略研究表明,企业出口目的国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竞争加剧造成的出口产品集中化,但出口市场数量存在最优值。因此,为了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外贸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出口企业应不断培育核心优势产品,提高自身优势;另一方面,适度开发新市场,有效分散经营风险。
关键词:
市场规模 供给潜力 竞争 出口产品结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晴 于津平
本文理论剖析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构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展开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入数字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构,主要表现为有意识淘汰性能落后的低质量产品,将有限的资源更多投向靠近质量前沿的高质量产品进行生产并出口。机制检验发现,投入数字化主要通过对企业内部产品质量差异化调整、边际成本差异化调整与产品转换能力提高效应这三条渠道,来优化出口产品质量结构。异质性检验显示,相对于中小微型、低国际市场竞争行业、资源型城市企业组,投入数字化对大型、高度国际市场竞争行业、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组的出口产品质量结构优化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盛斌 刘宇英
产品转换升级既是出口企业应对外部市场冲击的理性选择,也是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硬件数字要素投入和软件数字要素投入双重视角构建企业数字化水平的衡量指标,考察数字化对出口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逻辑。研究发现,数字要素投入越多的企业越倾向于调整出口产品种类,且在三种互斥的产品转换模式中,数字化促使企业选择“淘汰旧产品的同时增加新产品”的转换策略,但该影响仍以提高新增产品率为主,最终导致出口产品范围呈多元化演进态势。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主要通过生产层面(创新驱动和生产率优化提升)与交易层面(出口信息成本削减)强化企业产品转换倾向,但对于转换模式与产品范围,上述三条渠道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通过产品转换推动企业出口产品向差异化、高技术密集度和低替代弹性方向迭代升级,且不同类型数字要素投入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差异:ICT产品的促进效果强于机器人设备,邮电通信的促进效果强于信息技术服务。本文完善了数字化助力企业摆脱“低端锁定”的逻辑链条,凸显了数字化在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工作中的“稳定器”和“加速器”作用,为中国外贸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 出口产品转换 差异化 技术密集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腾龙
基于企业内产品间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之间的关系识别多产品出口企业竞争策略。结果发现,质量竞争策略和成本竞争策略均存在于我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中,但是采取质量竞争策略的多产品出口企业在企业数量和企业绩效上都明显优于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的企业。行业层面识别结果表明,近60%的行业显著采取质量竞争策略,只有7.33%的行业显著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结合行业属性发现,产业链上游行业、质量差异化程度低的行业倾向于采取成本竞争策略,产业链中下游行业、质量差异化程度高的行业倾向于采取质量竞争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