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2)
2023(6379)
2022(5205)
2021(5027)
2020(4152)
2019(9598)
2018(9172)
2017(16837)
2016(8763)
2015(10068)
2014(9640)
2013(9765)
2012(9244)
2011(8672)
2010(8344)
2009(7686)
2008(7642)
2007(6333)
2006(5624)
2005(5164)
作者
(25847)
(21912)
(21870)
(20933)
(13992)
(10628)
(9864)
(8642)
(8377)
(7726)
(7429)
(7401)
(7182)
(7141)
(7018)
(6929)
(6500)
(6420)
(6352)
(6110)
(5617)
(5355)
(5255)
(4940)
(4930)
(4851)
(4838)
(4433)
(4367)
(4365)
学科
(41221)
经济(41190)
(20111)
贸易(20101)
(19536)
方法(18814)
管理(17094)
数学(16871)
数学方法(16764)
(15374)
中国(14062)
(10522)
企业(10522)
(9054)
(8833)
(8705)
关系(8448)
(7418)
出口(7409)
出口贸易(7409)
地方(7039)
(6871)
业经(6538)
(6421)
环境(6285)
(6078)
银行(6058)
(6013)
金融(6012)
(5986)
机构
大学(133237)
学院(129574)
(64929)
经济(64053)
研究(55817)
管理(43067)
中国(42603)
理学(37149)
理学院(36599)
管理学(35932)
管理学院(35712)
科学(32777)
(29506)
(28475)
研究所(26384)
(26011)
中心(23240)
经济学(22524)
财经(21538)
(21426)
(20933)
经济学院(20507)
(20007)
北京(19207)
(17753)
科学院(17736)
业大(17627)
师范(17595)
农业(17123)
(16852)
基金
项目(90071)
科学(71671)
基金(69697)
(63426)
国家(63086)
研究(62418)
科学基金(52136)
社会(42530)
社会科(40658)
社会科学(40654)
基金项目(36350)
自然(33417)
自然科(32667)
自然科学(32659)
自然科学基金(32095)
(29670)
资助(28957)
(27547)
教育(27189)
编号(21832)
(21719)
中国(21703)
重点(21419)
(20010)
国家社会(19876)
教育部(18323)
(18071)
科研(17921)
成果(17708)
创新(17268)
期刊
(65504)
经济(65504)
研究(43424)
中国(23067)
学报(22413)
科学(21367)
(18518)
(16755)
大学(16673)
(16144)
学学(15868)
管理(15482)
国际(14701)
经济研究(13651)
农业(13405)
财经(10756)
世界(10685)
问题(10662)
(10513)
金融(10513)
(9438)
(9011)
教育(8190)
业经(8034)
(7979)
贸易(7979)
技术(7934)
资源(7378)
国际贸易(6711)
统计(6168)
共检索到196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瑜  栾维新  片峰  杜利楠  孙战秀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均24.78%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70%以上为外贸集装箱量,研究外贸集装箱生成的空间分布和差异对发展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至关重要。对我国340个地级市2013年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级市的集装箱生成能力具有明显的趋海性特征,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迅速递减的格局,东部沿海51个地级市4.56%的国土面积上生成了65.4%的外贸集装箱;距离海岸线350 km以内约全国面积16.23%的地级市,形成了高达94.12%的外贸集装箱量;距离海岸线350 km以外83.7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瑜  栾维新  片峰  杜利楠  孙战秀  
自1980s以来中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均24.78%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70%以上为外贸集装箱量,研究外贸集装箱生成的空间分布和差异对发展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至关重要。作者对我国340个地级市2013年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分布特征的研究认为,地级市的集装箱生成能力具有明显的趋海性特征,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迅速递减的格局,东部沿海51个地级市4.56%的国土面积上生成了65.4%的外贸集装箱;距离海岸线350km以内约全国面积16.23%的地级市,形成了高达94.12%的外贸集装箱量;距离海岸线350km以外83.77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梦秋  李恩康  陆玉麒  陈娱  
为了定量测算省域国际集装箱生成量,文章在分析与甄别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统计性质与研究需要,最终确立GDP与进出口总额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历年全国国际集装箱生成量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将各省2015年的GDP与进出口总额的数据代入上述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从而测算出不同省域的国际集装箱生成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省域国际集装箱生成量测算值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高值区多位于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低值区多位于西藏、新疆、青海等西北内陆地区;②许多省份港口的集装箱实际吞吐能力不能满足其对外贸易所产生的国际集装箱生成量,仍需在东部沿海大港拆装箱;③规划建设的集装箱中心站分布大体符合国际集装箱生成量测算值的空间格局,但其运力仍旧有限,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雪君  郑平  王冬良  郭洪伟  
给出了集装箱生成量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并将城市集装箱生成量预测分为三步:一是用移动平均法修匀历史数据、用Brown非线性指数平滑法预测外贸总额;二是根据适箱货金额、集装箱货重等数据,计算生成集装箱各相关系数;三是用多因素动态生成系数法预测集装箱生成量,从而为城市集装箱生成量预测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小玲  
本文在构建全球集装箱港口网络的基础上,抽取以珠三角主要的集装箱港口为核心的子网络,并对港口之间的运力配置进行统计,最终得到一个以港口为节点,以港口之间的运力为边权重的有向加权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以海向腹地为研究视角,从进口货流和出口货流两个方面分别对珠三角港口群集装箱货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探究其货流在全球主要海运区域分布的脆弱性。结果表明珠三角港口群与南美北岸、南亚、东非以及北非等海运区域之间的货流分布最脆弱。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恒  全雄文  徐亚  陈增强  
为减少船舶废气排放和优化集装箱码头资源配置,建立了分布式决策环境下的泊位和岸桥联合调度模型,将船舶和码头看作相互独立的决策主体,船舶优化航速及抵港时刻,码头则优化自身泊位及岸桥分配。采用多回合组合拍卖方法,将泊位服务时段看作特殊商品,港航双方就泊位分配反复协商达成一致,相比于以码头作为集中决策者的集中式决策方案更易于被船舶方接受。数值实验表明,分布式决策模型求得的分配方案相比于传统固定抵港时间策略能够有效减少船舶燃油消耗及在港等待时间,降低船舶废气排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迪娜  
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具有周期性波动特点。本文通过建立具有持续期依赖特征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DDMS)模型,分析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在周期性波动中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期依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在周期波动过程中具有非对称持续期依赖特征的两区制状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超  王姣娥  莫辉辉  
随着中国航运集装化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航运网络组织空间格局的探讨逐步成为新的关注点。以港口城市为节点构建网络,借助网络整体结构及节点中心性评价指标,对中国航运集装箱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整体结构呈现出"小世界网络"的特点。对比分析沿海港口网络和长江水系网络发现,长江港口体系受航道所限,网络集聚性较弱,中心性较低,但中转功能较强;沿海港口中,广州直接联系的港口城市较多,而上海相对可达性较强,并成为沟通南北及东西向航运的重要节点;青岛、天津等吞吐量较大的港口在全国航运网络中的中心性较低,反映其主要服务于各自腹地;而武汉、南京等港口在网络中的中转功能逐步加强。网络中重要的港口城市节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杉  戴特奇  
货流联系是城市相互作用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我国在1990年代的高附加值产品的运输显著增强。尤其集装箱运输这一高附加值的运输方式,在空间分布上发生了重要的演变。文章针对1991年和2000年200个左右城市间的集装箱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距离衰减规律、首位联系模型等对中国城际铁路集装箱流进行了透视,发现1990年代各区的集装箱流变化趋势不同,但总体上发生了分散化的演变。本文还进一步对此做出了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坤友  曹有挥  梁双波  魏鸿雁  
运用港口首位度和修正的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从箱流的角度对1998-2010年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转型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重心由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缓慢转移;②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进入"边缘挑战阶段",箱流的分散化成为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变化的主流倾向,但7大港区首位港的极辐作用存在显著差异;③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呈现低级均衡、单门户、多门户并存的多样化特征,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集装箱多门户港口区域的空间结构已成事实。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枢纽港资源瓶颈约束,边缘港口的设施、服务趋同,港航企业网络扩展和腹地交通网络拓展与完善等因素是多门户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动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国刚  冯琪  徐粉  
应用灰色预测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法、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等单项预测方法分别对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基于方差倒数法求取每个单一模型的权重,并构建组合预测模型。选择预测误差最小的组合预测模型对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得出2016年和2017年的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国刚  冯琪  徐粉  
应用灰色预测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法、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等单项预测方法分别对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基于方差倒数法求取每个单一模型的权重,并构建组合预测模型。选择预测误差最小的组合预测模型对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得出2016年和2017年的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俊强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发展状况对宁波经济和浙江经济有重要影响,所以如何准确预测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之前许多学者运用关联因素预测法、GM(1,1)灰度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法等方法进行预测,但预测精度不高。文章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的ARIMA模型,先后进行49次建模尝试,最终建立最优ARI MA(4,2,4)模型,并顺利通过一系列检验。运用该模型,对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精度较高。同时预测结果显示,近两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绍强,周成虎,罗承文  
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动力学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目前中国森林覆盖率为1392% , 到本世纪末全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5% , 对全球碳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碳循环的基础研究比较落后,致使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 (NPP) 碳量还没有被准确确定, 而且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估计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已经发表的样方实测数据, 建立中国自然植被的碳密度数据库, 并运用GIS技术, 与中国植被空间分布数据相匹配, 探讨中国自然植被碳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沙梅  周鑫  秦天保  余大勇  邱华磊  
集装箱码头堆场是存放与货主进行交接空重箱的场地,是港口集装箱装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堆场的布局,有利于合理利用港口后方有限的空间资源,提高集装箱码头集疏港及集装箱中转运输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优化方法与仿真技术方法相结合,对集装箱码头堆场的布局进行了优化和仿真研究。利用遗传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一个较优的布局方案,最后利用仿真技术对洋山港集装箱码头进行了实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