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1)
2023(17970)
2022(15495)
2021(14909)
2020(12324)
2019(28678)
2018(28221)
2017(54075)
2016(28901)
2015(32662)
2014(32511)
2013(31844)
2012(29394)
2011(26564)
2010(26339)
2009(24181)
2008(23618)
2007(19907)
2006(17384)
2005(15405)
作者
(80355)
(67234)
(66384)
(63482)
(42785)
(31873)
(30540)
(26449)
(25512)
(23809)
(22688)
(22583)
(21117)
(21105)
(20728)
(20710)
(19915)
(19771)
(19172)
(19082)
(16553)
(16355)
(16010)
(15306)
(15005)
(14937)
(14708)
(14560)
(13496)
(13195)
学科
(116316)
经济(116193)
管理(81638)
(77566)
(62645)
企业(62645)
方法(54191)
数学(47439)
数学方法(46839)
(33704)
中国(33546)
(31044)
贸易(31031)
(30440)
(30235)
业经(24755)
(22525)
地方(22349)
农业(21301)
(21298)
理论(18117)
(17960)
(17889)
财务(17884)
财务管理(17845)
银行(17845)
(17730)
环境(17642)
技术(17428)
(17154)
机构
大学(404007)
学院(403013)
(172065)
经济(168753)
管理(160265)
理学(139092)
研究(139065)
理学院(137621)
管理学(135325)
管理学院(134609)
中国(105408)
(85504)
科学(82372)
(76825)
(68523)
中心(63103)
(62953)
研究所(62439)
财经(61552)
业大(57618)
(56680)
(56346)
北京(54288)
(52619)
经济学(52257)
师范(52170)
(50991)
农业(49224)
经济学院(47238)
财经大学(45930)
基金
项目(276974)
科学(218621)
研究(204672)
基金(202777)
(176278)
国家(174863)
科学基金(150411)
社会(130105)
社会科(123425)
社会科学(123394)
基金项目(106550)
(105061)
自然(96862)
自然科(94617)
自然科学(94595)
教育(93846)
自然科学基金(92902)
(89088)
资助(84469)
编号(83166)
成果(67232)
(62647)
重点(61820)
(59152)
(57308)
课题(56702)
国家社会(54157)
教育部(54066)
创新(53523)
科研(52999)
期刊
(182293)
经济(182293)
研究(122037)
中国(74029)
学报(60658)
管理(58117)
(57040)
(57022)
科学(56624)
大学(46962)
学学(43985)
教育(43237)
农业(40123)
(35713)
金融(35713)
技术(34946)
经济研究(31178)
业经(29652)
财经(29371)
(25529)
(25241)
问题(24350)
国际(22448)
(21299)
图书(20463)
世界(19552)
理论(19270)
技术经济(19246)
科技(18112)
商业(17799)
共检索到595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未无  
本文基于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种类变动的视角,从总体和细分部门两个层面,通过将2002—2008年中国对日本HS九分位上的出口增长分解为出口深度和出口广度,以及计算Feenstra出口产品净种类变动指数,深入探讨了近几年中国外贸政策调整的效果。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2005年以来中国对日本出口增长源自旧产品种类的贡献在不断减少,而来自新产品种类的贡献在加速增长,外贸调控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从细分部门看,外贸调控政策对机电类等高技术部门出口产品转型升级具有明显效果,对于动物类等初级产品效果较差,对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型和耗能型产品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影响力度不够大,政策作用随时间衰减较快。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宗毅君  
文章对中美双边微观贸易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对两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提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的分组回归中又发现,中高技术产业中出口产品种类的增长对比较优势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中低技术产业中则不显著。因此,我国应重视出口产品种类的创新,尤其是中高技术产业内的新产品种类研发,以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贸易利益。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林   陈霜   吕雅洁  
多产品企业产品种类调整有助于实现企业内资源优化配置。文章匹配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与WITS关税数据,以中国-东盟《框架协议》签署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的方法探究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种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框架协议》签署带来的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促使中国多产品企业显著增加出口产品种类,与Bernard et al.(2011)基于美加自由贸易区的研究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主要原因在于东盟市场与北美市场的规模、产品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采取不同竞争策略的多产品企业出口种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采取质量竞争策略的多产品企业比采取数量竞争策略的多产品企业在《框架协议》签署的外生冲击下,增加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此外,《框架协议》签署对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幅度更大的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种类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框架协议》签署带来的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增加的影响主要通过创新效应发生作用,而学习效应没有显著的作用。以上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该研究为中国实施FTA战略、评估RCEP政策,以及理解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多样化和企业内产品组合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振亚  
日本是中国禽肉的主要出口国,但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禽肉对日出口逐年下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禽肉的生产与出口状况、日本禽肉的进口特点以及竞争国巴西、泰国和美国的禽肉出口状况,研究了中国禽肉对日出口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中国的禽肉出口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海潮  李亚波  张丽娜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基础上,引入内生产品质量和内生进口产品种类集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生产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预测和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当产品质量差异幅度较大时,进口中间产品种类越多的企业,最终产品质量和定价也越高;企业为提高最终产品质量会使用更高质量的中间产品,并向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者支付更多工资,以激励员工在生产中付出更多努力。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企业进口决策对出口价格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并为中国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志强  陈阳生  
本文首先对出口退税率调整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单变量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出口退税额、汇率、价格、GDP等因素变动对外贸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论为:出口退税额、汇率、价格、GDP变动1%,分别会引起外贸出口额产生0.311%、0.334%、0.755%和0.986%的变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庄宇航  
出口产品调整能力的提升是优化出口结构的关键维度,而产业政策是实现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量化产品层面产业政策,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出口产品调整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了出口产品调整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政策效果受产品技术类别、政策类型以及产品可调整路径数量的影响。产品间政策溢出效应分析发现,产业政策在出口产品空间中存在直接效应,并通过“产品关联”路径产生显著溢出效应。为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政府应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在产品间的溢出机制,加强政策关联与协调,进一步借助政策调整来提升出口产品调整能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真   韩璐爽   宗慧隽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和出口产品范围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突出。重点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整,同时,激烈的国内同业竞争和目的地市场竞争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政策效应。除了影响受支持企业的出口行为,重点产业政策还能通过融资和创新的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行业内非重点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组合,培育其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一峰  
扩大中国企业对日出口是我国各类出口企业必须重视和认真探讨的一个 课题。本文从加强对日本市场的调研、健全销售渠道、商品统一规划等方面,阐述 了从多方面实现扩大出口的营销目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燕  
一、专业外贸公司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专业外贸公司成功地经历了一系列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并已逐步走向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较好地完成了每年的出口创汇任务。但是,随着国家政策性扶持因素的消失以及“大经贸”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动态变化,专业外贸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专业外贸公司特有的、不是建立在良好的产业结构与优化了的产品结构基础上的高速出口增长,现有模式已面临日益严重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巍  张尧  
本文基于贸易开放条件下,一国内部各地区到港口距离的视角,研究产品价格对出口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在大国二元对外开放背景下,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相关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出口企业倾向于选址在东部沿海地区;贸易开放和内部地理差异使我国形成沿海地区融入世界分工、内陆地区相对封闭的二元对外开放格局;但集聚产生的拥挤效应会促进部分内陆省份承接沿海地区的企业转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龙小宁  方菲菲  Chandra Piyush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企业-产品微观数据,使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是否导致了企业内部出口产品种类发生变化。结果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显著增加了受影响企业销至美国的非倾销产品出口额和出口量,即存在出口产品种类的溢出效应,这一效应随企业所有制不同以及是否为多行业企业有所不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仅增加了非倾销产品至企业原有出口渠道的出口。因此,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措施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扩展新产品种类,将出口更多转移至非倾销产品上,从而稳定出口,减少反倾销措施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印梅  王光伟  
当前我国对日出口缩减,日元兑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现实令双边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SITC标准分类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以及SVECM方法分析了中日双边汇率变动对我国输日贸易结构的长、短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双边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绩效具有显著作用,对出口分类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原材料、能源类初级产品对汇率的变动不敏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受汇率的长短期影响存在互异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在同一产品内部,出口产品价格高的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高端;反之,处于低端。基于此,本文从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与世界价格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结论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处于低端位置;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中国分工地位逐渐恶化;加入WTO促进出口增加的同时降低了中国分工地位,中国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悲惨增长";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偏低,两者不匹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贝贝  靳玉英  姚海华  王开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本文旨在对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及其背后竞争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产品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企业层面的平均产品密度指标,从产品要素禀赋视角揭示企业进行产品转换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出口产品转换行为是否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研究表明:企业出口产品的既有要素禀赋和在产品空间的位置决定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企业出口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平均产品密度通过对产品转换行为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带动了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