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4)
2023(15026)
2022(12960)
2021(12202)
2020(10158)
2019(23808)
2018(23160)
2017(44628)
2016(24093)
2015(27226)
2014(27161)
2013(27094)
2012(24900)
2011(22452)
2010(22160)
2009(20458)
2008(19870)
2007(17175)
2006(15000)
2005(13181)
作者
(68648)
(56798)
(56614)
(53988)
(36255)
(27274)
(25889)
(22525)
(21688)
(20265)
(19438)
(19342)
(18032)
(17889)
(17607)
(17493)
(16796)
(16752)
(16286)
(16229)
(14054)
(14022)
(13603)
(12783)
(12665)
(12637)
(12565)
(12456)
(11519)
(11106)
学科
(103555)
经济(103448)
管理(67684)
(63431)
(51288)
企业(51288)
方法(51090)
数学(45002)
数学方法(44580)
中国(28453)
(26849)
贸易(26832)
(26039)
(25815)
(24916)
业经(20656)
地方(20179)
(20077)
农业(17486)
(16510)
环境(15711)
(15444)
(15429)
理论(15429)
财务(15362)
财务管理(15328)
(14491)
(14478)
技术(14476)
金融(14476)
机构
大学(345626)
学院(342283)
(147003)
经济(144292)
管理(136545)
理学(118843)
理学院(117593)
研究(117320)
管理学(115794)
管理学院(115213)
中国(87580)
(73497)
科学(70249)
(64810)
(57892)
研究所(53001)
财经(52938)
(52113)
中心(51935)
业大(49402)
(48384)
(46961)
北京(46733)
经济学(45417)
(43961)
师范(43599)
(43084)
经济学院(41305)
农业(40918)
财经大学(39513)
基金
项目(236760)
科学(186395)
研究(174064)
基金(172992)
(150528)
国家(149365)
科学基金(128122)
社会(111390)
社会科(105836)
社会科学(105810)
基金项目(91126)
(89842)
自然(81875)
自然科(79967)
自然科学(79948)
教育(79415)
自然科学基金(78525)
(76054)
资助(72651)
编号(69897)
成果(56680)
(53479)
重点(52821)
(50236)
(48563)
课题(47988)
国家社会(46631)
教育部(46153)
创新(45371)
科研(45185)
期刊
(151035)
经济(151035)
研究(102921)
中国(61440)
学报(51978)
管理(48173)
科学(48052)
(47378)
(45872)
大学(39582)
学学(37127)
教育(36167)
农业(32717)
技术(28871)
(27331)
金融(27331)
经济研究(26494)
财经(25233)
业经(23091)
(21737)
(21584)
问题(20684)
国际(18465)
(18239)
图书(17231)
技术经济(17108)
统计(16814)
世界(16280)
理论(16107)
科技(15502)
共检索到495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启荣  言英杰  
我国外贸高速增长主要是靠数量扩张实现的,这种粗放式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提高我国外贸增长质量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外贸增长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样,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就容易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有鉴于此,本文建立了一套外贸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对我国外贸增长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贸增长质量总体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对我国外贸增长质量有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斌  刘苹  
文章选取1991-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时间序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中国20年的经济增长质量变动情况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ECM)检验外贸发展方式各方面的指标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影响,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主要结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初级产品效益度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最为显著,且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惊涛  张艳鸽  
本文在解析绿色增长内涵的基础上,以经济生产全过程绿色化为核心,从自然资源基础投入、增长过程绿色化、经济和社会产出3个方面构建绿色增长评价框架体系,运用相关——模糊粗糙集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定量筛选,最终确定了评价绿色增长的15个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赋权并对中国2000~2012年间的绿色增长水平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2000~2012年间的绿色增长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中国绿色增长水平得分最高,2000年得分最低,且自2006年后绿色增长水平显著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和政府规制是加快发展绿色增长水平的关键因素。该指标体系可用于监测并指导我国绿色增长进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奥  郭景福  武春友  
在对国内外有关于绿色增长评价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造绿色增长六大准则层,设置评价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与粗糙集相集成的指标约简方法,萃取出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熵-TOPSIS方法对中国2002—2015年绿色增长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中国未来绿色增长之路的前进方向和发展侧重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明翠琴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绿色增长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在中国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绿色"含义丰富,促进农业绿色增长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方案。从绿色增长理论和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出发,文章借鉴OECD绿色增长指标框架,按照农业生产活动的一般过程,运用多种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提出评价模型,采集相关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农业增长的"绿色化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此阶段内农业绿色增长整体程度逐渐增强,可具体分为调整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明翠琴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绿色增长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在中国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绿色"含义丰富,促进农业绿色增长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方案。从绿色增长理论和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出发,文章借鉴OECD绿色增长指标框架,按照农业生产活动的一般过程,运用多种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提出评价模型,采集相关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农业增长的"绿色化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此阶段内农业绿色增长整体程度逐渐增强,可具体分为调整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强  
以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内涵为核心,根据贸易恒等式得到评价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利用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法计算各指标在贸易发展中的贡献度,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拓两个角度对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无论从资源利用方式还是市场开拓方式看,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均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相关问题。未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重点应放在提高国民经济中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技术协调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强  
以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内涵为核心,根据贸易恒等式得到评价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利用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法计算各指标在贸易发展中的贡献度,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拓两个角度对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无论从资源利用方式还是市场开拓方式看,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均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相关问题。未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重点应放在提高国民经济中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技术协调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凯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持续上升,这意味着服务业在对整体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中将取得越来越大的权重比例。缺失服务业增长质量的有效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亦将无法实现。因此,对中国服务业的增长质量进行准确判断显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由14个基础指标组成的测度服务业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78—2012年中国服务业增长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服务业增长质量指数有了较大的提升,其中服务业增长的福利变化有了较大改进,而服务业增长的资源利用、增长的结构、增长的稳定性方面改进程度相对较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丽华  
文章立足国情,在界定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涵义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是否符合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合理性的判断标准,以求克服盲目追求外贸商品结构高级化的弊端。在比较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投入产出分析法,运用改进后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重新构造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和调整指数,并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相关的评价指标,对我国近10年来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度呈先扬后抑的趋势,说明其合理性有待改进,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了调整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正方  杨涛  
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可以推导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则无法确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家彬  邸燕茹  于鸿君  
本文利用新疆1979~2006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新疆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从长期看,新疆的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看,进口对新疆的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小莉  
文章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发展阶段下对外贸易与经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采用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经济增长与贸易总额、出口、进口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GDP与贸易总额、GDP与贸易出口额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进口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GDP增长不是进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通过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博  刘澜飚  
本文在定量考察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性检验等计量检验方法,对我国1978~2004年的贸易扩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验证"出口引导经济增长"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进口和以出口调整的GDP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无法发现出口和GDP增长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表明出口引导假说成立,但仅仅是对经出口调整的实际GDP而言,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已有研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卫宁  赵彦云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进入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新发展时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强调经济重心向实体经济回归,重视国内制造业发展,意在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国际国内形势凸现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提质增效的紧迫性。这些年中国工业增长质量如何?文章从工业增长目标框架出发,基于增长结果目标指向和增长驱动目标指向,建立工业增长质量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编制中国工业增长质量指数,对2005年~2013年中国工业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工业增长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