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4)
- 2023(4682)
- 2022(3889)
- 2021(3847)
- 2020(3177)
- 2019(7540)
- 2018(7299)
- 2017(13485)
- 2016(6745)
- 2015(7886)
- 2014(7691)
- 2013(7822)
- 2012(7422)
- 2011(7043)
- 2010(6776)
- 2009(6435)
- 2008(6448)
- 2007(5277)
- 2006(4690)
- 2005(4423)
- 学科
- 济(35253)
- 经济(35224)
- 贸(19778)
- 贸易(19768)
- 易(19277)
- 方法(17053)
- 管理(16312)
- 数学(15144)
- 数学方法(15094)
- 业(14837)
- 中国(12557)
- 企(10796)
- 企业(10796)
- 出(8413)
- 关系(8264)
- 农(7453)
- 口(7328)
- 出口(7327)
- 出口贸易(7327)
- 财(5812)
- 制(5782)
- 银(5496)
- 银行(5496)
- 业经(5489)
- 融(5486)
- 金融(5486)
- 行(5415)
- 对外(4957)
- 环境(4911)
- 发(4750)
- 机构
- 大学(105880)
- 学院(102371)
- 济(58735)
- 经济(58190)
- 研究(42244)
- 管理(37315)
- 中国(33885)
- 理学(32300)
- 理学院(31948)
- 管理学(31601)
- 管理学院(31414)
- 财(23106)
- 京(22837)
- 科学(20783)
- 所(20599)
- 经济学(20535)
- 财经(19117)
- 研究所(18761)
- 经济学院(18659)
- 经(17817)
- 中心(17315)
- 北京(15421)
- 院(15142)
- 贸(15121)
- 财经大学(14460)
- 科学院(13277)
- 农(12427)
- 范(12427)
- 师范(12365)
- 研究中心(12192)
- 基金
- 项目(66132)
- 科学(53545)
- 基金(52454)
- 研究(49698)
- 家(45849)
- 国家(45569)
- 科学基金(38413)
- 社会(35453)
- 社会科(33884)
- 社会科学(33881)
- 基金项目(26407)
- 自然(22537)
- 资助(22466)
- 自然科(22061)
- 自然科学(22056)
- 教育(21930)
- 自然科学基金(21742)
- 省(19902)
- 划(18563)
- 中国(18370)
- 编号(17658)
- 部(17417)
- 国家社会(16658)
- 教育部(15518)
- 重点(15074)
- 发(14571)
- 成果(14539)
- 人文(14323)
- 社科(13808)
- 创(13657)
共检索到159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对整个国际贸易体系、对中国的贸易伙伴都是佳音,即使对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和企业也不例外作为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大国,至少20年来,外贸数据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亚品
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了复苏态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有所加快。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及国内经济平稳运行为我国外贸稳中向优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尽管单边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冲击,使得国际环境不确定性风险上升,但总体可控。展望2019年,随着世界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外贸增长面临下行风险,增速可能变缓,但转型升级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增长方式 业态模式 转型升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晓玲 姜珊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历经起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且正处于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进程中。在此过程中,中国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特点出台了相应的外贸政策,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外贸战略和开放进程,按照不同时期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总结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指出我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但目前已经在进行纠偏和完善,以期为今后的外贸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丙志
1993年我国外贸仍保持发展势头。据海关统计,头11个月进出口贸易额为1642亿美元,比1992年同期增长16.5%,但出口增长速度不够理想。除世界经济不景气外,国内对、价差使外销不如内销、外贸公司资金紧张、人民币汇率波动、各类企业间不平等竞争的矛盾,进出口企业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等都是影响1993年外贸发展的因素。1994年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将有大动作,其核心是汇率并轨问题,改革将为国有外贸企业和其他企业平等竞争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但1994年我国经济全方位的改革形势必然造成外贸企业不可掉以轻心。从世界经济形势看,1994年中国外贸发展的环境是良好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2016年在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多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前低后高、逐季回稳向好的态势。从2017年发展趋势看,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进出口形势仍难有大幅改善。对此,要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和发展新动能,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优质优价 优进优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2016年在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多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前低后高、逐季回稳向好的态势。从2017年发展趋势看,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进出口形势仍难有大幅改善。对此,要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和发展新动能,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优质优价 优进优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家勤
1993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出口乏力的情况下,比上一年又获得新的发展。据海关统计,1993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195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4%。其中,出口917.7亿美元,增长8%;进口1039.5亿美元,增长29%。纵观全年,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出口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1993年1—11月份,出口贸易额为78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6.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出口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这是多年来未曾发生过的现象。从月份来看,1月、6月和8月,出口较上年同期发生滑坡现象。但是,由于国家及时采取宏观调控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姚新超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振 王净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管理到试点改革,从扩大开放到深入全球贸易体系,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五个历史阶段,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渐显,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遭遇发展瓶颈。对外贸易是中国整体经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对外贸易视角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新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有待深入探讨。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 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
文章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效应和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就对外贸易下一步扩张的约束条件和可能的选择做了前瞻性分析。研究显示:中国对外贸易40年最值得关注的成就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迅速变化; 40年外贸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倒逼体制和成就制造业大国3个方面; 40年外贸政策的总基调是以保护为主,实行有限的贸易自由化。与此同时,40年外贸超高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下一步中国外贸扩张的约束条件,基于该约束条件分析并构建双向贸易的政策与体制势在必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敏 王清
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外贸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外贸体制改革和法规建设,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外贸法律法规的发展成就、现存特点、建设目标、发展趋势以及决定其发展的因素,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外贸法律法规建设的基本要求。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根据统筹兼顾、协调持续发展的精神和要求,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有利于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有利于兼顾进口与出口、贸易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贸法律体系;今后,我国将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继续完善外贸法律法规,加强外贸法规及其与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法规之间的协调与配套。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年 外贸法律 回顾 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林静
"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处在"优势交替期""动能转换期"和"目标更替期"三期并行的重要阶段,外贸发展按照"淡化增量、结构优先"的发展思路,在商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和国内外布局等方面均实现显著优化。然而,按照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目标审视,中国外贸仍存在发展的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动力短板、创新短板、制度短板和结构短板四个方面。文章提出,"十四五"时期,外贸要按照"融合发展、主体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要注重拓展"外贸+"融合度,提升外贸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力;加大外贸主体培育和扶持力度,强化外贸企业在贸易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动能增长体系,在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联通内外的纽带功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薛荣久
对建国50年来我国党和国家 领导人就对外贸易的论述,以及经贸学术界对外贸理论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归结,旨在更加清晰认识我国50年来外贸理论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探索未来中国外贸理论发展的方向。 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述相比,中国经贸学术界研究的贸易理论范围较宽,研究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前的4个主要问题(“对外贸易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汉民 孔令乾 鲁彦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外贸体制的变革深深植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之中,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外贸国家统制,由国家集中决策、统一经营,外贸企业缺乏自主权,外贸主要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以对内放权让利、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对外开放市场、推动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为主线,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贸体制,实现了外贸体制的根本变革。外贸体制的变迁释放了巨大的市场活力,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回顾我国贸易体制的变迁历程,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是中国外贸体制变迁的重要特征。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自信的步伐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