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2)
2023(15773)
2022(13575)
2021(12671)
2020(10510)
2019(24442)
2018(24127)
2017(46324)
2016(24819)
2015(28083)
2014(27909)
2013(27985)
2012(26143)
2011(24005)
2010(23958)
2009(21866)
2008(21407)
2007(18624)
2006(16577)
2005(15005)
作者
(72023)
(59739)
(59339)
(56258)
(38309)
(28481)
(27094)
(23485)
(22758)
(21300)
(20388)
(20369)
(19016)
(18967)
(18422)
(18418)
(17690)
(17323)
(17100)
(17018)
(14926)
(14729)
(14302)
(13531)
(13300)
(13295)
(13187)
(13013)
(11996)
(11748)
学科
(111626)
经济(111515)
管理(67584)
(65253)
(51443)
企业(51443)
方法(48274)
数学(41948)
数学方法(41607)
中国(33404)
(29348)
(27959)
贸易(27940)
(27075)
地方(26587)
(23981)
业经(23635)
(21073)
农业(19798)
(18978)
(17422)
银行(17382)
(17343)
金融(17342)
环境(17167)
(16780)
(16514)
技术(16242)
理论(15854)
(15450)
机构
大学(360081)
学院(356857)
(154271)
经济(151284)
管理(139435)
研究(127699)
理学(120066)
理学院(118721)
管理学(116977)
管理学院(116347)
中国(96596)
(78160)
科学(75611)
(68029)
(64122)
研究所(58222)
(56245)
中心(56229)
财经(54554)
(51178)
业大(50592)
北京(50499)
(49834)
(47986)
师范(47578)
经济学(47349)
(46223)
农业(43855)
经济学院(42841)
(41804)
基金
项目(239752)
科学(188994)
研究(178074)
基金(174742)
(151805)
国家(150545)
科学基金(128722)
社会(113696)
社会科(107918)
社会科学(107894)
基金项目(91982)
(90915)
自然(81457)
教育(80815)
自然科(79557)
自然科学(79539)
自然科学基金(78142)
(77200)
资助(72830)
编号(71874)
成果(59027)
(54654)
(54151)
重点(53638)
课题(49864)
(49373)
国家社会(47362)
教育部(46747)
创新(46111)
人文(45394)
期刊
(170154)
经济(170154)
研究(112361)
中国(70363)
学报(53552)
管理(51839)
(51675)
科学(50792)
(48010)
大学(40978)
教育(40391)
学学(38260)
农业(36514)
(34126)
金融(34126)
技术(29972)
经济研究(28595)
业经(27335)
财经(26564)
问题(23219)
(22955)
(22779)
国际(20084)
(19547)
图书(19091)
世界(18243)
技术经济(17633)
理论(17132)
科技(16380)
商业(16358)
共检索到540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本文界定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水平出现不断上升趋势,外贸发展方式已发生转变;制度变化、技术进步因素与人力资本积累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较大,而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素芹  周健  
在分析1990年以来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的基础上,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影响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技术创新变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最大将提高1.91个单位;R&D投入强度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波动性解释程度最大,达到56.33%,远大于其它因素的解释程度。因此,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尤其要加大R&D投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海波  朱华丽  
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从外贸增长、发展动力、外贸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1-2010年的数据,采用AHP方法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后外贸增长指标持续增长,发展动力指标波动明显,外贸结构指标逐年增加,可持续发展指标具有最强的持续转变趋势。最后提出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薄晓东  郑洪文  
从贸易规模、质量效益、贸易结构和竞争优势等4个方面构建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效果的测评体系,以1995年~2012年的数据,采用PCFA方法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整体上保持上升态势,但可持续性有待提高;尽管已成为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斌  刘苹  
文章选取1991-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时间序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中国20年的经济增长质量变动情况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ECM)检验外贸发展方式各方面的指标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影响,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主要结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初级产品效益度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最为显著,且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素芹  
本文首先构建了反映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对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评价。然后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OLS、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着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效果明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1.4314%;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亦具有正面的影响,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0.6829%。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少辉  
我国通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而使我国成为了贸易大国,机电产品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但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产业升级模式已难以为继。本文分析了目前发达国家的贸易发展方向,指出我国应该通过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来提升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素芹  
本文考虑东、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依据各省进出口额占GDP比重、外贸依存度及外贸贡献率三个指标,选取了东部七省(市)、中部五省、西部三省(市),共15个省(市)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转变水平来看,东部与中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全部排在中西部之前;从转变的主要指标来看,同一区域内指标评价值高低悬殊。因此,实现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目标,需要东部继续努力,中西部更要加快转变步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希  彭羽  沈玉良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及信息技术在贸易各环节中的应用,贸易中间商的功能在不断演化。我国正处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和培育贸易中间商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在低技术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和大宗商品等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磊  蔡春林  
后危机时代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要培育出口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新型出口导向产业体系;以劳动力、金融等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弥补转变过程中的劳动力、技术缺口;以中性化汇率政策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节奏;构建外贸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消除相关领域的贸易摩擦隐患;中长期来看,可以采取"非温和手段"打破外贸发展的路径依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汤黎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红利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外贸顺差,由此引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鉴于国内经济转型与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而综合型的税收优惠政策则是夯实人力资本基础的重要前提。因此,应进一步改革税收政策,通过创新型税收政策促进民族企业的发展,通过限制型税收政策引导粗放型产业合理发展,借助优惠型税收政策进口先进技术和产品,借助激励型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衡博  
2011年10月24日至25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调研时指出,"要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和基本平衡"。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好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政策的作用,努力促进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熙保  陈志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是简单的商业周期,而是涉及世界经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将面临重大结构性调整。犹如一面镜子,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外贸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在后危机时期,基于世界经济增长、生产和贸易格局等方面的重大结构性调整,迫切需要加快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稳定和拓展对外贸易规模,调整与优化外贸空间结构,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促进外贸协调和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建颖  
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6.2%,优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确保了全球出口第一和进口第二的国际地位。尽管进出口增速较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但我国对外贸易在提升质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强  
以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内涵为核心,根据贸易恒等式得到评价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利用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法计算各指标在贸易发展中的贡献度,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拓两个角度对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无论从资源利用方式还是市场开拓方式看,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均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相关问题。未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重点应放在提高国民经济中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技术协调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