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1)
- 2023(9153)
- 2022(7607)
- 2021(7385)
- 2020(6247)
- 2019(14626)
- 2018(14255)
- 2017(26487)
- 2016(14108)
- 2015(15967)
- 2014(15709)
- 2013(15284)
- 2012(14065)
- 2011(13047)
- 2010(13190)
- 2009(12813)
- 2008(11625)
- 2007(9741)
- 2006(8938)
- 2005(8491)
- 学科
- 济(61771)
- 经济(61711)
- 管理(34411)
- 业(33327)
- 方法(28730)
- 企(27755)
- 企业(27755)
- 中国(27122)
- 融(27061)
- 金融(27061)
- 数学(26780)
- 数学方法(26415)
- 银(24387)
- 银行(24386)
- 行(23752)
- 制(16695)
- 财(16403)
- 农(13794)
- 贸(13577)
- 贸易(13563)
- 易(13371)
- 业经(12114)
- 中国金融(11363)
- 体(11024)
- 地方(11006)
- 学(9447)
- 体制(9409)
- 务(9317)
- 财务(9288)
- 财务管理(9269)
- 机构
- 大学(191136)
- 学院(186981)
- 济(91678)
- 经济(90196)
- 研究(72393)
- 管理(69221)
- 中国(64395)
- 理学(58773)
- 理学院(58122)
- 管理学(57057)
- 管理学院(56693)
- 财(43028)
- 京(41286)
- 科学(38138)
- 所(35762)
- 中心(34554)
- 财经(33291)
- 研究所(32186)
- 经济学(30931)
- 经(30684)
- 经济学院(27786)
- 北京(27532)
- 农(26314)
- 江(25649)
- 院(25556)
- 财经大学(25218)
- 范(24268)
- 师范(24094)
- 融(23710)
- 金融(23315)
- 基金
- 项目(120861)
- 科学(96666)
- 基金(91195)
- 研究(90763)
- 家(79012)
- 国家(78428)
- 科学基金(67049)
- 社会(60710)
- 社会科(57888)
- 社会科学(57878)
- 基金项目(46232)
- 省(42818)
- 教育(42119)
- 自然(40508)
- 自然科(39661)
- 自然科学(39655)
- 资助(39047)
- 自然科学基金(38981)
- 划(37550)
- 编号(34785)
- 成果(29606)
- 部(28896)
- 重点(27938)
- 国家社会(27029)
- 发(26455)
- 中国(26265)
- 教育部(25667)
- 创(25566)
- 课题(24771)
- 创新(24075)
共检索到307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屠正锋
中国金融改革20 年,金融成长的进程曲折起伏。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和收缩相伴而生,并往往超过真实经济的波动。政府在积极进行金融改革的同时,在很多方面扭曲了金融市场体系的作用。对其外生作用影响的反思,可以分析金融体制变革的机制,并寻求持久推动金融的变革机制。内生型的金融变革,强调金融领域内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参与和努力,政府提供环境和机会。内生的创新动力将最终推动金融体系向有活力、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内生型体制变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南军 谢丽燕 邓博文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梳理金融稳定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相关文件,分析与评估了当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监管政策。同时,参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荷兰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设计,结合中国目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进展以及金融监管的形势,指出中国应改变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模式,采取"央行+微观审慎监管局+金融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贵涤
银行是国民经济综合部门之一,是国家实行宏观控制的重要工具。因而我国银行机构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既有宏观控制能力,又可以激发微观活力的金融体系。围绕这一目标,金融界勇于探索,经过不断改革,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中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这一金融体系的确立是否达到了金融机构改革的总体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尚进
金融改革要成功,需要重视配套改革,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需要注意前提条件;汇率市场化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持续的实际汇率高估的风险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改革有五个要点。第一,金融改革要成功,不能只谈金融改革,而要重视配套改革。第二,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及其配套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第三,要避免金融危机,需要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第四,如果要打乱改革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需要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作者认为2013~2020年的中国金融改革应遵循5项原则: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改进金融监管;包括12个重点领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改革,保险业改革,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外汇储备管理的理论逻辑,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汇率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加强金融监管。书中以上述12个重点领域为经,以5项原则为纬,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路进行了详尽论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准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了解中国金融的现状,总结中国金融4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及利弊得失,是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深度改革和全面开放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融资工具和融资机制、金融业态、金融功能和金融风险、金融开放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金融 变革与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霞
论对中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崔慧霞一、金融机构出现丑闻的原因简析近年来世界传媒所曝光的金融事件及丑闻,大多不是发生在什么无名的中小型的金融机构,而往往是发生在一些有一定历史的,甚至发生在一些有百年历史的金融机构上。如拥有233年辉煌历史的金融大帝国,由曾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小林实
一、八十年代的高度发展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新课题中国经济在80年代发展的足迹有惊人之举,这证明了中国采取“改革,开放路线”的正确性。但是不要忘记经济发展在解决了某一问题的同时将会提出下一个新的课题。首先整理一下中国80年代取得的成果与发展所产生的问题。80年代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 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农村和沿海地区的城市里,很多人要用自己的创造来提高经济水平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因此生产力迅速扩大,给国民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海霞
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组织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启清 朱辇
一、全球金融变革的轮廓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对危机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也对金融体系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在危机冲击和主动改革的推动下,全球金融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正渐成趋势,有的则随着危机淡去而面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礼明
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就与前瞻陶礼明一、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就众所周知,在改革以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特别是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中国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业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发展,在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活跃的部分,它生动地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从十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热点问题和未来走向,所有这些对深化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银行 证券 保险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