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3)
2023(14118)
2022(12369)
2021(11793)
2020(9962)
2019(23485)
2018(23226)
2017(45228)
2016(24260)
2015(27580)
2014(27379)
2013(27305)
2012(24852)
2011(22592)
2010(22416)
2009(20763)
2008(20087)
2007(17164)
2006(14856)
2005(13143)
作者
(69003)
(57276)
(56908)
(54248)
(36736)
(27334)
(25911)
(22603)
(21859)
(20369)
(19656)
(19290)
(18131)
(18025)
(17727)
(17585)
(17063)
(16766)
(16384)
(16284)
(14134)
(14092)
(13908)
(12957)
(12815)
(12684)
(12583)
(12337)
(11414)
(11130)
学科
(104213)
经济(104098)
管理(68203)
(64681)
方法(53761)
(53453)
企业(53453)
数学(48212)
数学方法(47520)
中国(27458)
(25445)
(23613)
(20886)
贸易(20876)
(20536)
业经(20535)
(20294)
地方(18036)
(16971)
农业(16773)
理论(16268)
(15410)
环境(14957)
(14879)
金融(14876)
技术(14816)
(14772)
银行(14732)
(14670)
财务(14590)
机构
大学(349452)
学院(345558)
(144949)
经济(142182)
管理(139925)
理学(122419)
理学院(121104)
管理学(118771)
管理学院(118185)
研究(115665)
中国(87827)
(74418)
科学(70657)
(63455)
(57344)
研究所(52615)
财经(52320)
(52056)
中心(51657)
业大(50370)
(47904)
北京(47567)
(46923)
经济学(44749)
(44363)
师范(43982)
(41904)
农业(40804)
经济学院(40529)
财经大学(39340)
基金
项目(240073)
科学(189956)
基金(177309)
研究(173922)
(154450)
国家(153269)
科学基金(132324)
社会(111084)
社会科(105486)
社会科学(105459)
基金项目(93140)
(90274)
自然(86711)
自然科(84786)
自然科学(84768)
自然科学基金(83253)
教育(80437)
(76907)
资助(75527)
编号(69405)
成果(55709)
(54229)
重点(53333)
(49753)
(49365)
课题(47454)
教育部(46985)
国家社会(46307)
科研(46145)
创新(46070)
期刊
(147826)
经济(147826)
研究(101536)
中国(61043)
学报(53064)
管理(50375)
科学(50156)
(45916)
(45470)
大学(40823)
学学(38391)
教育(35995)
农业(32437)
技术(30126)
(29168)
金融(29168)
经济研究(25627)
财经(25298)
业经(22653)
(21575)
问题(19178)
统计(18018)
(17749)
技术经济(17389)
图书(17223)
(17143)
理论(16497)
(16123)
科技(16008)
世界(15599)
共检索到492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兰  谭璐  伍昱铭  
从二维视角出发,选取月度数据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CPI波动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与CPI波动互为因果,且二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外汇储备对CPI波动存在正向的冲击效应,外汇储备和CPI波动关系的阶段特征呈现出与我国外汇体制变迁阶段相契合的规律性。为此,提出了削弱外汇储备对物价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碧琼  何燕  
文章构建IS-LM-BP模型并借助1994年1月~2008年6月(174个样本)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物价波动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和物价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和长期内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对物价波动均产生正向冲击;进出口贸易是物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外汇储备不是物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证实进出口贸易和货币供应量短期内减缓物价波动,但是长期内对物价波动冲击效应显著,加剧物价波动。由此可见,在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物价波动的外部传导机制,内外经济问题都需要高度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娴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找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计量模型,并据此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汇率的影响关系。证实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与工业生产总值、出口额及上期的储备额之间存在明确的线性相关关系,与此同时,汇率、利率等也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存在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致使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与汇率之间无法显示出有效的线性相关关系,它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央行为保证汇率稳定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操作等多方面因素来间接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龙莹  
在目前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本文研究外汇储备和汇率间的关系,利用协整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即人民币汇率的下降将引起外汇储备的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李岸潮  
文章采用协整方法分析出口额、进口额、国际收支波动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检验外汇储备规模与以上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用HP滤波法对各基本经济要素进行了处理,然后根据滤波后的数据推导出了我国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惠云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威胁下,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不断引发资产缩水等外汇流失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运用格都特-格林斯潘-IMF规则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多的结论,并对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涛  黄海南  
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概念入手,结合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需求因素,据此构建出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模型。根据构建的测算模型,运用1990~2005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其基本结论为:1990~1995年为外汇储备不足阶段;1996~2003年为外汇储备适度阶段;2004~2005年为外汇储备过度阶段。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洪加兴  
本文基于潜在对外贸易冲击和资本流动冲击两个视角,分别对两种潜在冲击下的最优外汇储备需求进行实证分析,这种综合考虑是一种新的尝试。尤其是对潜在资本流动冲击下的外汇储备需求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构造一个二期模型发现,影响最优外汇储备需求的因素为发生资本流动冲击的概率、资本流动冲击下的产出损失、经济体的短期外债数量以及代表性消费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最后,在本文框架下,计算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实际外汇储备已明显过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茆健  
文章利用我国1985年~201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测度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首先,进出口是影响外汇储备规模最重要的变量;其次,汇率变化和外债余额对外汇储备规模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明显弱于前二者;第三,引进FDI没有增加外汇储备,这与一般的理论认识并不一致,我们推测其原因是FDI可能通过外资企业利润汇出的渠道影响了其创造外汇储备的功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群琳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引发了理论界关于当前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的广泛讨论。本文在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需求角度出发,采用1985~2006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进行分析,测算出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并解释外汇储备的失调情况,最后提出了优化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会  张羽鸣  王敏  
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分别通过外汇储备规模的比例分析法和协整理论方法来分析中国的适度储备规模,得出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过高的结论,并就过高外汇储备的运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艳清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CPI也持续出现了上涨现象。根据2009—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CPI的月度数据,利用Eviews3.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与CPI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CPI的变动同我国外汇储备变动是一致的,外汇储备剧增对CPI上涨起着间接作用。因此,我国应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现"藏汇中央"和"藏汇于民",并且逐步实现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任蓉  
本文针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现状 ,在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启发下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协整方法测算出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 ,同时分析了近 2 0年来外汇储备规模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东  郭树华  王会  
外汇储备是一国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判断一国经济内外是否失衡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关系到一国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汇率的能力。我国自1994年汇率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长十分迅速,截至200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1.95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的过量增长,有许多不利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外汇储备过量,造成了我国货币发行的外汇占款过多,央行发行货币冲销总量过大,央行的独立货币政策受到了较大的挑战,经济的外部失衡引起了内部的失衡。因此对于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的判定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测算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国林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究竟是过多还是不足,经济界一直争论不休。通过描述法定性分析,可得出我国外汇储备是充足的结论;利用比例分析法衡量适度状况时,储备与进口比率、储备与短期外债比率显示过多,而储备与广义货币比率得出适度的结论;使用定量分析法,自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造成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各个理论和方法有不同的假设前提,而现实经济生活本身又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最好将定性、定量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组数值构成的适度区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根据不同的宏观环境灵活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