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1)
- 2023(5517)
- 2022(4549)
- 2021(4536)
- 2020(3636)
- 2019(8802)
- 2018(8246)
- 2017(16310)
- 2016(8505)
- 2015(10008)
- 2014(9841)
- 2013(10031)
- 2012(9438)
- 2011(8892)
- 2010(8656)
- 2009(8317)
- 2008(8248)
- 2007(7380)
- 2006(6693)
- 2005(6516)
- 学科
- 济(40694)
- 经济(40657)
- 管理(19594)
- 方法(19586)
- 银(18558)
- 银行(18413)
- 数学(18290)
- 数学方法(18223)
- 业(18141)
- 行(17249)
- 制(15739)
- 中国(14624)
- 企(13796)
- 企业(13796)
- 融(12191)
- 金融(12189)
- 贸(11076)
- 贸易(11061)
- 易(10881)
- 度(9983)
- 制度(9979)
- 业务(9849)
- 农(8512)
- 银行制(8445)
- 财(8207)
- 体(6894)
- 业经(6268)
- 体制(6058)
- 出(5933)
- 关系(5903)
- 机构
- 大学(129049)
- 学院(123580)
- 济(67324)
- 经济(66377)
- 研究(50027)
- 中国(50024)
- 管理(46231)
- 理学(38138)
- 理学院(37719)
- 管理学(37352)
- 管理学院(37112)
- 财(31480)
- 京(28592)
- 财经(25100)
- 所(24922)
- 科学(24796)
- 经济学(24049)
- 经(23288)
- 中心(23224)
- 银(22481)
- 研究所(22369)
- 经济学院(21711)
- 银行(21584)
- 行(19976)
- 农(19510)
- 财经大学(19308)
- 北京(19275)
- 融(18792)
- 金融(18571)
- 院(17362)
- 基金
- 项目(75859)
- 科学(61055)
- 基金(60529)
- 研究(55177)
- 家(52914)
- 国家(52606)
- 科学基金(44708)
- 社会(38805)
- 社会科(37132)
- 社会科学(37124)
- 基金项目(30521)
- 自然(27250)
- 自然科(26688)
- 自然科学(26681)
- 资助(26572)
- 自然科学基金(26270)
- 教育(24532)
- 省(23002)
- 划(21516)
- 中国(19772)
- 部(19695)
- 编号(19186)
- 国家社会(18237)
- 教育部(17494)
- 重点(17168)
- 成果(16301)
- 发(15940)
- 人文(15794)
- 大学(15386)
- 创(15232)
共检索到211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晓蓉 黄忠强 王燕娜
一、研究现状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快速积累外汇储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跃居全球首位。以预防动机模型、缓冲库存模型等为基础的传统储备需求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中国超常规模的外汇储备积累。从本质上看,一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该国国际收支顺差有密切关系。就此看来,中国外汇储备是长期"双顺差"的结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 庞爽 刘柄铄
本文根据Weymark(1997)理论框架,构建了反映我国经济外部非均衡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及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指数测度模型,并基于1994-2011年月度数据估计出联立方程组的结构参数,对我国外汇市场压力和外汇干预指数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在1994-2011年之间长达17年的时间里,人民币一直处于较大的升值压力之下;中央银行通过强势外汇干预使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并呈现出单边干预的特点,但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增加,外汇干预程度有所下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巴曙松
从国外的经验看,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行为及其对外汇市场运行的影响,一直是金融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就发端于外汇市场,而东亚各国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失误,也是导致东亚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不断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从19...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剑君
中央银行要行之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各国中央银行一致行动并且选择适宜的入市时机。依传统而言,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扮演决定者的角色,在金本位和固定汇率制下,各国中央银行在干预行为上容易达成共识。但时至今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军
试论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李军1994年1月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从而使得我国中央银行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了避免汇率过度波动,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实现预期的汇率水平,央行在何时、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忠文
在当前金融秩序的整顿中,我认为中央银行对外汇调剂市场的干预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逐步开放自由外汇市场,将目前的外汇调剂市场转化为真正外汇市场。所谓自由外汇市场,是指国内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居民个人都能进入并能自主交易的外汇市场。它最好设在外汇银行。为建立以市场汇率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人民币充分兑换创造条件,并为中央银行的干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陈佳
本文主要对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基本方式包括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前者不会引起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可以借助利率机制间接强化干预效力。由于我国的利率形成机制尚未市场化,加上对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非冲销式干预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增强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效力的关键是要创造有利于市场干预的制度。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外汇市场干预 干预效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杰
本文回顾了关于外汇市场压力的定义和测度方法的理论文献 ,根据外汇市场压力一般定义与模型分析方法 ,推导反映一国经济外部非均衡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 ( EMP)以及中央银行干预指数ω的测度方程式。利用 1 994- 2 0 0 2年的季度数据以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出联立方程组的结构参数 ,计算中国的外汇市场压力和中央银行干预指数 ,探讨了 1 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变化趋势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程度以及模型分析的适用性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指数 中央银行 外汇市场干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巴曙松
3.中央银行的干预行为应该立足于引导市场趋势在深入分析外汇市场各种信息的基础上,中央银行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扭转市场变动的趋势。一般来说,中央银行会挑选部分经营效率较高的商业银行,通过与其进行交易,采取审慎的干预行动。以上述提及的外汇市场运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真 李秀敏
文章运用区间二次偏好损失函数证实了2005年7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中国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采用区间目标干预,该区间将原始数据粗略地分为大幅升值、温和升值和贬值三个区间。进一步的门限回归结果表明,不同区间内汇率偏离、汇率波动率、中美利率差、货币政策的国内经济目标偏离以及滞后干预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影响有很大差异,而且中央银行的确进行了显著干预大幅升值而接受温和升值和贬值的非对称外汇市场干预。文章也指出这种外汇市场干预偏好的前提是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但在中国已不存在"人民币被低估"的现实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未来改革方向是对升值压力和贬值压力均做出灵活响应,真正实施更加灵活、由市场决...
关键词:
非对称 外汇市场干预 目标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艳真 李秀敏
运用区间二次偏好损失函数和非线性外汇市场干预模型,估计了2005年7月到2015年12月及以2010年6月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为分界点的两个子样本时期内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采用区间目标干预,而且该干预是不对称的,中央银行对目标区间外的汇率变化率比对目标区间内的汇率变化率进行更强烈的外汇市场干预,对人民币升值比对贬值进行更强烈的外汇市场干预。此外,中央银行对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实施更强烈的外汇市场干预,但是,中央银行在2010年6月汇率制度改革后扩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并进一步降低了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艳真 李秀敏
本文运用非对称损失函数,估计了1994年1月到2014年12月及以1998年12月、2005年7月和2010年6月为分界点的四个子样本时期内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非对称偏好。估计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在整个样本期间内并没有进行显著的非对称干预,但在第一个子样本期存在"害怕贬值"的非对称干预偏好,在后三个子样本期表现出"害怕升值"的非对称干预偏好。其中,在第二个子样本期,中央银行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进行了显著的非对称干预;在第三个子样本期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进行了显著的非对称干预;在第四个子样本期,虽然仍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进行非对称干预,但程度大幅度降低,说明中国汇率市场化程度已有很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艳真 李秀敏
运用区间二次偏好损失函数和非线性外汇市场干预模型,估计了2005年7月到2015年12月及以2010年6月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为分界点的两个子样本时期内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采用区间目标干预,而且该干预是不对称的,中央银行对目标区间外的汇率变化率比对目标区间内的汇率变化率进行更强烈的外汇市场干预,对人民币升值比对贬值进行更强烈的外汇市场干预。此外,中央银行对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实施更强烈的外汇市场干预,但是,中央银行在2010年6月汇率制度改革后扩大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