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4)
2023(7287)
2022(5695)
2021(5333)
2020(4317)
2019(9845)
2018(9897)
2017(18868)
2016(10171)
2015(11902)
2014(11803)
2013(11766)
2012(10723)
2011(10009)
2010(9789)
2009(9198)
2008(8923)
2007(7718)
2006(7029)
2005(6829)
作者
(27971)
(23210)
(23182)
(22437)
(15124)
(11000)
(10714)
(9045)
(9007)
(8091)
(8083)
(7771)
(7658)
(7468)
(7321)
(7298)
(7008)
(6807)
(6739)
(6279)
(6152)
(5645)
(5493)
(5406)
(5357)
(5288)
(5136)
(4943)
(4689)
(4652)
学科
(48512)
经济(48464)
管理(22575)
(21695)
方法(19680)
中国(17869)
数学(17543)
数学方法(17476)
(15221)
企业(15221)
(13211)
贸易(13202)
(13025)
(12853)
(10023)
金融(10021)
业经(9906)
(9638)
银行(9632)
(9438)
(9356)
(9159)
农业(8291)
(8199)
关系(7484)
(7339)
(7236)
地方(7184)
发展(6843)
(6834)
机构
大学(149026)
学院(145143)
(74683)
经济(73601)
研究(58935)
管理(51095)
中国(49904)
理学(42743)
理学院(42259)
管理学(41709)
管理学院(41452)
(32650)
(32492)
科学(31035)
(29341)
研究所(26682)
中心(26196)
经济学(26104)
财经(26063)
(24180)
经济学院(23661)
北京(21606)
(21374)
(20680)
(19727)
财经大学(19726)
(18823)
师范(18683)
科学院(17925)
业大(17006)
基金
项目(92127)
科学(73608)
基金(70388)
研究(69304)
(61577)
国家(61181)
科学基金(51474)
社会(47768)
社会科(45525)
社会科学(45515)
基金项目(35808)
教育(30947)
(30503)
自然(29882)
资助(29514)
自然科(29248)
自然科学(29241)
自然科学基金(28772)
(27491)
编号(26021)
(22713)
成果(22496)
中国(22494)
国家社会(22053)
重点(21205)
(20652)
教育部(19915)
(18441)
(18400)
课题(18312)
期刊
(80038)
经济(80038)
研究(51678)
中国(30809)
(22653)
(22526)
金融(22526)
(20735)
学报(20535)
科学(20300)
管理(19815)
大学(16381)
国际(15257)
学学(15192)
经济研究(15110)
农业(14386)
(14281)
财经(13782)
教育(13717)
世界(12213)
(12090)
问题(11791)
技术(10907)
业经(9828)
(9057)
技术经济(6941)
(6641)
贸易(6641)
经济问题(6469)
现代(6373)
共检索到234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骏民  宛敏华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构成是这些国家的债券等金融资产。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利用要走出全民分配、海外抄底、企业境外投资、直接购买战略物资以及刺激中国经济等误区。我国巨大的官方外汇储备的最佳用途就是将其用来设立调控人民币汇率的平准基金,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货币发言权,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兴韵  
本文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结构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各种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中特别指出,对于一个经济日益强大的国家而言,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反映了本国货币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成为强势货币,本币的这种地位增加了本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脆弱性。要控制国内经济失衡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应该调整出口导向型与外资依赖型的发展战略,改革结售汇制和有步骤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四美  
该文运用VAR模型,对日本1976—2013年的外汇储备规模与日元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日元国际化进程正式启动后,日本规模过大的外汇储备对日元国际化进程造成了抑制。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较好地解释日元国际化程度较低的现象,也为中国政府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有效管理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提供重要的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雷  刘昊虹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对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目标在于收缩贸易顺差、抑制外汇储备增量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是,政策运行的结果显示,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并不协调,具体表现为贸易顺差收缩与外汇储备扩张之间的不协调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与外汇储备扩张之间的不协调。研究表明,两大不协调的主要原因都在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失衡。我们应该出台鼓励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配套政策,使跨境贸易出口人民币结算与进口人民币结算达到平衡,实现贸易收支、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炜  王贵宝  
文章采用状态空间模型,选取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压力呈先增后减再上升的趋势。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芳  杨永健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等因素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运用VAR模型就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等因素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的较大规模和适度增加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外汇储备实行一揽子的货币政策。黄金储备增加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在初期具有正向作用,后期由于其储备成本因素,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向作用逐渐减弱,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应注重减少其储备成本。国际负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应维持较低的国际负债规模,谨防国际负债规模的过度扩大。汇率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在初期具有负向影响,后期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负向作用逐渐减弱,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应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艺欣  胡慧欣  唐亚晖  祝国平  
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幅度收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跌互现并可能出现下跌,我国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之间呈现明显的联动性特征,而且此种联动性活动的变化对我国外汇储备有很大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应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搞好外汇储备的资产质量管理,建立偿债基金保持偿债能力,建立外汇平准基金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本文采用GMM估计方法,根据影响日元国际化的长期决定因素(经济实力、金融市场发展、货币汇率升值、通货膨胀和货币惯性)设定回归基准模型,对1976—2009年间日本的外汇储备规模与日元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发现:日本国际储备中畸高的外汇储备占比对日元国际化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控制了日元汇率波动性、"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日本超低利率的不利影响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本文对日元国际化程度较低的现象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有借鉴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细松  朱新蓉  
与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人民币升值使中国的货币错配问题较为严重,持有大量外汇储备是解决货币错配问题的有效方法。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外汇储备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人民币升值是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并不是人民币升值的格兰杰原因。要真正解决中国的货币错配问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综合配套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相栋  
我国外汇储备在本质上是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其真正价值所在是充当人民币的国际流通手段;从人民币国际购买力的积累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目标选择,应该是保持人民币国际购买力。而采取实施投资对象多元化、构建合适的业绩考核标准、运用政治协调手段和摆脱对国际货币的依附等具体策略则有助于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相栋  
本文试图以人民币国际购买力为视角探讨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选择。本文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在本质上是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其真正价值所在是充当人民币的国际流通手段。通过考察人民币国际购买力的积累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文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目标选择应该是保持人民币国际购买力,而采取实施投资对象多元化、构建合适的业绩考核标准、运用政治协调手段和摆脱对国际货币的依附等具体策略则有助于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成夫  
最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虽然被广泛认同,但对此的定量研究还非常欠缺。本文以境外人民币NDF汇率作为汇率预期指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2000年至2005年月度外汇储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对外汇储备快速积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外汇储备积累也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反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童俊  王琼  
本文在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外汇储备变动关系进行理论与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外汇储备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逆差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应加强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管理,以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刘妍  
近年来,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问题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因此,分析两者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我国1994-2010年数据,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外汇储备与汇率水平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我国外汇储备不仅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即人民币持续升值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