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0)
2023(9591)
2022(8024)
2021(7584)
2020(6436)
2019(15545)
2018(15027)
2017(29405)
2016(15430)
2015(17483)
2014(16945)
2013(17070)
2012(15549)
2011(14264)
2010(14390)
2009(13434)
2008(12991)
2007(11081)
2006(9899)
2005(9073)
作者
(42750)
(35925)
(35854)
(34425)
(23024)
(17061)
(16204)
(13940)
(13766)
(12776)
(12443)
(11897)
(11761)
(11500)
(11381)
(11132)
(10630)
(10381)
(10261)
(9736)
(9115)
(8834)
(8591)
(8276)
(8101)
(8063)
(7853)
(7586)
(7331)
(6968)
学科
(74993)
经济(74930)
管理(38860)
(37558)
方法(36343)
数学(33459)
数学方法(32879)
(29158)
企业(29158)
中国(21600)
(17138)
(16002)
贸易(15989)
(15561)
(14891)
业经(12790)
(12617)
地方(12112)
(11934)
农业(11402)
(10894)
金融(10892)
(10758)
银行(10744)
(10377)
理论(10202)
环境(9658)
关系(9253)
(8768)
(8722)
机构
大学(221306)
学院(217658)
(103670)
经济(102131)
管理(83149)
研究(79776)
理学(71789)
理学院(71037)
管理学(69480)
管理学院(69092)
中国(62474)
(47313)
科学(45119)
(45006)
(39822)
研究所(36219)
财经(36216)
中心(35072)
经济学(34543)
(33657)
(33373)
经济学院(31249)
北京(30657)
(30220)
业大(29468)
(28509)
财经大学(27283)
(27100)
师范(26853)
农业(26164)
基金
项目(146412)
科学(117058)
基金(110731)
研究(105280)
(97582)
国家(96931)
科学基金(83020)
社会(70447)
社会科(67199)
社会科学(67182)
基金项目(56527)
(53238)
自然(52840)
自然科(51813)
自然科学(51804)
自然科学基金(50902)
教育(49415)
资助(47595)
(46085)
编号(39610)
(34459)
重点(33444)
成果(32078)
(31375)
国家社会(31267)
(30407)
教育部(30157)
中国(29389)
创新(28569)
人文(28271)
期刊
(106045)
经济(106045)
研究(69628)
中国(44605)
(33178)
管理(32990)
学报(32721)
科学(31678)
(30036)
大学(25740)
学学(24014)
教育(22479)
(21101)
金融(21101)
农业(20797)
经济研究(20249)
技术(20178)
财经(18567)
(16246)
(15448)
统计(14412)
问题(14351)
业经(14178)
国际(13980)
世界(13564)
(13384)
(12572)
技术经济(12019)
决策(11374)
(8963)
共检索到331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寸无旷  
上个世纪90年代的系列金融危机让各国政府管理部门意识到国际储备的危机防范作用,这导致了近十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储备的高速增长。然而,仅从危机防范的角度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巨额的储备积累。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两国模型,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探讨储备增长的途径:储备存在着自我增值的效应,也就是说,前一期储备的增长能通过对储备供给的正向刺激,引起其在后一期的进一步增长。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储备增长的"乘数效应"。储备持有国(中国)运用储备对储备供给国(美国)的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并降低了美国的均衡利率是这个乘数效应形成的关键环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伦武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中央银行最佳储备持有量问题,分析了储备水平与金融基础之间关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永中  
中国外汇储备数据与直观感受之间的落差源于两种统计口径:一是以人民币计价和历史成本法计算的央行外汇干预形成的外汇储备;二是按美元计价和市场价值计算的外汇储备,含外汇干预、投资收益和汇率变动等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红艳  
文章从内生性视角剖析中国高储备现象,为解决中国现阶段外汇高储备两难困境提供新的思路。根据"中心—外围"等相关理论,采用博弈论等分析方法探讨外汇储备内生性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储备是其担当"外围"角色的必然选择,具有必然性、合理性与阶段性。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具有内生性,且内生性呈现增强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红艳  
文章从内生性视角剖析中国高储备现象,为解决中国现阶段外汇高储备两难困境提供新的思路。根据"中心—外围"等相关理论,采用博弈论等分析方法探讨外汇储备内生性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储备是其担当"外围"角色的必然选择,具有必然性、合理性与阶段性。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具有内生性,且内生性呈现增强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记军  王荣涛  肇启伟  
本文根据中国1985-2006年期间的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之间关系的检验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是长期性的、促进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百分比增加效应也在不断的被放大,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基数的增加,最终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呈现了如今的大规模高速增长现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锐  
最近3年,中国外汇储备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翻过了1万亿美元的标志性记录之后,也没有停止其加速度的脚步。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7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数量惊人的1.4万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全球第一的位置。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积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安  杨振宇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诸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年出口额、外国证券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外债还本付息额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2)年出口规模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是造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3)外商直接投资、外国证券投资和外汇储备规模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其影响强度较弱;而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外汇储备呈负向相关关系。(4)1986年~2009年间,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贡献度约为68%,而资本流入约为32%。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认为,采取贸易项目收支平衡战略以减少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是最佳的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巍  张志超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外汇储备、金融不稳定、资本流动以及实体经济变量的系统分析框架,探讨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的相关因素,继而模拟出中国合意的外汇储备规模。研究结果表明,若国内金融稳定受到冲击或者跨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外汇储备在广义货币量中的占比就会增加;金融不稳定和实体经济状况对外汇储备占比的边际影响都呈现递减的态势,说明外汇储备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另外,模拟结果显示,在确保国内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并不过度,正处于合意的区间范围之内。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闫玉华  
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正负效应分析闫玉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大为改观,外汇储备持续上升。截至199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从1993年的212亿美元升至1,050亿美元,突破了1,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婷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提出了应通过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等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喻国平  
本文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趋势、原因,认为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存在说明我国国内经济资源的配置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文章认为外汇储备的增加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提出了战略性管理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泽民  
由于国际直接投资、错误与遗漏项目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其不稳定性所隐含的金融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由于大量的外汇占款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效果陷入被动和弱效的困难境地。因此,谨慎地推进外汇管理制度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才有可能化解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隐含的金融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红,童恒庆,毛新娜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率与物价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通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外汇储备增长率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动态影响关系,得出结论:外汇储备增长率明显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Granger原因,而且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我国面临严重通货膨胀压力的今天,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可忽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