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1)
- 2023(13844)
- 2022(11934)
- 2021(11374)
- 2020(9327)
- 2019(21621)
- 2018(21290)
- 2017(41057)
- 2016(22040)
- 2015(24697)
- 2014(24450)
- 2013(24340)
- 2012(22358)
- 2011(20362)
- 2010(19977)
- 2009(18429)
- 2008(17937)
- 2007(15342)
- 2006(13388)
- 2005(11875)
- 学科
- 济(95889)
- 经济(95797)
- 管理(64495)
- 业(58969)
- 企(48462)
- 企业(48462)
- 方法(44185)
- 数学(39018)
- 数学方法(38684)
- 中国(25948)
- 财(23059)
- 农(23033)
- 地方(19988)
- 学(19298)
- 业经(19138)
- 贸(18553)
- 贸易(18545)
- 环境(18423)
- 易(18046)
- 农业(15524)
- 制(15115)
- 和(14905)
- 务(14664)
- 财务(14604)
- 财务管理(14586)
- 划(14208)
- 企业财务(13949)
- 技术(13791)
- 融(13654)
- 金融(13652)
- 机构
- 大学(319730)
- 学院(315334)
- 济(134593)
- 经济(132089)
- 管理(127300)
- 理学(111379)
- 理学院(110168)
- 研究(109072)
- 管理学(108503)
- 管理学院(107950)
- 中国(81252)
- 京(68060)
- 科学(66145)
- 财(58595)
- 所(54075)
- 研究所(49763)
- 财经(48362)
- 中心(47921)
- 农(46168)
- 业大(44709)
- 经(44292)
- 北京(43461)
- 江(42223)
- 经济学(41624)
- 范(41355)
- 师范(41039)
- 院(39890)
- 经济学院(37763)
- 财经大学(36403)
- 农业(36202)
- 基金
- 项目(221621)
- 科学(176028)
- 基金(164133)
- 研究(162206)
- 家(143151)
- 国家(142042)
- 科学基金(122352)
- 社会(104954)
- 社会科(99655)
- 社会科学(99628)
- 基金项目(87300)
- 省(82740)
- 自然(78907)
- 自然科(77061)
- 自然科学(77044)
- 自然科学基金(75658)
- 教育(73072)
- 划(70811)
- 资助(67545)
- 编号(64466)
- 成果(51594)
- 部(50265)
- 重点(49395)
- 发(47327)
- 创(45702)
- 国家社会(44234)
- 课题(43567)
- 教育部(43309)
- 创新(42680)
- 科研(42216)
- 期刊
- 济(139790)
- 经济(139790)
- 研究(94349)
- 中国(53952)
- 学报(48129)
- 科学(45891)
- 管理(45139)
- 财(42143)
- 农(40938)
- 大学(36499)
- 学学(34309)
- 教育(30909)
- 农业(29519)
- 技术(25268)
- 融(25077)
- 金融(25077)
- 经济研究(23594)
- 财经(23345)
- 业经(20794)
- 经(19955)
- 问题(18601)
- 贸(16546)
- 图书(16462)
- 业(15810)
- 技术经济(15559)
- 资源(15222)
- 理论(15085)
- 科技(14922)
- 世界(14719)
- 国际(14670)
共检索到449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超凡 周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呈增长趋势,对中国经济和环境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不断增强。FDI在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助推作用的同时,是否带来环境负效应值得关注。本文在分析FDI环境效应传导路径基础上,利用中国3 0个省市2007-2012年数据,构建经济计量模型,研究FDI的环境效应并发现:FDI对中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进一步对东中西部的区域环境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引进FDI对东中西部地区均产生环境正效应,对东部地区的正效应最为显著,西部次之,中部最弱;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与技术投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具有差异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叶 贺培 林发勤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FDI的环境效应研究成为近些年的热点。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论,有关实证研究的结论也相悖不一。为何会出现差异化的研究结论?本文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探究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元分析方法的结果显示,在实证研究中,数据的时间段、环境规制控制变量等是导致相悖研究结论的重要因素,且存在着发表偏倚现象。此外,我国FDI环境效应的研究在地区和企业异质性、门槛效应等方面均存在着改进与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效应 元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于峰 齐建国
受Jie HE(2006)研究的启发,本文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在1997-2004年间除西藏以外我国29个省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础上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FDI存量诱致的经济规模扩张和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环境效应均为负面的,而其诱致的技术转移带来的环境效应为正面的,但FDI存量的总体环境效果则是消极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力 庞辰晨
本研究基于1999-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环境效应。基于联立方程及情景模拟的结果显示:①对外直接投资对规模、结构与技术的影响机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此外,规模、结构与技术对工业污染的影响机制也同样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传导机制与终端影响的区域异质性,采用区域模型比采用全国模型更加合理;②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环境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有赢家,有输家,也有许多地区输赢参半。其中,受益地区往往为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华东),受损地区往往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东北)。然而,赢者,其受益机制各有不同;输者,其受损机制也截然有异。③综合看来,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积极母国环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曾慧
本文在构建和计算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与存量FDI指标的基础上,采用1997~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环境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有明显的惯性特征,存量FDI对环境确有不利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在长期内存在。FDI环境效应的区域差异明显,短期来看,FDI对东部地区有不显著的正面影响,却无益于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长期来看,FDI对3个地区皆有不利的影响,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本文通过收集2000-2006年中国29个省市有关技术创新和FDI的面板数据,比较FDI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外溢效应大小,并就区域溢出效应不同作了理论分析。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的FDI技术溢出问题,提出有效提高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区域比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尹元元
基于集聚的空间属性,将检验环境污染与产业集聚之间关系的经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扩容为空间结构,同时构建起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之间的二次曲线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工业废气污染分别与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构成U形曲线,置换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结果具有稳健性及统计显著性;(2)两条U形曲线将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的环境效应分为三个阶段,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程度低时缓解污染、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程度适中时环境效应不确定、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程度高时加重污染;(3)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目前FDI在中国的集聚有利于污染减排。为此,需改变政绩考核体系,杜绝"向底线赛跑"的引资模式,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引导外资合理布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赶顺 李惠茹
目前,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问题,随着投资动机与引资目标的变迁而日益突出。所以,需要转变研究视角,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作为今后选择性利用外资的前提;同时,引导FDI运用统一的环境标准,减少对东道国的环境污染,使外资真正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现代化中发挥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惠茹
长期以来投资东道国所关注的是外商直接投资的财富增长效应,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进入。目前,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问题,随着投资动机与引资目的的变迁而日益凸显,并开始进入跟踪研究视野。所以,需要转变研究视角,把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纳入国际直接投资经济效应分析之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丰
以工业废气排放量作为环境质量指标,基于我国1992~2010年工业行业数据,利用计量回归方程,建立分析模型,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收入效应为负,对我国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均为正。但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呈负面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石涛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持续扩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9~2004年度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测度。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每增加1%,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0.358%。进一步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特征相一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王东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非常显著,但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带来的环境效应也十分明显。以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造成环境污染的程度有较大差异。从统计上看,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管制力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中西部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随着环境管制力度的增强而显著减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雪芬 解新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FDI流入量逐年增长,FDI在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市环境恶化现象的出现,FDI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较大关注。部分投资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FDI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而部分省市盲目吸引FDI的引资政策也忽视了部分FDI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何协调FDI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FDI 环境保护 清洁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丽英 王丽娜
对湖南省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借鉴JIEHE的分析方法,对湖南省FDI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不是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但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湖南省的环境质量且FDI存量诱致的经济规模扩张和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环境效应均为负面的,而其诱致的技术转移带来的环境效应为正面的,FDI存量的总体环境效果是消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