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2)
2023(5542)
2022(4441)
2021(4389)
2020(3664)
2019(8535)
2018(8192)
2017(15593)
2016(8213)
2015(9169)
2014(8932)
2013(9016)
2012(8402)
2011(7861)
2010(7627)
2009(7261)
2008(7275)
2007(6077)
2006(5457)
2005(5065)
作者
(22650)
(18963)
(18890)
(18109)
(12038)
(8960)
(8546)
(7302)
(7243)
(6581)
(6411)
(6296)
(6146)
(6038)
(5902)
(5874)
(5563)
(5423)
(5381)
(5051)
(4657)
(4544)
(4450)
(4355)
(4197)
(4188)
(4062)
(3820)
(3776)
(3728)
学科
(41140)
经济(41108)
管理(22049)
(21199)
方法(19767)
数学(18628)
数学方法(18493)
(16181)
企业(16181)
中国(13676)
(10833)
(10090)
贸易(10085)
(9952)
(8902)
(7229)
(6714)
财务(6691)
财务管理(6686)
(6675)
金融(6675)
关系(6570)
企业财务(6466)
(6462)
银行(6458)
(6277)
业经(6156)
(6072)
农业(5795)
(5479)
机构
大学(124423)
学院(120057)
(63639)
经济(62871)
研究(46555)
管理(45522)
理学(39401)
理学院(38998)
管理学(38558)
管理学院(38348)
中国(37141)
(27756)
(26289)
科学(24104)
(22750)
财经(22741)
经济学(21967)
(21126)
研究所(20682)
中心(19900)
经济学院(19853)
北京(17400)
财经大学(17283)
(16460)
(16417)
(14651)
业大(14349)
科学院(14152)
(14065)
师范(13969)
基金
项目(79631)
科学(64533)
基金(63013)
研究(57313)
(55310)
国家(54960)
科学基金(47115)
社会(40866)
社会科(39102)
社会科学(39089)
基金项目(32108)
自然(28998)
自然科(28410)
自然科学(28404)
自然科学基金(27959)
资助(27129)
教育(25908)
(25638)
(23254)
(20298)
编号(20274)
中国(19593)
国家社会(19088)
教育部(17938)
重点(17935)
(16761)
成果(16617)
人文(16551)
(15974)
大学(15752)
期刊
(64396)
经济(64396)
研究(40029)
中国(21634)
(20490)
管理(17654)
科学(16917)
学报(16739)
(14624)
大学(13558)
学学(12812)
(12436)
金融(12436)
经济研究(12387)
财经(12139)
(11298)
国际(10642)
(10607)
农业(10578)
世界(9729)
问题(9239)
技术(9014)
教育(7705)
业经(6991)
(6726)
技术经济(6638)
统计(6355)
(5361)
(5254)
贸易(5254)
共检索到180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聂名华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实际利用FDI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的数量和质量差异,这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不利于发挥中西部的区位优势。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利用FDI规模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质量和效率差异及省际差异,发现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的形成,包括集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成本因素、产业级差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和区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FDI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刚  
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主要指标,基于省域空间单元,采用地理集中度指数、泰尔指数和传统与空间的马尔可夫链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和地理空间性视角来探析1985-2013年期间中国30个省域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动态时空演变过程、格局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呈现高度集中向渐进式扩散转移的趋势,并呈现出高水平和低水平两大稳定性较强的趋同俱乐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类型的空间转移与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距密切相关,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距越小,发生转移的概率越大,反之亦然;邻域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明显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类型的演变,地理邻近效应在低水平、中低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光慧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在讨论造成这种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中,一般认为人均GDP、产业集聚度、劳动力成本、政府投资对其影响显著。本文中选择了1992-2005年之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和《对外投资报告》(各年度)整理而成],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均旭  江奇  
本文将地区间劳动力的差异从价格、数量、质量和异质性四个维度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特别是用数量、质量和异质性三个维度揭示地区内部的结构特征,构建了一个基于劳动力的FDI区位选择模型,并对2009年我国的分省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对FDI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减少地区内部的劳动力异质性的途径产生的,地区内劳动力的异质性与FDI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则有利于缩小劳动力的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永齐  
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技术含量的提高,FDI对于投资地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与此相适应的是人力资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性日趋提高,并对FDI的流向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我国1992~2001年沿海10省市的相关数据分析认为,一个地区产业集中度的高低显著影响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跨国公司决定向一个地区投资后往往选择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集中度高的行业作为投资方向,且只有当该地区的产业集聚优势与外资的比较优势相一致时,外资才会进入。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郑展鹏  
文章通过构建Theil系数、区位熵等指标体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来源分布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差异在三大区域中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最小。从Theil系数的分解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三大区域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均处于不断下降的发展态势,并且组内差异的贡献率高于组间差异。从区位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处于最领先地位,而湖北、贵州处于落后地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荣添  林峰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FDI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但FDI(ForeignDirectInvestment)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分布极不均衡。本文采用PanelData分析方法,选取1986~2003年全国各省份的历史统计数据,分别建立各时期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PanelData模型,对相应可能影响FDI区位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我国决策各地区引进FDI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芳  
以中国14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描述以及信息熵和均衡度的测算分析了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状况;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探讨了产生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较为不平衡;但随着时间推移,东部地区的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向中部地区转移。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吸收农业外资相对滞后与其自身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弱、对外开放力度不够以及人力资本匮乏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伟  
目前大多数关于中国FDI区位决定的实证研究都是建立在双边框架上,考虑FDI的类型并从空间效应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在"第三方效应"理论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1998~2007年间中国31个省区FDI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流入中国的FDI以复合垂直型为主导,"第三方效应"显著影响了FDI的地区分布,一个省区所吸引的FDI会受到周边省区FDI流入以及其他不可测因素的影响。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都有利于吸引FDI,高工资、低市场化程度和过多政府干预对FDI的进入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所尝试的人力资本变量与FDI流入之间没有发现统计上显著的联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田涛  
本文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东道国划分为经济发达国家、资源丰裕类国家、新兴经济体及其他不包含资源丰裕类的发展中国家等3类,在使用2003~2011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O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国别差异。研究表明,影响我国OFDI对资源丰裕类国家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双边的经济总量以外,我国与东道国之间经贸往来的稳定性也是决定我国投资于资源丰裕类国家的重要因素;我国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以突破与规避贸易壁垒以及开拓新市场为主要目的,运输成本、东道国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影响我国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为东道国的投资自由程度及对外开放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晶  武娜  
本文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投资动机和东道国要素禀赋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区位影响存在差异:如果东道国战略性资产充裕,两国间知识产权保护差异越大,对中国的OFDI越有吸引力;如果东道国能源资源充裕,两国间知识产权保护差异越小,对中国OFDI吸引力越大;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提升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蒋伟  赖明勇  
以2006年中国大陆24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进行实证研究。对全国城市分析的结果发现:除了劳动力素质、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以及集聚经济以外,空间相关性也是影响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吸引的FDI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区位条件,还与周边城市的FDI正相关;劳动力成本在区位决定中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地区的分析发现,FDI在东、中、西部城市的区位选择具有明显的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建绩  楚永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更高层次的标志。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指出东道国各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有较大的差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刘勇  
本文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易初莲花、乐购六大跨国零售企业作为分析样本,对中国市场上零售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区位选择受地区商业整体发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受当地消费能力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根本不受当地商业竞争程度的影响。文章提出,整体经济环境好、商业较为发达、消费潜力大且零售竞争相对不太激烈的中西部地区将成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市场,而只有对目标市场整体经济环境及商业发达程度、消费潜力及零售市场竞争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才能为成功的跨区域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本文利用2002—2011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考察了工资水平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变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偏向于工资水平高的地区,并不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成本不再敏感,而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倾向于流入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已经开始从利用廉价劳动力逐步向占领国内市场转变;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集聚效应、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和政府行为等,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不同特征,且存在较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