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4)
2023(11372)
2022(9551)
2021(9063)
2020(7872)
2019(18186)
2018(17732)
2017(33751)
2016(18534)
2015(21114)
2014(20554)
2013(20708)
2012(19616)
2011(17978)
2010(18163)
2009(17239)
2008(17611)
2007(15892)
2006(13749)
2005(12466)
作者
(54664)
(46127)
(46076)
(43910)
(29338)
(22070)
(20877)
(17768)
(17313)
(16237)
(15943)
(15481)
(14843)
(14764)
(14635)
(14300)
(13761)
(13594)
(13430)
(13335)
(11514)
(11287)
(11224)
(10537)
(10439)
(10405)
(10244)
(10017)
(9412)
(9212)
学科
(81518)
经济(81442)
管理(53011)
(52718)
(42931)
企业(42931)
方法(38196)
数学(33900)
数学方法(33608)
中国(23537)
(21471)
(20796)
(17921)
(17615)
贸易(17607)
(17166)
技术(15797)
业经(15684)
(15436)
(13731)
银行(13693)
农业(13640)
(13394)
金融(13391)
地方(13354)
(13195)
财务(13176)
(13173)
财务管理(13147)
企业财务(12539)
机构
大学(278754)
学院(273220)
(121333)
经济(119174)
管理(102151)
研究(100623)
理学(87899)
理学院(86836)
管理学(85373)
管理学院(84841)
中国(77101)
科学(60452)
(59513)
(55263)
(52073)
研究所(47603)
(46956)
中心(44713)
财经(44243)
(40341)
(40152)
业大(39410)
经济学(39137)
北京(38128)
农业(37184)
(36097)
师范(35772)
(35757)
经济学院(35454)
财经大学(32939)
基金
项目(179329)
科学(142023)
基金(133232)
研究(128876)
(117570)
国家(116682)
科学基金(98478)
社会(83815)
社会科(79527)
社会科学(79503)
基金项目(69984)
(66394)
自然(62946)
自然科(61561)
自然科学(61537)
自然科学基金(60502)
教育(58761)
(57967)
资助(54731)
编号(49763)
成果(41754)
(41660)
重点(41341)
(39097)
(38740)
创新(36949)
国家社会(36041)
教育部(35560)
科研(34859)
课题(34724)
期刊
(129632)
经济(129632)
研究(83864)
中国(52019)
学报(44635)
(42518)
科学(42040)
(41710)
管理(37073)
大学(33303)
学学(31298)
农业(28290)
教育(25841)
(25714)
金融(25714)
财经(22506)
经济研究(22227)
技术(21916)
(19439)
业经(18193)
问题(17868)
(17530)
(17007)
国际(16023)
世界(15091)
技术经济(15036)
统计(13265)
(13174)
科技(12791)
理论(12119)
共检索到409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樊增强  
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蜂拥而至 及研发中心设置速度加快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地区总部和具有地区总部职能的投资性公司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在北京,具有跨国公司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已达110多家;在上海,已有25公司建立了地区总部,有14家企业建立了具有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现在上海的外商办事处已有1500多家,一旦条件成熟,许多办事处会迅速升级为地区总部。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调查结果,有92%的跨国公司已经计划近几年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跨国公司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怡  彭程  
在梳理中国历次税收"国民化"改革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历次税收改革可能对中国外商投资产生较大影响的改革事件。并以具有较大影响的企业所得税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对象,以2002~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企业所得税改革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对外商投资规模、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外商投资区域结构和外商投资来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税收改革并没有抑制外商投资规模;税收改革能对产业结构产生调整作用;税收改革会导致税率上升区域的外商投资增长放缓;税收改革并没有导致"假外资"的大量撤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可  王维  陈仪  
文章对经典文献中的关税决定与外商投资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进行了扩展,引入了内生外商投资决定机制。通过MATLAB模拟出特定数值参数下博弈的均衡解并对均衡解的性质进行讨论,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均衡的贸易保护水平与外资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的命题,而均衡解是高水平均衡还是低水平均衡则取决于该行业的特定行业参数,正是这些行业特定参数的差异导致了现实中复杂的贸易保护结构和外商投资水平。为了检验由模型所得出的命题,文章利用中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对理论模型的结论给予了支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房汉廷  
外商投资效应分析房汉廷一、资本移动与产出乘数1.资本流人与经济增长资本以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进人受资国,对该国经济增氏所起的作用,首先是看它对全社会总需求的拉动能力,这种拉动能力越强,所形成的国民收入增长份额越大。据有关专家测算,外商投入1美元于中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伍红  
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具有鲜明的特征,与之相对应,外商投资企业内部交易也呈现出与企业进出口顿高度相关、与国际避税地联系密切、内部交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文提出了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内部交易税收制度的路径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慧  张威  
自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以来,为配合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立法机关颁布多部鼓励外商投资的法律,国务院和外商投资主管机关也发布了多项行政法规和数量庞大的部门规章。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缔结了一大批国际经贸条约。目前,中国基本形成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并能保护国家利益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随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构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外商投资领域呈现出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健  
从总体上看,我国外资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1)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相对不足,1979—1992年,实际使用金额累计311.5亿美元,占同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左右;(2)投资结构不合理,项目规模小型化;(3)发展不平衡,80%的外资来源于香港、台湾、澳门。本文从我国外资企业总量、结构、规模、地区分布和外资企业集中东部沿海地区,80%的外资来源等方面,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分析。 一、总量及发展因素分析 1.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对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表1)。 1980年5月1日,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登记注册,揭开了我国发展外资企业的序幕。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郝红梅  
近年来,随着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不断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出口额迅速增长,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已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对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海关统计,1998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湘永  
韩国外商投资环境简析陈湘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自70年代以来,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过1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0年的253美元直升为1994年的8470美元,预计1995年经济仍将保持7.0─7.5%的高增长速度。自...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裴长洪  
最近几年,中国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明显上升,外商经营的独资化倾向加强,自由港成为外资主要来源地,来华外商投资在全球直接投资流量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理论上分析,外商独资化透露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技术水平正在提高的信息,从而更需要从内部转让先进技术,外资较多流向金融和房地产业以及自由港外资流入的迅速增加,不仅是为了获取"通货溢价"的利益,也有组合投资的风险控制因素,并不完全是"热钱"。尽管中国的储蓄率已经很高,但全球价值链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积极吸引外资,才能集合全球优势要素,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并提升竞争力。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正确理解是中国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要认识前提。未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招商引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界共识。去年以来,我国进一步放宽外商教资领域,制订了诸多有利于吸收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新的外商投贡方式得到尝试,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增加。此文总结了目前外商投资的基本态势,提出了外商投资“热”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诸如开发区过热、行业管理、投入资本、逃税避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管理等。并从管理体制、经济政策、调控手段等各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为加快吸收外商投资,引导外商投资健康发展,作者就开发区建设,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方法、手段、优惠政策的制定,财务监督及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晓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取代原有外资"三法"成为现今我国外商投资管理的基础性法律。本文从国民待遇原则、外资促进和保护、竞争中性、国家安全审查及配套措施五个重要问题出发,探析了《外商投资法》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宗卉  鲁明泓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本文采用经验分析方法 ,运用 Pancl Data模型检验了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税收优惠政策是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流向的主要因素 ,这些政策基本实现了在特定的时期将外资引向特定地区的政策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