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7)
- 2023(17971)
- 2022(15201)
- 2021(14255)
- 2020(12158)
- 2019(27967)
- 2018(27683)
- 2017(53247)
- 2016(29050)
- 2015(32595)
- 2014(32454)
- 2013(32398)
- 2012(29587)
- 2011(26665)
- 2010(26718)
- 2009(25361)
- 2008(25367)
- 2007(22482)
- 2006(20023)
- 2005(18314)
- 学科
- 济(126125)
- 经济(125946)
- 业(104169)
- 管理(98485)
- 企(91568)
- 企业(91568)
- 方法(58361)
- 数学(48408)
- 数学方法(47793)
- 财(38259)
- 农(36448)
- 业经(33880)
- 中国(33347)
- 制(27246)
- 务(26335)
- 财务(26255)
- 财务管理(26220)
- 农业(25074)
- 企业财务(24914)
- 贸(23059)
- 贸易(23045)
- 易(22466)
- 学(22045)
- 技术(21540)
- 理论(21469)
- 和(21354)
- 地方(20840)
- 划(19768)
- 体(19614)
- 银(19133)
- 机构
- 大学(422723)
- 学院(421921)
- 济(179368)
- 经济(175955)
- 管理(170018)
- 理学(146716)
- 理学院(145200)
- 管理学(142770)
- 管理学院(142001)
- 研究(140065)
- 中国(109000)
- 京(90078)
- 财(84965)
- 科学(82735)
- 所(69987)
- 财经(67552)
- 农(66431)
- 研究所(63089)
- 中心(62240)
- 江(61606)
- 经(61465)
- 业大(59891)
- 北京(57409)
- 经济学(54512)
- 农业(51913)
- 范(51557)
- 师范(51125)
- 院(50500)
- 财经大学(50209)
- 州(49104)
- 基金
- 项目(278196)
- 科学(221000)
- 基金(205125)
- 研究(204806)
- 家(177609)
- 国家(176136)
- 科学基金(152781)
- 社会(131862)
- 社会科(125116)
- 社会科学(125082)
- 基金项目(107604)
- 省(106125)
- 自然(98558)
- 自然科(96325)
- 自然科学(96305)
- 自然科学基金(94598)
- 教育(93389)
- 划(88844)
- 资助(85920)
- 编号(82044)
- 成果(67057)
- 部(62754)
- 重点(61567)
- 创(58941)
- 发(58167)
- 课题(55981)
- 国家社会(54857)
- 创新(54522)
- 教育部(54474)
- 制(53453)
- 期刊
- 济(199522)
- 经济(199522)
- 研究(128395)
- 中国(80492)
- 财(67744)
- 管理(67061)
- 农(61811)
- 学报(61770)
- 科学(59191)
- 大学(48034)
- 学学(45423)
- 农业(42635)
- 教育(41001)
- 融(38636)
- 金融(38636)
- 技术(37068)
- 财经(34129)
- 业经(31830)
- 经济研究(31783)
- 经(29263)
- 问题(26175)
- 业(24198)
- 技术经济(22829)
- 贸(21885)
- 世界(20144)
- 现代(20016)
- 统计(19989)
- 国际(19672)
- 理论(19615)
- 科技(18999)
共检索到631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光明
近年来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制造业正受到国内各类成本提高、国外贸易壁垒增加的双重压力,除了进行国内区位转移之外,亟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贸易顺差并规避贸易壁垒。笔者聚焦于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利用2006—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省份制造业工资成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密度等6个指标是影响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制造业国内区位转移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0—2017年以上对应指标组合的绝对值与变化趋势,发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是目前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制造业较为合适的对外投资区位,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等8个国家是当前最具投资潜力的重点投资目标国;基于此,笔者认为政府与相关机构应积极出台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并与潜在重点投资国签订更为广泛的经贸合作协议,鼓励并帮助中国企业顺利进行外向型劳动密集制造业对外投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薛求知 帅佳旖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中区位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事关投资成败与资源配置效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容易忽略企业间的差异,而特定东道国的投资经验比一般性国际化经验更具有针对性,所产生的知识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根据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基于2001—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区位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探索对外直接投资中制度距离、东道国直接和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的关系发现,制度距离降低企业进入东道国的意愿,企业倾向于选择制度距离更小的东道国;企业自身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经验可提高企业再次进入意愿,并减弱制度距离的负向影响;企业既可通过自身经验积累知识,也可通过向其他在东道国的中国企业学习,提高该区位的吸引力,但因学习效应与竞争效应并存,东道国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之间呈"倒U型"关系。鉴于制度距离的影响因企业而异,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布局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东道国。对于制度距离大的发达国家,企业可在充分考虑竞争效应的前提下,通过向其他中国企业学习模仿,降低进入风险;对于制度距离小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应借助企业在母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或既有海外分支机构经验,逐步培育国际化经营能力,完善在东道国的布局,减少外来者劣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刊秉承"前沿性、前瞻性、开拓性、科学性"的学术精神,欢迎10000字左右的有信息增量的理论文章,尤其欢迎5000字以下的精悍之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祥进 杨东宁 徐敏亚 雷明
在"用工荒"已经出现并将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面临其特有的"生产力困境"。追求高度分工的运营策略虽然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也使企业变得脆弱且反应迟钝,难以应对"用工荒"的挑战。本文尝试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寻找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对大样本(N=1185)企业员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员工感知到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能有效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同时提高其工作绩效;而且当企业采用高度分工策略时,上述关系变得更强。员工离职率的降低能有效提升企业应对"用工荒"的能力从而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将有助于改善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因此,我们认为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袁富华
数据分析显示,立足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无论是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以就业增长为重要目标的新兴主导产业”,其出口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没有呈现出显著的一致性。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的比较优势策略持续到今天,其拒绝劳动力增加的趋势开始显现,中国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值得重新思考。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出口 就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崔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轶
基于要素构成与技术进步偏向之间的关联机制,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近年来是否保持"劳动密集"进行了阶段评估。结合行业数据研究发现:尽管在1994年后进入加速资本深化过程,但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保持了相对的劳动要素密集特征,其技术进步也呈现显著的资本偏向,偏向程度在部分年份甚至高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资本深化并非技术进步偏向的"内生"结果(GranGer),反而是"外生"因素驱动的资本深化引致了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导致该类产业在要素和技术两个方面持续偏离"劳动密集",因而要重点控制加剧资本深化的"外生"因素,并针对性调节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章铮 谭琴
本文运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出现“民工荒”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职工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效率的追求,导致其职工的年轻化。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为当地主要产业的地区,这种“青年型”的职工年龄结构会导致很大一部分35—55岁的民工找不到工作,从而不得不回乡。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青年型”用工年龄结构以及民工对此采取的对策,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职工年龄结构 民工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戴泉
文章选取截至2014年末838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境内主体设立的994家境外企业为样本,以反映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以及制度因素为主要考察变量,并综合考虑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农产品贸易、东道国通讯能力等因素,选择12个自变量,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及潜力均对吸引中国农业投资具有很大的影响;东道国经济和法律制度的质量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决策具有显著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铁军 刘传哲
本文从23个国家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三方面选取了11个变量,通过对截面数据的逐步回归,筛选出了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合理的区位选择路径。结论为: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GDP、外资政策、与中国的贸易联系、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中国能源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应首先考虑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的东道国;其次,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减轻企业获取能源开采经营权的阻力;最后加强与东道国沟通,争取有利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
能源企业 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戴泉
文章选取截至2014年末838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境内主体设立的994家境外企业为样本,以反映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以及制度因素为主要考察变量,并综合考虑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农产品贸易、东道国通讯能力等因素,选择12个自变量,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及潜力均对吸引中国农业投资具有很大的影响;东道国经济和法律制度的质量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决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政治制度质量则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东道国的农业外资开放度、农产品贸易依赖度、通讯能力以及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也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在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的区位分布既有共性影响因素,也有差异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靖宸
基于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比较优势动机的关系,使用2015年中国制造业内25个细分行业对5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截面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同时受到比较优势动机和市场准入动机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寻求型动机;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区位选择总体上符合比较优势动机,未出现偏好逆转的情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申 易苗 王雨
中国制造业行业的FDI与外包具有提高中国制造业劳动需求弹性的作用,这一影响是通过替代效应与产出效应两条渠道实现的。FDI流入与外包可能通过提高劳动需求弹性对中国制造业部门劳动者产生较大压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万刚
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何去何从的发展问题成为困扰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围绕已有的研究文献,从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存在必要、国别比较、影响因素、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等不同角度系统梳理了学术观点的相关内容,在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探寻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发展的研究空间和发展趋势,以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空心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俊智 武友德 陈俊营
首次尝试构建一个具有嵌套性、循环性及连续性的多主体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演化分析框架,设计出从国家层级刻画网络初始形态、行业层级识别网络变化规则及企业层级模拟网络演化路径的仿真流程,并将其运用于分析澜湄五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嵌入过程。结果发现,当前澜湄五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初始形态呈现显著的等级性,生产关联变动呈现物流、人流、技术流、资金流等差异,演化进程中网络呈现层次模块属性。结合仿真结果,提出提升澜湄五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嵌入程度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