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4)
2023(14841)
2022(12815)
2021(11938)
2020(9967)
2019(23082)
2018(22764)
2017(44538)
2016(23624)
2015(26661)
2014(26461)
2013(26684)
2012(24755)
2011(22552)
2010(22352)
2009(20811)
2008(20085)
2007(17399)
2006(15493)
2005(14022)
作者
(68205)
(56714)
(56446)
(53904)
(36434)
(27070)
(25597)
(22274)
(21612)
(20207)
(19453)
(19252)
(18026)
(17970)
(17656)
(17479)
(16833)
(16222)
(16200)
(16083)
(14138)
(13914)
(13576)
(12836)
(12775)
(12654)
(12338)
(12081)
(11407)
(10981)
学科
(118170)
经济(118047)
管理(67865)
(63363)
(51382)
企业(51382)
方法(50231)
数学(44479)
数学方法(44139)
中国(29144)
(26410)
(25574)
地方(24218)
(22490)
业经(22447)
(20763)
贸易(20752)
(20080)
(18133)
农业(18102)
环境(16417)
(16170)
(16007)
金融(16006)
(15543)
银行(15501)
(15410)
财务(15348)
财务管理(15319)
地方经济(14966)
机构
大学(349530)
学院(344430)
(155339)
经济(152509)
管理(136729)
研究(121760)
理学(118612)
理学院(117288)
管理学(115571)
管理学院(114955)
中国(92048)
(74310)
科学(70956)
(69069)
(60730)
财经(55890)
研究所(55183)
中心(53069)
(51051)
(50839)
经济学(49015)
(47718)
北京(47701)
业大(47569)
经济学院(44100)
(43969)
(43748)
师范(43637)
财经大学(41749)
农业(39574)
基金
项目(232167)
科学(183902)
基金(172206)
研究(170658)
(149305)
国家(148140)
科学基金(127533)
社会(111531)
社会科(105903)
社会科学(105877)
基金项目(90744)
(86209)
自然(80980)
自然科(79079)
自然科学(79062)
自然科学基金(77707)
教育(76836)
(73073)
资助(71868)
编号(67300)
成果(54870)
(53057)
重点(51461)
(49730)
(47457)
国家社会(47119)
教育部(46173)
课题(45877)
人文(44770)
创新(44366)
期刊
(169897)
经济(169897)
研究(108853)
中国(61975)
学报(51120)
(50947)
管理(50617)
科学(48670)
(45536)
大学(39220)
学学(37007)
农业(31844)
教育(31694)
(31485)
金融(31485)
经济研究(29049)
财经(28549)
技术(28319)
(24474)
业经(23920)
问题(22090)
(19311)
技术经济(18586)
世界(17858)
国际(16778)
(16760)
理论(16733)
图书(16042)
统计(15876)
现代(15296)
共检索到511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雪军  邢自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利用外债的规模在迅速膨胀,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外债余额达到2979.44亿美元,外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外债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国经济增长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在短期和长期的均衡中,它是如何进行动态调整的,本文从实证分析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长辉  
外债是通过三个渠道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的,这三个渠道是:投资渠道、国际收支渠道和财政收支渠道。 首先,外债通过影响社会总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在我国年底社会总投资中包括四个部分:财政预算内投资、银行贷款投资、自筹投资、外资投资。利用外资主要包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利用国外贷款。可见,利用国外贷款是影响我国总投资的重要因素。 其次,外债既是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重要内容,又是影响经常项目的重要因素。外债直接影响我国进口总额,原因是进口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与外债有关的。例如,买方信贷的取得就直接增加进口;商业贷款一般是通过国际招标投标使用的,如果外方中标,进口就不可避免;政府信贷一般也是以进口债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长辉  
外债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姚长辉一、外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外债是通过三个渠道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的,这三个渠道是,投资渠道、国际收支渠道和财政收支渠道。首先,外债通过影响社会总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在我国年度社会总投资中包括四个部分,财政预算内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顺兰  潘勇辉  王杨  
文章运用1985~2007年的数据,建立了3组VAR模型系统,采用了Johansen法对各变量进行了协整检验,进一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外债风险指数是经济增长率的长期原因;其他贷款和长期贷款偿债率和债务率是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永潇  田新民  
本文将外债变量引入生产函数模型,以中国1985—2012年经济变量数据为样本,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框架下研究了中国外债与国民经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民经济总产出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外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债融资可以有效促进短期经济增长,但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外债的还本付息不利于短期经济增长,但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唐莉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债能否促进经济长期增长是其存在与否的根本依据。基于OECD中5个国家1991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从短期看,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稳定;而从长期来看,公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自2009年希腊等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后,政府债务风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依据AK模型的推演得知,外债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应满足:Q/RL>as,通过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债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外债对我国经济增长仍然存在正向作用,但是作用很小。政府未来的政策应该要更倾向于引导外债转向投资领域,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外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永平  祝接金  
以经济增长较快的东南沿海四省市为对象,实证研究其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四省市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率的作用远远较投资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且上海和广东的经济增长和投资之间还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除上海外,其他三省的投资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但不是非常显著。因此可认为,改革期间稳步提高的投资率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这不仅反映出普遍存在的投资效率和效益不高的事实,说明有必要采取措施以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还暗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首先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在此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文  徐静  
近年来,我国外债余额逐年快速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本文借鉴理论界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将外债的技术溢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检验外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经验研究表明,外债、人力资本、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数量与技术进步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外债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都很明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新华  何雅菲  
采用1997~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文章考察了家庭债务、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与消费以及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是影响消费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消费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时,经济增长是引起家庭债务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消费金融市场建设,合理控制全社会的家庭债务规模,使家庭债务规模的扩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居民应该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结构,加强家庭债务风险管理意识,最终实现效用最大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凤  金克琴  
本文根据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国内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刺激消费特别是占总消费比重较大的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国应转变一直以来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消费率,实现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迎春   张建伟   刘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永琦  裴祥宇  
经济结构调整及减少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依赖已成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角度对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1991~2011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行业地研究了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相应结论和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汤光华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是处于就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联系,本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