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4)
- 2023(17196)
- 2022(14492)
- 2021(13483)
- 2020(11419)
- 2019(26476)
- 2018(26022)
- 2017(49856)
- 2016(26831)
- 2015(30688)
- 2014(30374)
- 2013(30249)
- 2012(27810)
- 2011(25205)
- 2010(25274)
- 2009(23589)
- 2008(23172)
- 2007(20317)
- 2006(17845)
- 2005(15991)
- 学科
- 济(129324)
- 经济(129202)
- 管理(75742)
- 业(70763)
- 企(57439)
- 企业(57439)
- 方法(55910)
- 数学(50199)
- 数学方法(49471)
- 中国(32422)
- 财(32279)
- 农(30144)
- 地方(26517)
- 业经(24376)
- 学(24223)
- 贸(22706)
- 贸易(22694)
- 税(22287)
- 易(22058)
- 税收(20817)
- 收(20642)
- 制(20508)
- 农业(20209)
- 和(18098)
- 环境(18019)
- 务(17959)
- 财务(17894)
- 财务管理(17852)
- 理论(17444)
- 融(16906)
- 机构
- 学院(389293)
- 大学(389119)
- 济(172731)
- 经济(169542)
- 管理(149283)
- 研究(134088)
- 理学(129264)
- 理学院(127825)
- 管理学(125434)
- 管理学院(124702)
- 中国(102058)
- 京(81367)
- 科学(80232)
- 财(80011)
- 所(67596)
- 财经(63292)
- 研究所(61260)
- 农(60610)
- 中心(60569)
- 经(57519)
- 江(56940)
- 经济学(54922)
- 业大(54758)
- 北京(51497)
- 经济学院(49447)
- 范(48504)
- 师范(48033)
- 院(48023)
- 农业(47463)
- 财经大学(46856)
- 基金
- 项目(259334)
- 科学(205597)
- 基金(191451)
- 研究(187067)
- 家(167522)
- 国家(166250)
- 科学基金(143029)
- 社会(121431)
- 社会科(115385)
- 社会科学(115354)
- 基金项目(99866)
- 省(99088)
- 自然(92164)
- 自然科(90113)
- 自然科学(90090)
- 自然科学基金(88501)
- 教育(86274)
- 划(84159)
- 资助(80009)
- 编号(74195)
- 成果(59924)
- 重点(58766)
- 部(58194)
- 发(56242)
- 创(53845)
- 国家社会(51792)
- 课题(50991)
- 创新(50529)
- 教育部(50225)
- 科研(50021)
- 期刊
- 济(186564)
- 经济(186564)
- 研究(118366)
- 中国(71338)
- 财(62035)
- 学报(58557)
- 管理(55151)
- 科学(54821)
- 农(53830)
- 大学(44416)
- 学学(42095)
- 农业(36770)
- 技术(35834)
- 教育(35446)
- 融(32451)
- 金融(32451)
- 经济研究(32378)
- 财经(31355)
- 业经(27123)
- 经(27034)
- 问题(24253)
- 统计(22470)
- 贸(21174)
- 技术经济(20976)
- 业(20690)
- 策(19948)
- 国际(19157)
- 世界(18754)
- 决策(18118)
- 务(17967)
共检索到577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元生 张苏皖 李建军
基于生产地原则的增值税地区间分配方式造成地区间税收分配不公,加剧地区间税收竞争、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发展格局构建。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国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刻画了增值税在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分配机制,对由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的分配机制改革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发现:增值税横向分配由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的改革会显著改善各地区人均增值税收入的不平衡,缩小各地区的财力差异;在完全消费地原则下,相对基准情景,总消费最高增长2.25%,GDP最高增长0.98%;上海等8个地区在四种增值税横向分配机制改革方案下GDP变化率为负,但湖南等大部分地区能从改革中受益,因此改革能促进总体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为构建兼顾生产地和消费地贡献以及利益的地区间增值税横向分配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治文 白家瑛 郭静
本文基于我国2004~2013年31个省份增值税税收税源背离额和背离率的测度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多为增值税净转入地区,中部地区多为增值税净转出地区。发展趋势上,增值税的净转入地区和净转出地区的失衡程度逐年加深,且净转出地区失衡增长速度快于净转入地区失衡增长速度。PVAR模型对增值税背离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增值税税收税源的背离,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有不利的影响,并提出了缓解增值税横向分配失衡政策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分配失衡 统计分析 PVAR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绮爽 王宝顺
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但其价值归属模糊、跨区域即时交易的特征对我国现行税收分配格局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从增值税的角度,利用2007年至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区域横向税收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扩大了增值税的区域间税收差距,采用工具变量检验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通过加深地区之间的税收与税源背离,加剧了地区间横向税收分配失衡。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所属的不同要素对区域间横向税收分配失衡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其中虚拟程度越高的要素作用越大。本文为数字经济对我国横向税收分配的影响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证证据,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税制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基于政府间财政均衡而又不损坏区域竞争的财源动力机制的要求,在主张中国经济区由东、中、西"三大部"合纵连横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区域,构建均衡性横向区域公平竞争机制与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预算分配机制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常住人口统计中非真实因素剔除后标准人的假定与论证,试图为政府间人均财力均衡设计一种简便可行的均等化分配模型,做到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莹 陈恒
2019年4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进行了大规模、普惠性减税改革。其主要改革举措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水平,以及对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四大行业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两项增值税减税政策。以2018年增值税制度为参照基准,构建42部门增值税CGE模型,从税收负担、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四个方面对2019年我国增值税减税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行模拟测算。研究发现,无论是降低税率还是加计10%抵减新政的实施,均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社会需求、降低商品价格、缩小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此,现代服务等四大行业应当抓住进项税额加计抵减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期,用好用足税收优惠,以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永娜 石敏俊 李娜
本文应用多区域CGE模型,模拟分析了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碳排放许可初始分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碳排放许可采用全部拍卖并将拍卖收入返还给企业的分配方式造成的GDP损失最小,但是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2)免费发放部分采取绝对量标准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为明显,但利用这种方式改善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的成本很高;(3)免费发放部分采取强度分配标准对GDP和区域经济不平衡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是较优的碳排放许可初始分配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是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其中,横向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应对自然灾害、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加强生态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等一系列领域发挥了其独特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横向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特点(一)内涵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向财政关系,二是横向财政关系。纵向财政关系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兴伟
文章通过建立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了物流发展水平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地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对人口较少欠发达地区则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制定相应的物流管理政策,对人口较少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晓丽
笔者利用省域数据,分析了我国知识生产的空间分布差异与空间关联,并在回顾知识溢出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Griliches-Jaffe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拓展改造,改变传统的单因素投入方式为双因素投入方式,同时将影响知识生产的其他因素如贸易进口、人力资本、FDI等纳入分析,构建以经济距离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经济水平邻近的区域间存在积极的知识溢出。
关键词:
知识溢出 知识生产函数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雪松 刘明
为考察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的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影响其政策效应的约束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中国CGE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情境下降低增值税税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考虑到增值税的正确设置对科学评估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效应的重要性,本文CGE模型中采用抵扣法设置增值税。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降低增值税税率不仅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来促进消费和投资,而且还能通过改变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相对价格,重新在各部门间配置资本和劳动要素来促进产出增长。鉴于汇率、财政赤字和劳动供给等在减税效应发挥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实施减税过程中,应加强与货币、汇率等政策的协调,保持政府财政的持续性和不断扩大劳动供给。
关键词:
增值税 减税降费 宏观经济 CGE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行伟波 李善同
区域间贸易反映了中国内部区域整合和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在贸易理论中,一般采用引力模型来分析地区间贸易的模式,并且可以通过估计边界效应来分析各种难以量化的地区间贸易壁垒对区域贸易的影响。本文采取由2002年中国分省投入产出表估计出的省际贸易流量数据,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中国地区间贸易的结构以及省际边界效应。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地区间贸易的模式,同时较大的边界效应也反映了地区间贸易存在较大的本地偏好。另外,本文也估计了中国省际分行业贸易的边界效应。最后的灵敏度检验指出内部贸易距离的设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晓静
文章针对财税政策对"三农"的影响,着眼于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我国显著的区域差异及城乡差异,构建了一个多区域、多部门、多要素、多居民类型的CGE模型。此模型可以用来模拟:(1)当对农业各部门的补贴变化时,对居民收入产生的影响;(2)中央政府对地区的转移支付发生改变时,是否会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的收入,以及是否会影响产出等。
关键词:
CGE模型 多区域 居民收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安树伟 张晋晋 王彦飞
为清晰地了解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过程及机理,通过建立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期限分别是3年、2年、3年、5年、3年,且对经济增长作用分别表现为促进、促进、抑制、抑制、促进。从各期影响来看,除中部一直表现为抑制经济发展外,其他地区普遍表现为从滞后2年后对经济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之后效应逐渐减弱。所以,不同区域应该充分利用彼此间经济波动的时期差,做好相应的准备,努力克服经济波动的减损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佩颖
经济收敛文献总体上反映出一种忽视产业结构与收敛联系的趋势。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是劳动力从低效产业转向高效产业的流动过程,它会不断提高经济体的生产率,一个落后的经济体可以从滞后的产业结构变动中获得"后发优势",从而步入快速的经济增长阶段,并最终与发达经济体实现经济收敛。我国六区域在2002-2008年间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经济收敛趋势,但从产业水平上看,第一、第三产业表现出了较弱的收敛趋势,而第二产业出现了很强的反收敛趋势。基于产业结构变动视角,本文对于六区域总体与各个产业增长趋势的不一致给予解释,通过使用偏离-份额模型发现如果缺乏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六区域间总体生产率收敛速度平均每年会下降一半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郁晓 赵文伟
名义电子商务区域增值税负是区域电子商务增值税收入与区域GDP之比,根据2012—2016年的数据,计算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电子商务增值税负的塞尔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区域B2B销售额的高低与区域B2B增值税负的高低具有一定同向性关系;区域B2C增值税负高低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区域B2B增值税负总差异主要是由区内差异造成的,电子商务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对总差异的影响始终位于前列。2012—2016年间,区际B2C增值税负差异趋势呈倒V型,且大大高于区域B2B增值税负差异,而区域B2C增值税负总差异主要是由区际差异造成的,各地区内部税负差异趋向收敛。2012—2016年间区域C2C增值税负总差异变化趋势呈倒V型,区内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区域增值税负 塞尔指数 税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