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0)
- 2023(7905)
- 2022(6260)
- 2021(5914)
- 2020(4831)
- 2019(11024)
- 2018(10258)
- 2017(19835)
- 2016(9940)
- 2015(11270)
- 2014(10761)
- 2013(10939)
- 2012(10289)
- 2011(9383)
- 2010(9443)
- 2009(9281)
- 2008(8298)
- 2007(7247)
- 2006(6503)
- 2005(6256)
- 学科
- 济(48138)
- 经济(48092)
- 业(29777)
- 管理(27904)
- 融(26488)
- 金融(26488)
- 企(23738)
- 企业(23738)
- 银(23268)
- 银行(23268)
- 中国(23216)
- 行(22656)
- 方法(20782)
- 数学(19546)
- 数学方法(19493)
- 财(15818)
- 制(12779)
- 贸(12727)
- 贸易(12712)
- 易(12579)
- 中国金融(11267)
- 农(11171)
- 务(10731)
- 财务(10717)
- 财务管理(10707)
- 企业财务(10410)
- 业经(9423)
- 地方(9385)
- 体(8149)
- 农业(7882)
- 机构
- 大学(144061)
- 学院(140836)
- 济(77581)
- 经济(76487)
- 研究(53296)
- 管理(52881)
- 中国(50734)
- 理学(45003)
- 理学院(44585)
- 管理学(44249)
- 管理学院(43988)
- 财(36525)
- 京(30007)
- 财经(29275)
- 经济学(27353)
- 经(27054)
- 中心(25817)
- 所(25193)
- 经济学院(24890)
- 科学(24843)
- 研究所(22614)
- 财经大学(22347)
- 融(22163)
- 金融(21801)
- 北京(19972)
- 院(18971)
- 银(18822)
- 银行(18156)
- 江(17934)
- 人民(17640)
- 基金
- 项目(90291)
- 科学(73372)
- 基金(70926)
- 研究(68615)
- 家(60890)
- 国家(60453)
- 科学基金(52399)
- 社会(48827)
- 社会科(46794)
- 社会科学(46786)
- 基金项目(36015)
- 自然(30497)
- 资助(30023)
- 教育(29941)
- 自然科(29901)
- 自然科学(29895)
- 省(29776)
- 自然科学基金(29463)
- 划(26162)
- 编号(24875)
- 部(22641)
- 国家社会(22612)
- 中国(21971)
- 成果(20655)
- 教育部(20414)
- 重点(20372)
- 发(20061)
- 创(19463)
- 人文(19207)
- 性(18759)
共检索到227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相伟 龙小宁
"资金融通"和"贸易畅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否对后者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分别以中国金融机构境外布点和对外直接投资为例进行研究,认为母国金融机构境外布点有助于跨国企业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降低企业海外经营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以及促进企业研发创新与提高生产率等途径,促进母国企业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4年对147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和境外金融机构布点数据研究发现:中国金融机构境外布点不仅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规模,还促进了投资的企业数量;而且,其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主要促进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境外金融机构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殷朝华 郑强 谷继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金融发展视角下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现阶段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了OFDI影响中国自主创新的门槛特征。门槛回归结果表明,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的双门槛效应,即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OFDI对自主创新产生负向作用;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殷朝华 郑强 谷继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金融发展视角下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现阶段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了OFDI影响中国自主创新的门槛特征。门槛回归结果表明,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的双门槛效应,即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OFDI对自主创新产生负向作用;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到临界门槛值后,OFDI对自主创新产生正效应;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跨越更高门槛值后,这种正效应更加凸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宋学印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倍差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检验我们得出如下几点经验证据:对外直接投资(ODI)当期会降低企业加成率;ODI有显著正向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且呈现增长趋势;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型ODI具有显著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中国对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投资有显著超过平均水平的正向滞后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鹏翼 刘先敏 陈文韬
当前,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备受国内外学者及各国政府的关注。文章选取2003~2016年与中国签订BIT的132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及中国双边投资协定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BIT的签订且生效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BIT重新修订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BIT签订和BIT文本质量可能会促进中国OFDI,但未能通过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一方面要抓紧研究BIT条款设计的新趋势;另一方面,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妥善处理中美贸易摩擦,促成中美BIT的签订与生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针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提升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问题,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为2004~2007年386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找到与其可比较的对照组,运用倍差法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投资动机、投资目的国的发展水平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性;在使用不同的估计方法和替换核心被解释变量进行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海欧 刘海云
中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困境,OFDI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的重要手段,既能够使母国成为总部服务基地,又可能使其成为制造加工基地,因此,中国OFDI是否会促进母国产业升级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从出口劳动结构视角研究了发展中国家OFDI对母国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发现存在价值链转移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利用2003~2009年WIOD数据测算中国对64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劳动结构,采用OFDI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逆分工梯度OFDI导致高端环节转出,价值链转移效应为负,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出口高技术劳动占比,但负效应大于正效应,逆分工梯度OFDI抑制了产业升级;顺分工梯度OFDI的低端价值链转移效应提高了母国出口高技术劳动占比,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导致边际产业竞争优势加强,阻碍了母国产业升级,正效应小于负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徐锦强 梁晶晶
本文从受援国邻国的视角入手,使用企业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对于中国企业向受援国邻国的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表明,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受援国国内,而且还具有“延展效应”,即会促进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进行直接投资。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通过提升中国在受援国邻国中的国家形象进而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进行直接投资。本文的结论意味着,中国的对外援助在促进东道国及邻国发展的同时,也对本国企业“走出去”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毛海欧
本文通过总结FDI影响OFDI的集聚经济传导机制,构建一个含集聚经济和OFDI规模决定方程的联立方程组,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3SLS估计,对中国制造业OFDI的动力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的集聚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OFDI有着显著正向作用;收入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通过FDI的竞争效应技术溢出路径有利于实现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而实现高端制造业"走出去",而收入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通过FDI的集聚竞争加剧效应会对本土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反而不利于OFDI规模扩张;金融危机之后,在创新驱动战略导向下,中国通过FDI提升技术效率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
关键词:
FDI OFDI 集聚经济 联立方程组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如庆
理论上讲,境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众多联系渠道,对一些国家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互动关系。然而,利用1982—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考察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与境外直接投资间、进口与境外直接投资间均暂无长期的稳定关系,说明现阶段中国境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与驱动机制尚未形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OFDI对TFP的负效应有所减弱;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OFDI显著促进了TFP增长。当前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达到促使OFDI产生正向生产率溢出的水平。样本期内中国OFDI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倾向于具有较高的TFP。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飞鸣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了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使跨国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凸显;从理论上看,金融机构跨国投资也符合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一直接投资主流理论。文章分析总结了跨国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货币金融效应、经济一体化效应、东道国经济自主权与安全效应等多重效应,并给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跨国金融机构 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 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栗亮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2003年开始真正起步,迄今为止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企业"走出去"逐渐步入从商品、产能输出为主向技术、资本输出为主的过渡阶段。从战略意义上来讲,企业"走出去"的动机已经从"替代出口"向化解"产能过剩"、支持"产业升级"的方向转变,未来对海外直接投资的支持力度应该有所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企业层面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全面系统地评估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OFDI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OFDI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并逐年递增;我们依据三种标准对OFDI进行分类,发现不同类型OFDI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还特别关注了OFDI对企业创新持续期的影响,发现OFDI在总体上显著延长了企业创新的持续期,但不同类型OFDI对企业创新持续期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客观评估中国企业OFDI的成效提供了一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