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5)
- 2023(12518)
- 2022(10304)
- 2021(9545)
- 2020(7458)
- 2019(17218)
- 2018(16945)
- 2017(31182)
- 2016(16684)
- 2015(19149)
- 2014(19092)
- 2013(18981)
- 2012(18543)
- 2011(17309)
- 2010(17554)
- 2009(15960)
- 2008(15705)
- 2007(14072)
- 2006(13037)
- 2005(12069)
- 学科
- 济(95094)
- 经济(95013)
- 管理(39123)
- 业(34604)
- 中国(30320)
- 地方(28155)
- 方法(26953)
- 企(24106)
- 企业(24106)
- 数学(23627)
- 数学方法(23502)
- 农(23301)
- 业经(18968)
- 贸(16829)
- 贸易(16806)
- 地方经济(16458)
- 易(16203)
- 学(16123)
- 农业(15854)
- 制(15383)
- 融(15040)
- 金融(15038)
- 发(14638)
- 银(14281)
- 银行(14271)
- 环境(14106)
- 行(14056)
- 财(13224)
- 和(11780)
- 体(11605)
- 机构
- 学院(242646)
- 大学(241755)
- 济(116155)
- 经济(113951)
- 研究(99471)
- 管理(83029)
- 中国(76991)
- 理学(68299)
- 理学院(67390)
- 管理学(66507)
- 管理学院(66032)
- 科学(55428)
- 京(54254)
- 所(50479)
- 财(49889)
- 研究所(45244)
- 中心(43389)
- 农(38773)
- 江(38411)
- 财经(38176)
- 经济学(37644)
- 北京(36229)
- 院(35863)
- 范(35064)
- 师范(34774)
- 经(34770)
- 经济学院(33579)
- 州(30910)
- 业大(30402)
- 科学院(30324)
- 基金
- 项目(150534)
- 科学(117996)
- 研究(116598)
- 基金(106791)
- 家(92850)
- 国家(92058)
- 科学基金(76865)
- 社会(75598)
- 社会科(71646)
- 社会科学(71634)
- 省(57092)
- 基金项目(54724)
- 教育(53359)
- 划(48565)
- 编号(46653)
- 自然(44195)
- 资助(44060)
- 自然科(43007)
- 自然科学(42994)
- 自然科学基金(42213)
- 发(39754)
- 成果(39342)
- 课题(35250)
- 重点(35140)
- 部(34400)
- 发展(33074)
- 展(32556)
- 国家社会(32504)
- 中国(31059)
- 创(30843)
- 期刊
- 济(145739)
- 经济(145739)
- 研究(86401)
- 中国(62420)
- 农(37893)
- 财(35286)
- 教育(34600)
- 管理(34574)
- 科学(33139)
- 学报(33002)
- 融(28502)
- 金融(28502)
- 农业(26303)
- 大学(25949)
- 技术(24277)
- 经济研究(24263)
- 学学(23752)
- 业经(21279)
- 财经(20174)
- 问题(19134)
- 经(17822)
- 贸(17319)
- 国际(16982)
- 世界(16741)
- 业(14977)
- 技术经济(13215)
- 坛(12762)
- 论坛(12762)
- 图书(12634)
- 经济问题(12014)
共检索到411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晨 葛顺奇
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境外合作区迅速发展,既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也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理论方面,合作区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包括:第一,短期可促进东道国投资、就业和政府收入增加;第二,中期将提升中国与东道国企业的关联效应,促进产业集聚;第三,长期有利于东道国进行政策试验,推动市场制度建设和长期发展。现实方面,在非洲的中国境外合作区总产值达到188.9亿美元,带动就业4万人以上,形成了皮革、纺织等行业的产业链,促进了部分国家利用合作区推动工业化的探索。同时,这些合作区仍存在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不足、产业关联效应较弱、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开发企业的融资困境、东道国政府产业政策不完善,以及非洲国家缺乏长期发展的能力。借鉴中国的经验,开发企业可探索市场化的融资模式,将优惠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东道国地方政府可完善合理的产业政策,增进中国企业与当地企业的互动,同时东道国积极扶持工商业发展,提升长期发展能力,这些将是合作区促进东道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任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莉 熊立奇
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FDI能够通过向东道国转移低碳技术、设备和生产过程帮助东道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另一方面,FDI也可以提高东道国的碳排放量,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FDI对东道国低碳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从东道国、本土企业、跨国公司、母国四个层面,提出了促进FDI服务于东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波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CCR模型与BCC模型对中国对非投资促进非洲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行了评价。从中国企业的对非投资决策、适应市场环境能力和实现经营规模等方面来看,中国对非投资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逐步扩大经营规模,但对部分国家的生产要素投入应有所控制。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效率 效率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随洪光 刘廷华
利用PCA方法测算主要发展中引资国的经济增长质量,采用静态面板和系统GMM方法考查了FDI的作用及政府的影响。研究发现,亚太、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增长质量基本呈上升趋势,FDI显著提升了东道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其贡献主要在于对增长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政府对有效利用外资具有积极作用。子样本分析显示:亚太地区外资作用最为显著,拉美地区政府干预效果最好;政府作用随市场化进程逐渐降低,自由流动的FDI更符合良性增长的要求。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政府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放 薛乔
对国内外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大多数实证研究发现,FDI的行业间溢出效应尤其是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或为负向溢出效应;技术差距、交流成本以及FDI进入方式是影响FDI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理论研究发现:适当的技术差距和市场容量能使FDI进入产生明显的后向关联效应,并增加上下游行业的产出,同时会促使跨国公司向本地供应商进行非排他性的技术扩散;中间产品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结构显著影响FDI后向关联溢出效应——这是实证研究很少涉及的部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放 薛乔
对国内外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大多数实证研究发现,FDI的行业间溢出效应尤其是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或为负向溢出效应;技术差距、交流成本以及FDI进入方式是影响FDI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理论研究发现:适当的技术差距和市场容量能使FDI进入产生明显的后向关联效应,并增加上下游行业的产出,同时会促使跨国公司向本地供应商进行非排他性的技术扩散;中间产品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结构显著影响FDI后向关联溢出效应——这是实证研究很少涉及的部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放 薛乔
对国内外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大多数实证研究发现,FDI的行业间溢出效应尤其是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或为负向溢出效应;技术差距、交流成本以及FDI进入方式是影响FDI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理论研究发现:适当的技术差距和市场容量能使FDI进入产生明显的后向关联效应,并增加上下游行业的产出,同时会促使跨国公司向本地供应商进行非排他性的技术扩散;中间产品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结构显著影响FDI后向关联溢出效应——这是实证研究很少涉及的部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贾玲俊 萨秋荣
当前,许多国内企业的发展已经延伸到国外。这些企业在国家统筹指导下,通过考察,在境外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成立了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域,包括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其共同特点是都拥有着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强,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的是吸引中国或其他国家企业投资兴业。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一种联系纽带的方式,吸引着是我国与其他国家间关于限定区域的双边经济贸易。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志成 张宇
本文研究了中国援助对非洲经济发展的贡献。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中国在非洲的援助项目与卫星夜晚灯光等数据匹配,转化为0.5经度×0.5纬度的栅格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发现中国援助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对非洲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且稳健的积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援助显著促进当地的政治稳定、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中国的基础设施援助并非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不受制于受援国政治环境。
关键词:
对外援助 非洲 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秉梅
近年来,中国商务部通过招标方式,支持中方企业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产业结构以低价值的中低端产业为主,且行业发展比较分散,同时存在着国与国之间合作机制不够健全、主导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和专业人才支撑体系等发展困境。据此,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积极吸纳外方力量参与经贸区合作建设、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区转型升级、积极提升经贸合作区服务支撑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推动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欣烨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落脚点。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经验表明,政治互信是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基石,合作共赢是实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境外经贸合作区拓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空间、增强了多层级的沟通协调能力、拓宽了国际产能合作的主渠道、扩大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深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应做到增进政治互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立足长远的选择区位,注重挖掘综合地缘优势;借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对接东道国的产业需要,构建有效的盈利模式;以及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服务能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芳 杨莹 林梦 孔维升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日益密切。中非合作的重要平台——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走过18年历程,合作成绩斐然。尤其是近三年来,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已建和在建项目推动非洲新增约3万公里公路、近2万兆瓦发电能力,以及3万多公里输变电线路,此外还为非洲国家创造近90万个就业岗位。中非合作涉及贸易、投资、人文等诸多领域,其中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广荣
当前,中国企业在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发建设各类园区(包括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工业新城等),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予以支持(称之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开发区"走出去"的过程及国家扶持政策加以总结并给出新的建议。一、发展阶段(一)企业自发行动时期(2005年之前)海尔和福建的华侨实业都是开发区的标志性先行者。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黎 常添惠
本文基于BVD(Zephyr)与CGIT数据库,利用2009—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增长;数字经济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跨国并购这一投资模式,且对非国有制企业的作用更为明显;东道国制度质量、文化距离与企业互联网化均对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的结论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与对外直接投资结构性特征的关系,也为中国未来加强数字经济建设与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