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8)
2023(8981)
2022(7803)
2021(7574)
2020(6604)
2019(16024)
2018(15936)
2017(30615)
2016(16553)
2015(19459)
2014(19514)
2013(19567)
2012(18164)
2011(16577)
2010(16764)
2009(15819)
2008(15718)
2007(13984)
2006(11929)
2005(10766)
作者
(48377)
(40709)
(40525)
(38887)
(25781)
(19469)
(18563)
(15958)
(15264)
(14410)
(13853)
(13658)
(13088)
(12760)
(12748)
(12686)
(12261)
(12084)
(11750)
(11646)
(10173)
(10027)
(10000)
(9232)
(9206)
(9171)
(8965)
(8867)
(8151)
(8110)
学科
(76891)
经济(76827)
管理(42982)
(41897)
方法(40418)
数学(37143)
数学方法(36573)
(32803)
企业(32803)
中国(21255)
(19279)
(16840)
贸易(16832)
(16465)
(16267)
(14254)
业经(13252)
(13091)
农业(12339)
地方(11795)
(11567)
银行(11544)
(11055)
(10808)
(10729)
金融(10727)
理论(10552)
环境(10107)
(9534)
财务(9494)
机构
大学(246844)
学院(244614)
(109200)
经济(107213)
管理(94038)
研究(85404)
理学(81328)
理学院(80427)
管理学(78863)
管理学院(78418)
中国(66550)
(52879)
科学(51388)
(46668)
(43727)
(40753)
研究所(39998)
中心(39025)
财经(37911)
业大(35694)
经济学(35054)
(34584)
(34515)
北京(34088)
农业(32316)
经济学院(31748)
(30946)
师范(30666)
(30078)
财经大学(28145)
基金
项目(160951)
科学(126619)
基金(118740)
研究(115727)
(103786)
国家(103047)
科学基金(87669)
社会(73976)
社会科(70272)
社会科学(70253)
基金项目(61579)
(60343)
自然(56600)
自然科(55353)
自然科学(55337)
自然科学基金(54373)
教育(54202)
(51944)
资助(51353)
编号(46146)
成果(37605)
(37256)
重点(36621)
(34310)
(32929)
教育部(31954)
课题(31928)
国家社会(31408)
科研(31399)
创新(30978)
期刊
(112890)
经济(112890)
研究(71143)
中国(45726)
学报(37365)
(36167)
(35526)
科学(35394)
管理(32719)
大学(28194)
学学(26520)
农业(24708)
教育(23558)
技术(22336)
(21328)
金融(21328)
经济研究(19962)
财经(18935)
业经(16750)
(16340)
统计(15631)
问题(15346)
(14814)
(14631)
技术经济(13602)
(13538)
世界(12943)
国际(12641)
决策(12567)
(11186)
共检索到356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静  罗伟卿  
文章在热钱测算的"世界银行法"基础上,对全口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构建分布滞后模型,采用中间投入法估计了虚增贸易顺差。分析表明,2001~2009年3月,流入中国境内的热钱累计约10653亿美元。研究没有发现贸易顺差中存在大量虚假成分的证据,热钱的大规模流动对资本市场价格的影响也不显著。因此,不应过分强调热钱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春凌  
关于国际热钱流入我国规模的讨论众多,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流入我国国际热钱的规模进行估算,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国际热钱本身的特点以及单一的统计方法是导致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本文从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渠道入手,对国内外比较常见的统计国际热钱流入规模的方法作了比较,并对两种比较常见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勇  
本文运用修正后的间接公式"调整后的新增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中隐藏的热钱+外商直接投资中隐藏的热钱",估算了2006年第3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我国热钱规模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VEC模型考察了我国热钱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宇明  陶海波  
大量热钱的流入,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用直接法估算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并分析它们的流入对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引起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我国汇率政策等方面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并针对热钱流入渠道,提出了加强资本项目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光彩  刘莉  
现有关于热钱规模的估测方法基本上都限于资本流入的渠道,鲜有基于热钱流出渠道的估测,这在我国目前实施资本项目非对称管制的情况下,夸大了热钱的规模。本文基于误差与遗漏项目和经常项账户下收益汇出项目两种热钱流出渠道,分别估测了两种热钱规模。估测结果表明,误差与遗漏项目下的热钱在2004和2007年发生了大规模的流入,截至2008年上半年,其规模为2450.42亿美元,仅为外汇储备存量的13.55%;而经常项目下收益汇出渠道的热钱则随着FDI存量的逐步增加而不断积累,2003年以来其规模已经高达4254.82亿美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永刚  熊志刚  陈玥  
现阶段我国的外币清算系统没有达到一国外币清算系统应有的职能要求。本文在对现存的关于外币清算系统的研究成果作梳理的基础上,基于成本—效率—风险分析框架,结合我国国情、及境外外币清算系统的构建经验,提出了重构我国境内外币清算系统的设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宁  
场外交易市场是相对于固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证券交易所市场即场内交易市场而界定的,该市场最早被称为柜台交易市场(Over-The-Counter,简称OTC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如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柜台交易市场,一些拥有较为成熟资本市场的西方国家在柜台交易市场之外形成了更多种类型的场外交易市场。不仅包含通过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的柜台进行证券交易的柜台市场,还包括己上市证券的场外交易市场的第三市场以及投资者绕过传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艾馨  萧琛  
文章综合测算了中国短期资本净流入规模,系统地采用1991~2010年的跨时较长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的原因。检验结果表明,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的主要动因首先在于谋取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增值收益,其次是为搏取人民币升值的利益;至于国内外"利差"因素的影响本文则没有发现。这个结果及其政策含义值得有关方面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康华  彭雯雯  
论文选取1994-2011年的我国境内旅游人数、居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民航线路里程4个变量,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并采用协整分析考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3个变量对我国境内旅游人数冲击的传递效应,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境内旅游人数的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沈璟  
纳税所带来的资金和管理成本是境外投资者以QFLP形式投资中国境内企业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境外合伙人是否在中国境内构成机构、场所来判断其是否构成中国税收居民,同时对其取得的QFLP投资收益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适用中国与其所在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从而得出其在中国的税收处理方式。最后就QFLP境外合伙人如何在中国境内缴纳所得税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召腾  刘至治  潘连德  蒋鑫  
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境内松江鲈鱼浙江(Z)、山东(S)、河北(H)、辽宁鸭绿江(Y)等4个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5个,对每群体各30个个体进行分析。每引物的扩增条带为6~17条,共得到有效位点181个,其中多态位点13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14%。4群体中,H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i氏基因多样性、Shannon氏信息指数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最低,分别为1.258 5、0.153 0、0.2322、49.17%;而Y群体的相应值为最高,分别为1.479 4、0.277 7、0.411 2、74.03%;Z和S两群体的值明显高于H群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子荣  何国华  诸婉婧  
本文利用修正后的间接法公式"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量-贸易顺差-FDI净流入+贸易顺差中的热钱+FDI净流入中的热钱",对2005年第三季度至2012年第四季度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的动态变化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VEC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动态考察了影响我国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文章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收益和中美利差是影响我国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房市和股市的状况对热钱流动的影响较弱。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永  崔习刚  孟祥月  
热钱流向逆转对中国的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依据VAR模型,以中国热钱流动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汇率预期水平、名义利差、物价水平、房地产价格对热钱流动影响显著,而经济增长率和股票价格指数影响相对较小,因而需要加强在敏感领域的调控力度,进而增强对热钱流动的调控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捷  柴之林  
1.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背景下,"热钱"对中国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汇率上。"热钱"流入使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缺乏弹性的人民币被动升值的压力增大。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创下20年来的最高点,中国已经逐渐陷入"人民币升值——热钱涌入——人民币升值"的恶性循环,中国要维持现有的汇率政策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若选择人民币升值,中国除了要面对持续的资本输入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