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4)
2023(12047)
2022(9888)
2021(9192)
2020(7587)
2019(17222)
2018(16747)
2017(31564)
2016(16884)
2015(18760)
2014(18442)
2013(18049)
2012(16670)
2011(15172)
2010(15376)
2009(14879)
2008(13973)
2007(12230)
2006(11152)
2005(10610)
作者
(44825)
(37588)
(37295)
(35753)
(23740)
(17813)
(16967)
(14419)
(14410)
(13119)
(12980)
(12607)
(12223)
(12099)
(12009)
(11791)
(11041)
(10838)
(10796)
(10406)
(9645)
(8958)
(8931)
(8551)
(8449)
(8448)
(8340)
(7948)
(7440)
(7431)
学科
(71846)
经济(71748)
管理(49423)
(44678)
(37556)
企业(37556)
中国(29521)
(27624)
金融(27621)
方法(26163)
(25669)
银行(25661)
(24899)
数学(23487)
数学方法(23302)
(22358)
(22007)
(17876)
地方(16918)
业经(16467)
(14876)
贸易(14861)
(14815)
(14587)
(12888)
财务(12857)
财务管理(12829)
体制(12608)
企业财务(12290)
农业(11662)
机构
大学(234263)
学院(231911)
(109464)
经济(107510)
研究(86504)
管理(84851)
中国(74567)
理学(71779)
理学院(70931)
管理学(70064)
管理学院(69597)
(54501)
(49929)
科学(46358)
(42402)
财经(41938)
中心(40229)
(38290)
研究所(37988)
经济学(36800)
(34029)
经济学院(33047)
北京(32446)
(31802)
财经大学(31451)
(31360)
(29967)
师范(29727)
(27154)
业大(27079)
基金
项目(150305)
科学(120845)
研究(114714)
基金(112408)
(97069)
国家(96322)
科学基金(82751)
社会(77636)
社会科(73892)
社会科学(73880)
基金项目(58062)
(55046)
教育(52114)
自然(48894)
自然科(47757)
自然科学(47746)
(47168)
自然科学基金(46920)
资助(45518)
编号(44435)
成果(37769)
(35609)
重点(34882)
(34190)
国家社会(34169)
(33818)
(31905)
课题(31830)
教育部(31383)
中国(31084)
期刊
(121341)
经济(121341)
研究(80141)
中国(52829)
(42617)
(39638)
金融(39638)
管理(33615)
科学(30933)
学报(30420)
(29453)
教育(25808)
大学(24595)
学学(22982)
财经(22204)
经济研究(20837)
(19174)
农业(18926)
技术(18501)
业经(16483)
问题(15773)
(15035)
国际(14034)
世界(13387)
理论(11047)
技术经济(10570)
(10465)
现代(9960)
统计(9931)
改革(9822)
共检索到373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庞超然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银行业监管增强是制约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要因素。探索国际基础设施融资新模式,需要解决政府层面如何为财政直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的融资方法问题,需要通过信贷市场为银行提升资本流动速率、合理分散风险提供新的融资模式,更需要从直接融资市场为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投融资渠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际基础设施项目。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国际基础设施融资中出现的新模式,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不同阶段讨论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并为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融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房德东  杨秀艳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当前 ,农户已经取代了国家和集体 ,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投资主体 ;在诸多的融资渠道中 ,通过金融机构融资是最主要的渠道。农村金融市场中 ,商业银行撤离 ,作为合作金融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因此 ,本文提出要发挥合作金融制度效率 ,建立以合作金融为基础的农村投融资机制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升才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显现,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经营和管理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方投融资公司的职能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从这种新背景下地方投融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出发,对于如何在新背景下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改革措施和建议。文章搜集了大量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资料并展开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迟福林  
国际经验证明,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愈来越大。这是大家的共识,这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亚东  李传永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又与其投融资体制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狭窄、投融资方式相对匮乏、政府直接投资比重较高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原则入手,在对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富荣  
《信托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后,信托投资公司在资本市场投融资中开始可以运用灵活的金融工具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就此提出了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阐述了以信托方式参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途径和运作方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芸  
由于财力不足,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现行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存在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单一、建设和管理体制落后、法制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今后我们应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强决策管理,加快法制建设,探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秀云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各国的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次投融资能力扩张与效率增进的历史性变革。其中有很多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章将对国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动因、改革历程、主要做法及经验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希望通过这种研究能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所启迪和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新林  吴琼武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于2001年10月22~24日,在海口联合举办了“WTO·开放市场·反垄断——中国基础领域改革第三次国际论坛”,这也是继1999年和2000年之后,在海口举办的第三次“中国基础领域改革国际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在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基础领域的市场开放和反垄断问题。来自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丽娅  
中国基础设施改革的经验和模式对越南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十多年来中国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作者针对越南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云  王力  叶其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工业、农业、城市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随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投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加剧、社会资本和民间机构参与度下降、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金融创新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波动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桎梏。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超前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和运营模式,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金融创新,为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风险应对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萍  杜月  
基础设施投资既可促进有效需求,又可加快补短板,提升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央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建设资金不足、投融资体制机制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