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1)
- 2023(6916)
- 2022(5768)
- 2021(5780)
- 2020(4898)
- 2019(11677)
- 2018(11493)
- 2017(21874)
- 2016(11564)
- 2015(13407)
- 2014(13074)
- 2013(13011)
- 2012(11785)
- 2011(10852)
- 2010(10933)
- 2009(10084)
- 2008(9939)
- 2007(8587)
- 2006(7489)
- 2005(6903)
- 学科
- 济(54696)
- 经济(54651)
- 管理(31285)
- 业(29856)
- 方法(28505)
- 数学(26540)
- 数学方法(26049)
- 企(24137)
- 企业(24137)
- 中国(17180)
- 农(12712)
- 贸(12242)
- 贸易(12234)
- 易(12055)
- 财(11631)
- 业经(9604)
- 制(9362)
- 银(8410)
- 银行(8399)
- 农业(8178)
- 融(8168)
- 金融(8168)
- 学(8101)
- 行(8092)
- 理论(7871)
- 策(7140)
- 务(6995)
- 环境(6983)
- 财务(6965)
- 财务管理(6956)
- 机构
- 大学(168202)
- 学院(165849)
- 济(79684)
- 经济(78493)
- 管理(65095)
- 研究(59296)
- 理学(56293)
- 理学院(55744)
- 管理学(54694)
- 管理学院(54405)
- 中国(47437)
- 京(36081)
- 财(34091)
- 科学(32859)
- 所(29076)
- 财经(27753)
- 研究所(26606)
- 经济学(26461)
- 中心(25993)
- 经(25676)
- 经济学院(23804)
- 北京(23730)
- 农(23439)
- 江(21633)
- 业大(21350)
- 院(21027)
- 财经大学(21019)
- 范(20074)
- 师范(19924)
- 农业(18368)
- 基金
- 项目(110610)
- 科学(88740)
- 基金(84175)
- 研究(80370)
- 家(73952)
- 国家(73491)
- 科学基金(63152)
- 社会(54082)
- 社会科(51500)
- 社会科学(51489)
- 基金项目(42731)
- 自然(39930)
- 自然科(39115)
- 自然科学(39103)
- 省(38825)
- 自然科学基金(38450)
- 教育(37726)
- 资助(36678)
- 划(34332)
- 编号(30307)
- 部(26585)
- 重点(25153)
- 成果(24539)
- 国家社会(24074)
- 中国(23533)
- 发(23281)
- 教育部(23274)
- 创(23002)
- 人文(21792)
- 创新(21660)
共检索到24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小云 卢佳宁
基础设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往往被视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和消除贫困能力的重要指标。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基础设施最优规模的分析框架,利用中国1978~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使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出中国的基础设施存量作为资本数据,同时估算出人力资本存量作为劳动力数据,探究中国基础设施存量是处于不足还是过度投资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设施资本的边际产出在各年度均大于私人资本的边际产出,基础设施并没有达到其最优规模,基础设施服务的供给不足。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最优规模 资本存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琪 汤玉刚
公共品的供给是否实现了财政资源配置的社会最优是评价政府行为的重要标准,在国外研究中房地产市场与公共品供给的互动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检验方法。本文借鉴这一"资本化"原理来说明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否处于"过度"供给状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利用城市层级数据的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分析,实证发现目前基础设施能够显著地"资本化"到城市商品房价格中去,人均道路面积每增加1%,住宅的平均价格将会上涨0.12%。这意味着道路基础设施的供给仍然低于"帕累托"有效水平,地方政府仍然需要致力于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增进社会福利,在财政资源有限的约束下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来缓解融资约束。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供给效率 资本化 动态面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李鹏 樊纲 徐建国
本文对已有基础设施测算文献中的偏误进行了修正,包括调整统计口径使得2003年前后数据可比,重新估算折旧率和基年的基础设施存量。然后,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现状并讨论了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向。测算结果显示,1978—2014年基础设施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3%。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础设施存量的增长速度显著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并且基础设施存量在资本存量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02年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东中西的比较显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基础设施在总资本中的占比以及基础设施产出比都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西部地区人均基础设施存量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并且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低于中部和东...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存量 基础设施投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戈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而深入考察基础设施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全国及省际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数据。为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基础设施投资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对官方统计数据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调整,进而通过永续盘存法分别估算了全国层面1953—2008年以及省际层面1993—2008年各年末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资本存量 投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戈
本文将全社会总固定资本划分为经济基础设施资本、社会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进而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分地区层面对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本与非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年初值)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1981—2012年)和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1997—2012年)进行了完整细致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本文估计了不同类型资本的产出弹性,并对中国生产函数是否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进行了检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任飞 王进杰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基础设施达到最优规模应该满足的条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在2000年时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总体依然不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发仓 祝欣茹
基础设施不仅为社会经济生产提供所需的资本服务量,也是能够产生经济收益的财富来源,这是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两种功能。与现有文献仅测算反映资本财富的资本存量不同,本文在同一框架内还测算了刻画基础设施生产性功能的资本服务量。本文将基础设施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两种,分别模拟了这两种设施的役龄–效率函数、役龄–价格函数和役龄–折旧率函数,计算了我国1978—2020年基础设施的资本存量净额和资本服务量,并编制了基础设施的资本账户,刻画了基础设施“投资–积累–服务”的资本运动全过程。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存量净额能较好地反映我国基础设施财富状况,基础设施资本服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资本存量净额 资本服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王新生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必要性,经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成功经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元京
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本承载作用的产业群体 ,构成了国民经济赖以运行的基础。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依靠财政资金与外资无法满足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 ,吸引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 ,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存在观念障碍、政策障碍与体制障碍。基本对策是 :确立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基本原则 ,明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重点 ,拓宽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渠道 ,创新民营经济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方式 ,保护民营经济主体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民间资本 进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颖 李善同
本文构造了一个含有详细居民分组的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各类家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等进行了深入刻画。通过分别在长期和短期的时间框架下进行模拟分析,我们发现降低转移成本、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是促进基础设施发挥减贫作用的关键环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臧跃茹
英国基础设施的三种管理模式臧跃茹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有效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它包括:供水设施、交通设施、能源供给网络、通讯设施,还包括维持居民生活所必须的各种设施,如教育、医疗保健、休闲设施,等等。英国作为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也存在着原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推进城镇化需要有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个巨大的投资量不是财政一家所能解决的,它必须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形式就是已经被发达国家普遍认同的PPP模式。一、PPP模式简介PPP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的缩写,通常翻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简称"公私合作"),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月怡 张冀南
英国目前是私人投资基础设施全球最发达的市场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者。在过去的30年中,水务领域的私人投资超过1500亿英镑,能源领域的投资接近800亿英镑。英国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经历了从财政主导到多元化融资,对PFI模式进行调整引入PF2模式,再到探索差异化融资模式阶段。英国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关键词:
基础设施融资 差价合约 RAB 三种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 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贾康 孙洁
本文从基础设施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了基础设施中可以选择的PPP形式,并提出了在基础设施中成功采用PPP模式的政策保障措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如何推进城镇化,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让农民到城市居住;另一种是让条件好的农村发展为城镇。这两种发展方式都需要有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个巨大的投资量不是财政一家所能解决的,它必须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形式就是本文所要谈到的一种已经被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的PPP模式。
关键词:
PPP 基础设施 融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东波
本文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阐释了基础设施投资如何影响私人投资,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平均意义上来看,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并未出现供给过度或低效使用,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私人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并且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开放水平的提升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正向作用。倘若市场环境和开放程度足够低,基础设施投资的挤入效应几乎可以忽略。分地区来看,东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依然大于中部和西部。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如果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过低,基础设施投资甚至会挤出私人投资。总体而言,市场环境和开放水平对于基础设施投资边际效应的正向影响从东到西,依次递增。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我们提出了有关改善基础设施投...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私人投资 挤入 挤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