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1)
2023(6868)
2022(5594)
2021(5504)
2020(4521)
2019(10585)
2018(10252)
2017(18859)
2016(10178)
2015(11526)
2014(11233)
2013(11448)
2012(10979)
2011(10064)
2010(10118)
2009(9374)
2008(9481)
2007(8585)
2006(7652)
2005(6741)
作者
(28779)
(24169)
(24081)
(23066)
(15212)
(11570)
(10892)
(9299)
(9219)
(8652)
(8459)
(8044)
(7822)
(7775)
(7724)
(7441)
(7111)
(7063)
(6801)
(6622)
(6098)
(6007)
(5845)
(5561)
(5457)
(5410)
(5316)
(5102)
(4948)
(4910)
学科
(49516)
经济(49483)
管理(26203)
(23556)
方法(20410)
数学(18813)
数学方法(18733)
中国(17456)
(17096)
企业(17096)
(13305)
(11896)
地方(11301)
(10782)
贸易(10775)
(10557)
农业(8929)
业经(8603)
(8466)
(7665)
金融(7664)
环境(7427)
关系(7350)
(7230)
银行(7218)
(7020)
(6980)
(6927)
(6727)
财务(6710)
机构
大学(148388)
学院(145082)
(71522)
经济(70422)
研究(58415)
管理(52134)
中国(45661)
理学(43984)
理学院(43444)
管理学(42928)
管理学院(42654)
(32933)
(31796)
科学(31748)
(29253)
研究所(26468)
中心(25682)
财经(25129)
经济学(23997)
(23197)
(22950)
北京(21800)
经济学院(21616)
(20896)
(20424)
(19251)
师范(19106)
财经大学(18907)
业大(18503)
科学院(18220)
基金
项目(94786)
科学(75118)
研究(71112)
基金(71023)
(62876)
国家(62423)
科学基金(52137)
社会(47709)
社会科(45288)
社会科学(45276)
基金项目(36725)
教育(32572)
(32266)
自然(31389)
自然科(30651)
自然科学(30638)
自然科学基金(30128)
资助(29618)
(29244)
编号(27007)
(23505)
成果(22907)
中国(22115)
重点(22086)
国家社会(21439)
(21342)
教育部(20341)
课题(19573)
(19072)
人文(18691)
期刊
(79344)
经济(79344)
研究(49838)
中国(33274)
(23953)
(21440)
学报(21305)
科学(20911)
管理(20198)
教育(16900)
大学(16628)
学学(15320)
农业(15090)
(15062)
金融(15062)
经济研究(13648)
财经(13412)
技术(12324)
(11860)
(11790)
国际(11378)
问题(11116)
世界(10459)
业经(9475)
(9364)
技术经济(7649)
资源(6915)
图书(6821)
(6664)
论坛(6664)
共检索到233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新亚  
本文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计算分析 ,直观的反映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成的地区差异。相比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多的依赖中央投入、财政投入和国有经济投入 ,这种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阻碍了他们获得更多的建设资金。因此 ,更新观念、尽快改革、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共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传峰  魏新亚  
本文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计算分析 ,直观地反映了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构成。相比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多地依赖中央投入、财政投入和国有经济投入 ,这种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阻碍了他们获得更多地建设资金。因此 ,更新观念、尽快改革、引入更多地民间资本共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庄宗明  姜丁平  
BOT投资方式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庄宗明,姜丁平(厦门大学经济系)近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引进了多种合作方式。BOT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也开始进入我国产业调整的新领域。BOT的起源与发展BOT是英文建设—营运—转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劲光  高静美  
本文在回顾我国扶贫发展战略与贫困变化逻辑的基础上,利用1987—2006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贫困以及与贫困密切相关的农村人均收入和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我国扶贫战略的发展是随着贫困概念内涵的变化而变化的;(2)基础设施的数量(存量)方面和质量方面对于贫困和农民收入的相关影响都非常重要,二者应同时受到关注;(3)基础设施数量与质量独立指标的实证效果与其综合指标的实证效果间存在着差异,综合指标的拟合效果优于独立指标的拟合效果;(4)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及质量的改进同时起到降低贫困、提高农村收入并改变收入构成的作用,但对于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却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兰萍  
BOT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项目融资方式。其主要含义是:政府同私营部门(在我国表现为外商投资)的项目公司签订合同,由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公司在协议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利润。协议期满后,这项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 具体来说:BOT中的B,即Build(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李鹏  樊纲  徐建国  
本文对已有基础设施测算文献中的偏误进行了修正,包括调整统计口径使得2003年前后数据可比,重新估算折旧率和基年的基础设施存量。然后,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现状并讨论了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向。测算结果显示,1978—2014年基础设施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3%。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础设施存量的增长速度显著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并且基础设施存量在资本存量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02年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东中西的比较显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基础设施在总资本中的占比以及基础设施产出比都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西部地区人均基础设施存量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并且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低于中部和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友富  俞雄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智鹏  
文章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并横向比较现阶段这三类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大小。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负向或者不明显的,可能存在过度投资问题;而信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在统计上都显著为正,回归系数分别为0.05和0.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郗恩崇  徐智鹏  张丹  
文章基于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探索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个省份2001~2011年的TFP呈递增趋势,但部分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可能与外部冲击有关;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不显著,而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存在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及市场化改革许健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据统计。1981年至1990年间,中国的交通运输、邮电业的投资的比重只有13.1%,大大低于经济起飞阶段所要求的25%的比重。基础设施发展的超前系数停留在0.1一0.3之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健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利用外资问题,历来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期发表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问题》,从我国的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发展规划,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我国制订的有关鼓励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这一领域的投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永江  
BOT融资方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集资方式。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普遍采用了BOT方式来吸引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例如香港东区港九海底隧道和大佬山隧道,泰国的机场高速公路,马来西亚的南北干线公路等一批耗资巨大的项目,几乎都是通过BOT方式集资修建并投入营运的。据国际有关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颖  李善同  
本文构造了一个含有详细居民分组的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各类家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等进行了深入刻画。通过分别在长期和短期的时间框架下进行模拟分析,我们发现降低转移成本、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是促进基础设施发挥减贫作用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慧泉  毛世平  李书峰  
基于中国2003—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基础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和地理加权模型,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角度,实证分析4种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增收影响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生产性、生活性和网络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空间相关性是通过因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来传递的;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农民增收存在抑制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