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5)
2023(17127)
2022(14874)
2021(14289)
2020(11992)
2019(27756)
2018(27560)
2017(53091)
2016(29245)
2015(32987)
2014(33112)
2013(32397)
2012(29924)
2011(27173)
2010(27571)
2009(25632)
2008(25390)
2007(22346)
2006(20267)
2005(18601)
作者
(82378)
(68338)
(67739)
(65121)
(43693)
(32663)
(31057)
(26678)
(26126)
(24797)
(23354)
(23248)
(21927)
(21838)
(21424)
(21044)
(20302)
(20103)
(19715)
(19568)
(17428)
(16854)
(16399)
(15657)
(15287)
(15282)
(15241)
(15198)
(13877)
(13467)
学科
(114066)
经济(113906)
管理(86730)
(79460)
(66681)
企业(66681)
方法(48296)
数学(41721)
数学方法(41111)
中国(34932)
(33143)
(31916)
(28676)
业经(26156)
(23126)
(22798)
贸易(22788)
(22229)
地方(21584)
(20946)
银行(20907)
农业(20406)
(19993)
理论(19966)
(19241)
(19241)
财务(19158)
财务管理(19112)
(19083)
金融(19080)
机构
大学(412498)
学院(409127)
(170135)
经济(166385)
管理(159339)
研究(144988)
理学(135641)
理学院(134123)
管理学(131984)
管理学院(131214)
中国(112167)
(89930)
科学(85094)
(83406)
(73222)
研究所(65604)
中心(64802)
财经(64124)
(61810)
(61787)
北京(58527)
(58231)
业大(55805)
(55595)
师范(55192)
(52569)
经济学(50991)
(49253)
农业(47618)
财经大学(47312)
基金
项目(266271)
科学(209659)
研究(200703)
基金(192273)
(166070)
国家(164680)
科学基金(141032)
社会(126109)
社会科(119444)
社会科学(119414)
(101538)
基金项目(100393)
教育(93262)
自然(89294)
自然科(87157)
自然科学(87137)
(86183)
自然科学基金(85543)
编号(82387)
资助(80288)
成果(70173)
(60532)
重点(59729)
课题(58111)
(56538)
(54665)
教育部(52404)
国家社会(51682)
(51465)
创新(51025)
期刊
(194613)
经济(194613)
研究(133574)
中国(87435)
(64887)
管理(61337)
学报(59084)
(56939)
科学(56132)
教育(54154)
大学(45906)
(42490)
金融(42490)
学学(42324)
农业(38869)
技术(36467)
财经(32041)
经济研究(30729)
业经(29607)
(27463)
问题(25003)
(21640)
图书(21353)
(20444)
理论(20365)
技术经济(19796)
国际(19328)
世界(18836)
现代(18456)
科技(18345)
共检索到636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芳   陈劲  
基础研究的特点决定了对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价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而国内目前对“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人才”等有关概念界定尚未清晰,相关研究尚未根据基础研究的特点对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机制进行考量。为此,在当前中国开展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试点改革的大背景下,阐述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梳理中国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进程,总结得出其主要经验包括明确了差异化分类评价原则,推行代表作成果评价更加注重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维度(以下简称“三大维度”),以及具体实施方案更加精细等;通过调研5家改革试点单位发现,目前中国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机制在确立三大维度指标,统筹规划评价频次和周期、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的关系,完善评价过程规范化,以及“立新标”等方面仍存在不小的挑战。最后,通过梳理借鉴有关国际经验,为进一步优化中国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机制,从进一步引导正确认识基础研究特性、逐步向基于信任的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机制转变、优化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更加科学合理确定评价周期等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俊生   高羽   邓旭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正式颁布,为职业本科学位授权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对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学位指导原则、学位法律地位、学位基本原则、学位学术要求、学位培养目标深入分析,明确职业本科学位授权制度的法理基础。但现行的职业本科学位授权制度在实践中遭遇了实践性与理论性融合难题、法规适应性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若干挑战。据此提出加固法治化基石、构建常态化机制、深化许可化管理和建立标准化体系等改革趋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华  张应强  
本文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从新中国初期建立高度集权体制到2001年后"以县为主"体制改革的变迁历程,探讨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权责结构在集权趋向与分权趋向之间交替变革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以县为主"体制未来权责调整方向的影响因素做了预测,对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关思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LLoydHJoyaL  WiLamPdunLaP  曲恒昌  
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美)LloydHJoyalandWilamPDunlap曲恒昌摘译1983年美国全国卓越教育委员会(Natianalcom-missiononExcelenceinEducation)发表的报告《ANation...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党庶枫  曾文革  
国际碳交易是为凝聚气候治理集体行动的经济机制。《巴黎协定》创建了新碳交易机制,但减缓成果内涵不清,转让条件不明,国际转让机制与新核证机制关系暧昧,且核证机制的基线模式因缔约方争议而悬置,新碳交易机制形态与结构不确定性诸多。但从《巴黎协定》规范与缔约方争议中亦可推知新碳交易机制的新趋向。国际排放权的法律基础不存、减缓成果多元化与生成的去中心化,决定了国际排放交易机制的消亡。"部门核证机制"备受缔约方推崇,核证机制初显模式异变。新趋向下,中国肩负争取碳交易经济利益的压力,面临着碳市场连接的风险与机遇,以及部门核证机制的制度挑战。中国应在稳健有序的碳交易秩序建设中,逐步摸索碳市场连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建元,葛朝阳,陈劲  
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潜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内涵,深入剖析了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慧慧  张树良  
从马太效应视角,基于对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之间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解读,深入分析在基础研究评价各要素层面马太效应的作用机制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我国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中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方向的同时,重点从评价流程、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专家及评价对象等5个要素层面提出改革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岚  吕朝晖  
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韩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改革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后,笔者试图阐述不同历史阶段韩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改革的动因与重点,分析其以“三元制”为核心的结构特征,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近几年的改革趋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母小勇  
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农村工业化对农村社会劳动者职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出发,剖析了苏南地区理科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适应小康后持续发展的理科基础教育改革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 ,赵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常乐  高昌林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与我国当前科技投入强度大致相当的历史时期,美国、日本、韩国的基础研究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总量规模、增长率、强度和份额等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总额、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和发展研究型大学、大力支持基础研究的协同合作等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杨起全  程家瑜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5%左右,但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中国政府在本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基础研究总投入的80%以上。但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来源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高校投入少。结合对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测算,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R&D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纳入国家各项创新评价体系,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把大学自筹基础研究投入作为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侠  曹黎明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讨中国农业能源消费及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及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制定低碳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规范农户和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快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加强低碳农业理念的宣传等角度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津培  
基础研究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本文阐述了基础研究对于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的重要意义;并在系统评价我国基础研究整体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加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评价工作以及建立研究型国家实验室的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飞  何泫妮  
近年来,国际上针对银行跨境风险兴起了重构跨境监管框架的热潮,成为后危机时代银行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跨境监管的模式与困难,以及近期国际上跨境监管的趋势及局限,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有效跨境风险监管合作的具体途径,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若干改进和完善我国跨境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