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8)
- 2023(9232)
- 2022(7850)
- 2021(7376)
- 2020(6559)
- 2019(15320)
- 2018(14811)
- 2017(28435)
- 2016(15488)
- 2015(17831)
- 2014(17724)
- 2013(18117)
- 2012(17130)
- 2011(15575)
- 2010(15552)
- 2009(14776)
- 2008(14969)
- 2007(13402)
- 2006(11445)
- 2005(10479)
- 学科
- 济(69632)
- 经济(69551)
- 业(42489)
- 管理(40859)
- 方法(34957)
- 数学(31922)
- 数学方法(31709)
- 企(31460)
- 企业(31460)
- 中国(22849)
- 财(18397)
- 农(18309)
- 贸(15994)
- 贸易(15986)
- 易(15652)
- 制(14865)
- 银(13691)
- 银行(13670)
- 行(13055)
- 学(12574)
- 融(12244)
- 金融(12242)
- 业经(12222)
- 农业(11461)
- 险(11409)
- 保险(11315)
- 务(11034)
- 财务(11019)
- 地方(10997)
- 财务管理(10987)
- 机构
- 大学(232226)
- 学院(227434)
- 济(105220)
- 经济(103355)
- 管理(86559)
- 研究(81967)
- 理学(73825)
- 理学院(72983)
- 管理学(71926)
- 管理学院(71487)
- 中国(67671)
- 京(49429)
- 财(49254)
- 科学(47263)
- 所(41848)
- 财经(39246)
- 农(38512)
- 研究所(38061)
- 中心(37623)
- 经(35932)
- 经济学(34635)
- 江(32636)
- 北京(32095)
- 业大(31955)
- 经济学院(31499)
- 农业(30566)
- 财经大学(29390)
- 院(28760)
- 范(28018)
- 师范(27775)
- 基金
- 项目(147336)
- 科学(116210)
- 基金(110212)
- 研究(106821)
- 家(96140)
- 国家(95410)
- 科学基金(80802)
- 社会(70498)
- 社会科(66850)
- 社会科学(66833)
- 基金项目(57391)
- 省(53486)
- 自然(50744)
- 自然科(49603)
- 自然科学(49585)
- 自然科学基金(48758)
- 教育(48477)
- 资助(46594)
- 划(46489)
- 编号(41484)
- 部(35049)
- 成果(34410)
- 重点(33399)
- 发(31369)
- 国家社会(30483)
- 教育部(30217)
- 创(29847)
- 中国(29685)
- 科研(28934)
- 人文(28563)
共检索到342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耿晋娟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保持着较高的缴费率,但另一方面,社平工资替代率持续下降,待遇水平很低。造成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高缴费与低水平如此失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缩小的缴费基数、高估的制度赡养率、内含下降的计发办法和失效的调整机制。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转轨成本没有合理解决。中国消化转轨成本是采取"暗偿"的方式。然而,统筹账户无力支付巨大的转轨成本,透支了个账资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转低息记账,因此,社平工资替代率在社会平均工资的快速增长下不断下降。本文提出了解决基本养老保险高缴费与低水平并存的途径主要有:合理消化转轨成本;统账分立,做实个人账户;加强征缴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养老金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俊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积极性缺乏,表现为少缴、拖欠、拒缴、逃避养老保险缴费现象严重。城镇养老保险的缴费行为本质上体现了政府和企业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所进行的博弈。本文以博弈论的视角,说明了影响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积极性的因素在于国家试图将隐性债务部分转嫁给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回报率低;政府对企业缴费的监督惩罚机制不健全;职工工作积极性与企业参加养老保险之间的正向关联弱,并就此提出了提高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积极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养老保险 缴费 博弈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呙玉红
采用代表性个人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在合意精算假设的基础上,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缴费基数边界设定方案对不同收入水平职工的全方位影响。研究表明,缴费基数的上下边界约束了低(高)收入者的最低(高)保障水平以及制度再分配的程度,即限定了低(高)收入者内含报酬率的上(下)限。中国现行缴费基数下边界设定过高,导致越是需要制度保障的低收入者其制度进入门槛越高,从而越难被制度覆盖。建议取消对缴费基数上边界的调整;在做实缴费基数的基础上,逐步取消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缴费基数下边界的约束,或者将缴费基数下边界与最低工资标准对接,避免在制度设计层面对过低收入者养老保险权益的损害。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 缴费基数边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都闪闪
针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参保居民缴费水平低的问题,基于河南省某地级市近500户居民的入户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居民参保缴费的因素不尽相同。其中,个人变量中的户籍、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四个变量对农户缴费档次的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变量中的月均收入和子女个数对农户缴费档次的选择有显著影响;政策因素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及养老待遇了解度、宣传程度以及知晓途径对农户缴费档次的选择有明显影响。同时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提高农民参保缴费积极性、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缴费现状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志刚 苗萌 王子悦 杨真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法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申报的缴费基数、就业规模等决策的影响和具体机制。在给定监管力度和法律环境下,在法定缴费比例上升时,企业会减小申报基数;反之则增加申报基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缴费基数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商量的结果,并且法定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在对不同企业类型进行分析后发现:(1)当法定比例降低时,省份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逃费程度降低的幅度大于省份社会平均工资较高的企业。(2)当法定比例上升时,资本密集的企业相比于劳动密集的企业会更多地减少就业规模。(3)当法定比例上升时,非国有企业减少就业规模,而国有企业不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企业缴费基数 就业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礼琼
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影响农民养老保险意愿缴费能力的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和贫困都会抑制农民的意愿缴费能力,身体健康的农民和富裕的农民相应的意愿缴费能力并不强,具有缴费意愿的农民和具有缴费能力的农民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意愿缴费能力 回归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华荣
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采用"经理人薪金结构—经理人缴费基数计算口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螺旋递进式分析框架,设置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模型,研究发现,统筹地区所在的中心城市或者东部地区,以"经理人平均薪金"为模拟缴费基数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明显高于以"经理人平均货币薪金"为模拟缴费基数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而以"经理人平均货币薪金"为模拟缴费基数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又略高于以"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为制度缴费基数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该研究,重视经理人非货币薪金在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中的贡献,提出单一缴费基数"上下限"统计口径可能会掩盖地区间不同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畸多畸少",而根据地区间高收入群体薪金结构变化引致的薪金水平差异,试行"累进制"缴费机制,分类设置地区缴费基数"上下限",可以防止收入的"反分配"现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双 孟宪芮 甘犁
本文通过全国名地/市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率随时间的外生变动趋势来识别养老保险缴费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得出,在控制样本选择后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企业将挤出员工工资的0.6%,减少员工福利的0.6%,社会养老保险未使得企业在职工工资与福利之间转换。对员工工资与福利的加总量,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使其减少0.7%。对企业雇用人数,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企业雇用人数将减少0.8%。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养老保险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低技术水平企业,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上涨的挤出效应较弱。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挤出效应 缴费比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路锦非 李姝
2016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政策缴费率降至16%。本文运用2002~201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策缴费率对实际缴费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养老保险缴费存在拉弗曲线,政策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处的政策缴费率水平为25.96%;其次,系统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政策缴费率变化带来的实际缴费率变动更明显,第三产业占比低及人口迁出地的政策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第三,精算模型测算显示,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由28%降至24%时,企业的缴费负担下降16134.16亿元,下降幅度为6.49%。据此,建议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缴费监督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征缴监管。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拉弗曲线 缴费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郝勇 周敏
在基本养老保险责任主体费用负担能力分析、三方责任分担的要素分析及参数估计的基础上,以企业缴费率、个人缴费率、政府投入比例作为关键参数,依照三者承担比例之和等于1、最优比例值以缴费分担变化幅度最小等基本原则,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建立决策方程和状态方程,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模拟测算,得到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基本养老保险最优缴费责任分担比例为1∶3.3∶2.2。应适当提高政府投入和个人缴费、同时降低企业缴费。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责任分担 模拟测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怡 薛惠元
1.参照有效缴费标准区间和居民缴费能力来设定缴费档次。缴费标准太低,未来领取的养老金也低,无法满足基本的养老需求;缴费标准太高,城乡居民又无法承受。只有按照有效缴费标准区间缴费,才能保证城乡居民未来领取的养老金既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又能够负担得起。因此,笔者建议按照有效缴费标准区间来设定若干缴费档次。同时,考虑到部分低收入群体不存在有效缴费标准区间的现实,建议再参照低收入居民的最大缴费能力,设定几档低缴费档次,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怡 薛惠元
1.参照有效缴费标准区间和居民缴费能力来设定缴费档次。缴费标准太低,未来领取的养老金也低,无法满足基本的养老需求;缴费标准太高,城乡居民又无法承受。只有按照有效缴费标准区间缴费,才能保证城乡居民未来领取的养老金既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又能够负担得起。因此,笔者建议按照有效缴费标准区间来设定若干缴费档次。同时,考虑到部分低收入群体不存在有效缴费标准区间的现实,建议再参照低收入居民的最大缴费能力,设定几档低缴费档次,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桔云
有效缴费水平必须同时满足"养得起"和"缴得起"标准。按一个"平均人"的理想状态,根据江西省新农保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相关假设,采用养老保险精算模型测算了江西省11个试点县(区)的有效缴费档次。研究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试点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该地"平均人"可选择的有效缴费档次越多;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的县,需增设更高缴费档次;在现有的财政支持下,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下的县,基本不具备开展新农保的条件;投保年龄越大,缴费负担越重在低收益率下,40岁以上的农民可选择的缴费档次极其有限甚至没有。
关键词:
江西省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有效缴费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洋 穆怀中 边恕
研究目标:测算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适度缴费水平,验证当前制度规定缴费水平的适度性。研究方法:构建职业年金总体适度缴费水平和个人适度缴费水平模型,结合相关参数进行实证测算。研究发现:职业年金总体适度缴费率区间为9.75%~12.91%,个人适度缴费率区间为3.84%~9.77%。当前制度的总体缴费率处在适度区间内,个人缴费率处在适度区间下限,敏感性检验显示结论稳健。研究创新:从保证养老金待遇给付端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和实现职业年金缴费收入剩余的效率性两个维度立意,发现职业年金适度缴费区间。研究价值:职业年金适度缴费水平的立意视角和研究结论可以为缴费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并轨改革的顺利推行和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克用 施文凯
本文分析并梳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基数两种核定方法(单基数法和双基数法)的核心区别和政策演变,认为目前核定方法的地区差异影响制度全国统一,双基数法的政策设计影响制度良性发展。在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之际,建议统一全国各地、各类参保单位的单位缴费基数核定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单基数法符合制度公平理念,有利于减轻企业缴费负担,保证企业缴费与个人缴费的一致性,且操作简单、便于监管,建议统一以单基数法来核定单位缴费基数。最后,提出了使用单基数法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