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3)
2023(9503)
2022(7863)
2021(7360)
2020(6273)
2019(14183)
2018(13819)
2017(26014)
2016(13999)
2015(15876)
2014(15729)
2013(15613)
2012(14644)
2011(13308)
2010(13280)
2009(12805)
2008(12694)
2007(11257)
2006(9891)
2005(9464)
作者
(38609)
(32468)
(32379)
(30802)
(20628)
(15285)
(14599)
(12575)
(12474)
(11422)
(11256)
(10799)
(10445)
(10418)
(10377)
(10129)
(9630)
(9342)
(9270)
(9003)
(8114)
(7713)
(7650)
(7357)
(7309)
(7293)
(7205)
(6831)
(6402)
(6297)
学科
(58627)
经济(58496)
管理(43715)
(41502)
(32087)
企业(32087)
方法(25918)
数学(23411)
数学方法(23237)
中国(22012)
(19269)
(18937)
(15374)
(14169)
银行(14162)
(13575)
(13552)
贸易(13543)
(13347)
(12372)
金融(12370)
业经(12065)
(11930)
(11590)
保险(11499)
(10628)
财务(10608)
财务管理(10576)
体制(10258)
企业财务(10065)
机构
大学(205633)
学院(200409)
(96945)
经济(95321)
管理(76972)
研究(72623)
理学(65048)
理学院(64333)
管理学(63575)
管理学院(63169)
中国(62693)
(49804)
(43707)
财经(38491)
科学(37841)
(35315)
(35280)
中心(32811)
经济学(32530)
研究所(31424)
经济学院(29170)
财经大学(29059)
(29019)
北京(28597)
(27626)
(26153)
业大(23874)
(23407)
师范(23220)
(22104)
基金
项目(128933)
科学(103974)
基金(99434)
研究(95920)
(85991)
国家(85344)
科学基金(73728)
社会(66825)
社会科(63481)
社会科学(63469)
基金项目(51142)
自然(44758)
(44465)
自然科(43765)
自然科学(43752)
教育(43283)
自然科学基金(43040)
资助(41443)
(38930)
编号(35696)
(31704)
(30512)
成果(30189)
国家社会(29884)
重点(29083)
教育部(28171)
中国(27718)
人文(26449)
(26344)
(26277)
期刊
(106143)
经济(106143)
研究(71321)
中国(44851)
(38938)
管理(29911)
(27740)
金融(27740)
科学(27373)
学报(26876)
(25389)
大学(22040)
学学(20716)
财经(20480)
经济研究(18384)
(17565)
教育(17044)
农业(16584)
技术(15134)
问题(13943)
(13937)
业经(13461)
国际(12570)
世界(12551)
技术经济(9866)
统计(9696)
理论(9517)
(9509)
会计(9041)
现代(8648)
共检索到320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廖朴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福利效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具有生存不确定性和遗产动机的居民生命周期模型中引入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求解理性居民的最优生命周期经济行为,以此分析制度对居民福利的影响。根据中国数据的模拟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增进居民福利,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福利效应相反,统筹账户提升居民福利,个人账户降低居民福利;第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基础养老金增长率下降、统筹账户养老金计发减少等将使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福利效应减弱,但仍可提升居民福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秀玲  魏岩  赵文通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的绩效如何,将影响到老年人所接受到保障水平和福利待遇。与其重要地位不相符的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评价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本文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相关性分析角度出发,在总结并参考了之前学者们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行政绩效三个维度,15项指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后,利用PCA-DEA模型,对样本省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得出24个省市在2012年份养老保险制度绩效的相对大小,分析了各个省市的投入冗余和支出不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宁晓玲  朱水成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实施的是“统账结合”模式 ,实行该模式的初衷是力图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形成均衡 ,然而从养老保险制度贯彻实施的结果来考察 ,却既未能实现效率也没有确保公平。因此 ,中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取向应是 :( 1)从体制上完善———变“混账”管理为“分账”管理 ;( 2 )填补基金缺口 ,变空账运行为实账运行 ;( 3 )建立真正的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 ;( 4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 5 )放松政府规制 ,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手段 ,实行全方位投资组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敏  
《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有利于做实个人帐户,发挥激励作用,但没有改变缴费率高、基金投资管理滞后问题,并加剧了财务风险、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等。本文通过引入名义帐户制度,构建新型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来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深层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克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韦樟清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贡献巨大,但面对如今人口老龄化加剧、覆盖面受限、财务可持续难度加大等现实挑战的情况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真正建立多支柱体系,并将个人账户从"统账结合"的制度中分离出来,重新梳理各支柱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调整费率、费基、遵缴率、退休年龄等制度参量,提升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化解地区差异性矛盾,提高制度抗风险能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昌平  殷宝明  
采用"到期债务"定义,按照国发[2005]38号文件形成的制度模式,通过构造公式测算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隐性债务、转制成本理论值以及基金缺口的期限结构。结论表明: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了"统账结合、分账管理、实账运行";社会统筹账户基金缺口规模被有效降低,偿债周期可以接受;社会统筹账户是一个精算盈余的制度安排,缴费率存在下降空间;参保率和缴费基数对基金缺口规模的影响很大,应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和严格规范缴费基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席四  
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部分积累制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多视角分析了这一制度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化解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现实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欢  
本文基于公平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现行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进行纵贯分析,围绕起点公平(覆盖范围)、过程公平(筹资模式、缴费与待遇计发办法)及结果公平(养老金待遇水平)等维度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演进特征。研究表明,我国不同人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正在向着公平方向转变:起点上,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过程上,筹资模式及缴费、待遇计发办法渐进趋同;结果上,不同人群养老金待遇差距仍然相对较大。目前,顺应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变动趋势,建立城乡统一、保障底线公平的基本养老保险是制度应有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李羽翔  
近年来,针对不同参保群体,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呈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制度共存的局面。在同一框架内,以总替代率、净替代率、总相对水平、净相对水平四个指标为工具,利用精算模型测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城乡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高于城乡居民。对影响待遇水平的退休年龄、投资收益率和待遇增长机制三项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这三项因素对两种制度的待遇水平都具有重要影响,对城镇职工养老制度影响大于城乡居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李羽翔  
近年来,针对不同参保群体,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呈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制度共存的局面。在同一框架内,以总替代率、净替代率、总相对水平、净相对水平四个指标为工具,利用精算模型测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城乡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高于城乡居民。对影响待遇水平的退休年龄、投资收益率和待遇增长机制三项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这三项因素对两种制度的待遇水平都具有重要影响,对城镇职工养老制度影响大于城乡居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昌平  
长期以来,我们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简称"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界定为"部分积累制",导致出现了社会保险"税费之争"、个人账户"空账"和中央政府责任无限放大等现实问题,其根源在于养老金转制成本及其清偿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应从根本上改革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构,建立包括基础养老金(国民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强制性企业年金)和自愿性企业年金在内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并通过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和"划资偿债"等措施保障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洪  钟和卿  
转轨后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是否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及持续性。文章通过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精算模型,在三种模拟条件下,分别对其可持续运行能力进行测算及分析。研究显示: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在2038年左右出现收不抵支,此后收支逆差逐年加大,2042年以后自身筹资体系将难以维持。如果能够加大对职工工资收入的分配力度,则可以有效改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使得上述情况延迟发生。在经济景气乐观估计下,赤字规模有所减少。因此,积极推动宏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升产业结构等,都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帅  
统账结合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该制度在扩大覆盖面、增强基金支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实际运行情况和当初的制度设计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存在着筹资不足的短期矛盾、人口老龄化的长期矛盾以及劳动力市场变迁的挑战。对于个人账户的做实问题,理论上和实践中都给出了否定答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实施名义账户制改革,放弃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做大个人账户规模、强化个人账户的记账功能以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加强精算平衡,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志凯  徐子唯  林梦芸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突破在于确定了政府的财政责任,并对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进行了初步界定。本文对城乡居保制度长期发展中的财政责任进行了全面审视,将财政责任分成五类,并从财政责任的显性或隐性、财政责任的政府层级归属两个维度对这五类财政责任的属性进行了进一步厘清,以便为合理判断我国城乡居保发展中的财政责任与财政负担、进一步明确界定和划分城乡居保发展中的财政责任提供理论参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