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3)
- 2023(8455)
- 2022(7056)
- 2021(6531)
- 2020(5370)
- 2019(12563)
- 2018(11985)
- 2017(23002)
- 2016(11947)
- 2015(13808)
- 2014(13044)
- 2013(13432)
- 2012(12767)
- 2011(11837)
- 2010(11689)
- 2009(10704)
- 2008(10642)
- 2007(9011)
- 2006(8028)
- 2005(7369)
- 学科
- 济(56156)
- 经济(56096)
- 管理(31412)
- 业(31032)
- 方法(26240)
- 数学(24082)
- 数学方法(23915)
- 企(21002)
- 企业(21002)
- 中国(19118)
- 贸(17661)
- 贸易(17654)
- 易(17370)
- 财(14202)
- 农(14144)
- 出(12925)
- 制(11151)
- 学(10468)
- 业经(10318)
- 银(9147)
- 银行(9131)
- 农业(9052)
- 行(8938)
- 口(8914)
- 出口(8911)
- 出口贸易(8911)
- 融(8910)
- 金融(8909)
- 环境(8587)
- 地方(8265)
- 机构
- 大学(183569)
- 学院(176454)
- 济(87960)
- 经济(86635)
- 管理(67855)
- 研究(67229)
- 理学(58809)
- 理学院(58148)
- 管理学(57411)
- 管理学院(57075)
- 中国(51752)
- 财(38993)
- 京(38953)
- 科学(37318)
- 所(33192)
- 财经(31470)
- 经济学(30566)
- 研究所(30406)
- 中心(29176)
- 经(29157)
- 经济学院(27831)
- 农(27265)
- 北京(24969)
- 江(24364)
- 院(23967)
- 财经大学(23867)
- 业大(23087)
- 范(23037)
- 师范(22849)
- 农业(21404)
- 基金
- 项目(121991)
- 科学(98357)
- 基金(94342)
- 研究(89019)
- 家(83115)
- 国家(82578)
- 科学基金(70400)
- 社会(62668)
- 社会科(59770)
- 社会科学(59753)
- 基金项目(48726)
- 自然(42520)
- 省(41806)
- 自然科(41672)
- 自然科学(41658)
- 自然科学基金(41003)
- 教育(38995)
- 资助(38540)
- 划(37106)
- 编号(32746)
- 部(29659)
- 国家社会(28836)
- 重点(27745)
- 成果(27557)
- 发(26556)
- 中国(26538)
- 教育部(25921)
- 创(25076)
- 人文(24406)
- 创新(23778)
共检索到268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莹莹
选取2005年和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统计数据,采用Bootstrap-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相对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传统DEa模型明显高估了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效率;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正溢出效应;居民受教育程度、财政自主权、人口密度的提高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则显著降低了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伍国勇 张启楠 张凡凡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2006—2017年的粮食生产效率,同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整体偏低,且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呈现出效率调减趋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所致;粮食生产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但相邻省份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有减弱趋势,而负相关关系有进一步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邻近省份的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对该省的粮食生产形成空间挤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宗敏
文章基于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基本养老金增长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基本养老金增长存在显著的区域性空间集聚效应,集聚强度呈现波浪形递增态势;地区经济实力差异是造成省际基本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省际基本养老金增长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空间依赖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为了逐渐缩小地区间基本养老金差距,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水平,给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防止省际基本养老金水平差距加大的重要途径是合理引导省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其次,完善省际间基本养老保险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利用财政手段降低地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金 养老保险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涵 陈艳红
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提升人民精神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文章使用2011—2019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图书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数,研究省域图书公共服务的时空演变和空间关联性,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图书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图书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关联性;图书公共服务能够促进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社会创新水平提升,并通过"用脚投票"机制推动城镇化进程,吸引人口流入;图书公共文化服务在东部地区存在更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是因为东部地区整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高,更易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正外部性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宏伟 张斯琴
公共支出是地方政府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调控手段,各地方政府在公共支出政策上具有邻里学习效应,是公共支出存在空间溢出性的主要原因。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研究方法,以京津冀蒙为例度量了公共支出及其空间溢出对邻近城市间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证明了城市效率的增长存在"时空惯性",一个城市的效率水平既与本城市历史效率有关,又会受到周边邻近城市效率的溢出性影响。考虑到空间溢出效应后,公共支出的增长效应依然得到验证,其增加不仅有助于提高本城市效率,并且对周边城市效率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工业现代化对促进地区增长的作用依然不容小觑,消费及人口规模对城市效率的提振作用则更为显著。欠发达外围区应以提升市场化程度与产业专业化水平、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作为公共支出政策的主要方向,致力于增加优质要素吸引力以促进本地区的要素集聚与效率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润田 李碧珍
文章基于我国2012—2019年工业创新效率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串联链式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的工业创新效率进行综合测度,并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和空间计量模型,从内部参与主体与外部环境两方面出发,探究中国工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创新效率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且各省份间存在显著差异;分阶段来看,成果产出阶段的工业创新效率总体优于成果转化阶段;中国省域工业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内部参与主体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业企业投入、科研机构投入与相关高校投入,外部环境因素涵盖区域开放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人力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琳 郭雨娜 王亚辉
基于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通过土地供给指标对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土地稀缺度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城市土地稀缺的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对土地稀缺的直接影响最为显著,城镇化率和产业结构对土地稀缺的溢出效应最为显著;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加剧了土地稀缺的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则能够缓解建设用地稀缺的压力。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土地 稀缺性 空间溢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娟 王庆华
经济增长是近20多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改善的最主要动力,但随着政府财政能力的日渐充裕,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却逐渐成为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制约因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偏好的贡献度势头较好,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较快增长,成为了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的新动力。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并逐渐增强在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领域的责任,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偏好有可能会成为下一时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的强劲动力。为实现"共享发展"理念,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快构建更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以消除贫困为切入点进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同功 张隆 赵得志 初桂民
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决定了教育投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8年各省域单位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各省域单位教育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第二,东部区域内教育溢出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强于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第三,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会对教育溢出产生正向影响,劳动力成本和高等教育水平则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兼顾其他地区教育发展政策,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来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政策,以平衡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疏导教育溢出效应传导机制,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亚娟 孙敬水
通过建立教育与生产率增长的内生模型,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中国1991~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从公共教育支出视角检验了教育对中国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支出在各级教育中分配的不合理性,导致教育对技术的溢出效应表现为引致技术效率恶化和技术进步率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莉
文章结合扎根理论,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探究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性,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解析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以2015年为节点,呈现先偏向资本运用后偏向劳动力使用的趋势;分行业来看,研究期内除清洁能源产业长期偏向资本外,节能环保业、清洁生产业、绿色服务业等产业均呈现波动式偏向特征;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绿色生产要素、绿色政策战略和绿色技术知识等要素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污染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莉
文章结合扎根理论,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探究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性,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解析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以2015年为节点,呈现先偏向资本运用后偏向劳动力使用的趋势;分行业来看,研究期内除清洁能源产业长期偏向资本外,节能环保业、清洁生产业、绿色服务业等产业均呈现波动式偏向特征;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绿色生产要素、绿色政策战略和绿色技术知识等要素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污染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星星
文章根据非期望产出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测度了技术进步水平。研究了技术进步及其代理变量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促进了区域内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而其间接效应却阻碍了临近区域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效率变化(EC)和能源技术变化(TC)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总效应均显著为正。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区域间均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空间面板 溢出效应 非期望产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洪 李金萍 纪成君
为了克服传统DEA方法的缺陷,文章采用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测算了中国2002—2016年30个省份碳排放约束下的能源效率现状,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解。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地区的能源结构、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有负向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其他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区能源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经济发展水平的溢出效应大于产业升级,其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对本地区的能源效率产生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瑾 明庆忠
文章以我国扶贫开发重要区域云南省30个典型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单元,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2008—2017年旅游扶贫效率,同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形态单一、带动力疲软等因素造成了云南省旅游扶贫效率整体偏低,其主要障碍因子是技术效率较低;云南省典型县(区)旅游扶贫效率水平可分为弱势型、潜能型、维持型以及示范型四类。与此同时,云南省各典型县(区)的旅游扶贫效率表现出效率较高的县(区)对周边地区效率提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其空间溢出效应受投资驱动、结构推进、政策支撑,尤其是交通保障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