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5)
- 2023(17856)
- 2022(15016)
- 2021(14052)
- 2020(12046)
- 2019(27465)
- 2018(26642)
- 2017(50198)
- 2016(27278)
- 2015(30860)
- 2014(30558)
- 2013(30404)
- 2012(27913)
- 2011(24847)
- 2010(24619)
- 2009(22654)
- 2008(22476)
- 2007(19395)
- 2006(16409)
- 2005(14323)
- 学科
- 济(108760)
- 经济(108648)
- 管理(79203)
- 业(76138)
- 企(60341)
- 企业(60341)
- 方法(52161)
- 数学(46619)
- 数学方法(46074)
- 财(38862)
- 中国(31926)
- 农(30302)
- 贸(23058)
- 贸易(23049)
- 业经(22943)
- 学(22628)
- 易(22497)
- 制(21735)
- 地方(21681)
- 务(20797)
- 财务(20748)
- 财务管理(20686)
- 农业(20027)
- 企业财务(19635)
- 银(16892)
- 银行(16826)
- 技术(16385)
- 环境(16083)
- 行(15952)
- 理论(15747)
- 机构
- 大学(386841)
- 学院(384239)
- 济(160243)
- 经济(157203)
- 管理(148191)
- 研究(131185)
- 理学(129241)
- 理学院(127776)
- 管理学(125577)
- 管理学院(124870)
- 中国(98836)
- 科学(82337)
- 京(80626)
- 财(77605)
- 农(70046)
- 所(66783)
- 研究所(61075)
- 中心(60845)
- 业大(60826)
- 财经(59590)
- 农业(55676)
- 江(55289)
- 经(54346)
- 经济学(50117)
- 北京(50062)
- 范(48667)
- 师范(48034)
- 院(46765)
- 经济学院(45500)
- 财经大学(44259)
- 基金
- 项目(267850)
- 科学(210400)
- 基金(196900)
- 研究(188930)
- 家(174929)
- 国家(173533)
- 科学基金(147752)
- 社会(122073)
- 社会科(115772)
- 社会科学(115741)
- 基金项目(104402)
- 省(102699)
- 自然(96999)
- 自然科(94851)
- 自然科学(94819)
- 自然科学基金(93168)
- 划(87932)
- 教育(86828)
- 资助(79883)
- 编号(74443)
- 重点(60824)
- 成果(60219)
- 部(59616)
- 发(57106)
- 创(56071)
- 科研(52720)
- 创新(52555)
- 国家社会(52086)
- 教育部(50871)
- 课题(50666)
- 期刊
- 济(164236)
- 经济(164236)
- 研究(107674)
- 中国(72690)
- 学报(67555)
- 财(63720)
- 农(61785)
- 科学(59217)
- 管理(50674)
- 大学(50175)
- 学学(47492)
- 农业(42021)
- 教育(34899)
- 技术(31100)
- 融(30811)
- 金融(30811)
- 财经(29479)
- 经济研究(28706)
- 业经(25749)
- 经(25401)
- 业(23293)
- 问题(22070)
- 图书(21151)
- 贸(20015)
- 版(19906)
- 统计(18538)
- 技术经济(18154)
- 科技(17678)
- 策(17128)
- 世界(16781)
共检索到555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怡虹 李峰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差异是我国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重要根源,其中,本级税收、转移支付收入、预算外收入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三个重要因素。利用因子分析,可以计算出我国各省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因子得分,通过计量检验,可以分析出这三种因素对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致的地方税收能力差异,是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地区不均等的主要原因;目前的转移支付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而预算外资金支出有助于改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地区差距 财政差异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德仁 刘亮
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引入人均公共支出成本的变量、采用加权变异系数对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进行度量。研究发现,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小于地区间财力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的形成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较大的现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应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翠莲 胡德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寒波 龚莉 夏一丹
本文采用Theil指数计量模型对我国县域财政能力的差距进行了考察,发现我国县域财政能力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仍然是产生我国县域财政能力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但产业结构差异、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对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马永妍
依据实际发生的公共支出数据计算得出的地方公共财政能力差异的三种类型,未必能够真实反映相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这样计算出的地方公共财政能力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可能是适合的,也可能是超前或滞后的。地方公共财政能力差异及其分类的真伪,取决于是否存在能够在自身财力以外为公共支出融资这个条件。只有当经济发展达到能够提供比较充足的地方财政收入而不需要在自身财力以外为公共支出融资时,地方公共财政能力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一致因而是真实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垒 张子彧
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南北经济分化的新特征,探明南北分化加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已变得十分迫切.该文在梳理南北经济分化态势和区域创新差异格局的基础上,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大逻辑,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南北经济发展分化的成因.研究表明:1) 2013年以来随着北方经济增长快速回落,我国南北经济分化走势愈益突出;2)北方与南方在创新能力上的落差同样较大,且区域创新鸿沟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3)造成南北经济分化加剧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地区创新能力差异,资本积累速度的快慢对南北分化的产生有较大贡献,制度因素也可以部分解释南北经济增长分化,但劳动力因素并不构成南北经济分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北方人力资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经济分化的加剧.上述结论可以为促进我国南北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南北经济分化 区域创新能力 经济新常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焦国华
本文在全面、系统描述中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基础上 ,重点对我国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 ,并对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平衡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方面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性评估 ,最后对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我国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思路性对策。
关键词:
财政能力差异 转移支付制度 地区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蕾蕾 宗颖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增阳 杜亚楠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基础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六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全局熵值法、Moran's I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其中,基础教育和公共文化发展较好,环境保护发展较差。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由“低水平成片,高水平稀少”逐步演变为“低水平消失,中高水平均分”。从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和城市化水平对邻近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凤朝 沈能
区域创新能力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专利数据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运用横截面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分别对中国区域专利增长率在1985-2003年间的趋同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以发明专利表征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地区间表现出明显的趋异特征;最后指出,中西部地区应通过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工程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 趋同 横截面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
区域 科技创新 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勇 秦以旭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省市越来越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差异在不断变化,差异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运用Theil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区域差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区域差异变动呈现近似倒U型曲线;区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慧平
本文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地区R&D创新能力,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测算中国R&D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发现:基尼系数、Theil指数测算结果均显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曲线呈现S型,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倒U型曲线。基尼系数显示:省域之间R&D创新能力的差异显著;Theil指数显示:地区内的差距主导潜在创新能力的差异;地区间的差距主导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新同
由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各地区在研发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对我国区域研发能力差异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引入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相对规模、研发人员相对规模、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相对数量、授权专利相对数量、技术市场相对规模、新产品产值相对规模等指标,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我国各省区研发能力差异进行比较评价。
关键词:
研发 地区 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邵挺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养老保险体系选择是我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从长期来看,以基金制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维持整个体系可持续的均衡运行,但在省级统筹的前提下各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会显著地影响到基金制运行的市场效率。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推断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如果各地的财政能力相差过大,基金制改革只会进一步拉大各地养老基金运行效率的差距。最后,本文认为,目前尚处在省级统筹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还不具备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变的条件,只有提高统筹层次,尽快建立起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体系,才能为如此重大的制度转轨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