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0)
2023(17610)
2022(15320)
2021(14547)
2020(12134)
2019(28050)
2018(27631)
2017(52870)
2016(28356)
2015(32165)
2014(31601)
2013(31143)
2012(28754)
2011(25713)
2010(25384)
2009(23424)
2008(22956)
2007(19834)
2006(17369)
2005(15350)
作者
(79657)
(66548)
(65754)
(62729)
(42575)
(31832)
(29997)
(26118)
(25424)
(23601)
(22681)
(22369)
(20972)
(20960)
(20620)
(20384)
(19744)
(19573)
(19089)
(18920)
(16393)
(16208)
(16061)
(15225)
(14781)
(14761)
(14456)
(14409)
(13286)
(13023)
学科
(115980)
经济(115862)
管理(82793)
(75756)
(63390)
企业(63390)
方法(53973)
数学(47059)
数学方法(46357)
中国(31846)
(30240)
(28718)
业经(24659)
(24431)
地方(22880)
(22291)
贸易(22276)
(21664)
(21116)
环境(20299)
农业(19649)
理论(18649)
(18159)
(18077)
财务(18077)
财务管理(18036)
(17216)
技术(17138)
企业财务(17118)
(16768)
机构
大学(399723)
学院(394875)
(161061)
经济(157796)
管理(157090)
理学(136568)
理学院(135056)
研究(134223)
管理学(132488)
管理学院(131779)
中国(102341)
(86291)
科学(82163)
(72127)
(65978)
中心(61809)
(61074)
研究所(60198)
财经(58518)
业大(58012)
(56100)
北京(54754)
(53549)
(52636)
师范(52167)
(49446)
经济学(48913)
农业(47655)
(45719)
经济学院(44048)
基金
项目(274573)
科学(216945)
基金(201582)
研究(199967)
(175818)
国家(174415)
科学基金(150432)
社会(127487)
社会科(120800)
社会科学(120766)
基金项目(106250)
(103815)
自然(97949)
自然科(95728)
自然科学(95703)
自然科学基金(93942)
教育(92091)
(88456)
资助(83563)
编号(80209)
成果(64957)
(61321)
重点(61184)
(57726)
(56463)
课题(55049)
国家社会(53160)
教育部(52939)
创新(52787)
科研(52471)
期刊
(171712)
经济(171712)
研究(116411)
中国(76705)
学报(62779)
科学(58474)
管理(58220)
(55152)
(55016)
大学(48827)
学学(45674)
教育(44197)
农业(38665)
技术(35301)
(32264)
金融(32264)
财经(28458)
经济研究(28075)
业经(26377)
(24445)
问题(22447)
图书(21361)
(20595)
技术经济(19162)
(19074)
(18858)
科技(18662)
理论(18550)
资源(18183)
统计(18136)
共检索到580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武龙   阎波   朱珉莹   王小虎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然而在中国情境下如何实现政府与非政府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仍是现阶段环境治理的棘手难题。本文通过揭示协同治理理论中政府和非政府主体间“伙伴关系”的前提假设,以及补充中国政府治理的“责任链条”特征,提出一个“链式协同”的概念框架与解释思路。结合S市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合作伙伴计划”案例,本文提出“链式协同”是基层地方政府主导下,基层地方政府部门与企业、社会组织等非政府主体基于自愿平等的“伙伴关系”与紧密衔接的“责任链条”所实现的一种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协同治理形式,具体呈现为建立协同治理“朋友圈”和用好问责机制“组合拳”等过程环节。相较于以往协同治理形式,本文提出的“链式协同”不仅强调政府主导对于实现协同治理的关键作用,而且突出中国情境下非政府主体参与协同治理的实现方式,从而为理解当前基层环境治理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本文以鲁北生态工业园区为案例 ,从产业链有机构成、工业生态系统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 ,提出了未来鲁北生态工业园区延伸与发展的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雅迪  张健  齐林  欧阳甫宣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推进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通过整合园区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以园区循环化改造目标为指导构建SEDEA-TOPSIS协同度模型,通过SEDEA模型从物质投入产出效率角度考察其减量化绩效,利用TOPSIS模型从减量化、再循环角度评价其综合绩效,最后对基本目标完成情况的协同度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针对以季度为决策单元的工业园区,SEDEA-TOPSIS协同度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对其循环化改造绩效进行评价,在改造期间工业园区的超效率逐步提高、减量成果明显,季度的综合排名呈上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赖玢洁  李星  刘婷  陈吕军  
本文研究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经济和环境绩效。研究表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土地面积、从业人数、工业增加值、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占所在地区的1.0%、2.1%、16.8%、1.4%和1.0%。比较验收基准年与规划基准年,14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9%和49%,排放强度下降45%和65%;能耗、新鲜水耗、废水排放量、固废产生量增加了7%、15%、18%和24%,但其强度下降25%、18%、14%和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绩效,对中国1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和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益升 ,赵文彦  
科学工业园区是一种以智力密集为依托、开发高技术和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根据功能、结构、范围和特点的不同,科学工业园区亦被称为“科学工业园”、“科学技术园”、“科学公园”、“发展研究园”、“科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蓉  王志凌  
我国的产业化扶贫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十几年来,我国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部分地区开始尝试把扶贫产业化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探索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造血型"产业化扶贫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产业化扶贫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协同作用,结合各地实践分析了扶贫产业园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扶贫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拥军  戴炳钦  简兆权  范志明  胡品平  
学界对现有工业园区商业模式的研究尽管从园区布局、环境污染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进行了探讨,然而,缺乏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视角对境外工业园区商业模式进行讨论,无法体现利益相关者在境外园区商业战略和营销中的地位。文章在价值共创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区商业模式动态更新的案例研究发现,境外工业园区存在地产型和城市功能型两种商业模式,境外工业园区的商业模式更新路径存在匹配式和引导式两种。这一研究将价值共创理论应用到境外合作区商业模式转型中,加深了对境外合作区不同商业模式特征及其更新路径的理解,拓展了价值共创理论的内涵,对中国境外工业园区如何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桦  杨婷  
现阶段工业园区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分析影响工业园区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22个因素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中识别出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政策和节能技术水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政策、节能环保投入与技术创新等3个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节能与环保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及其实施机制、建立节能与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优化园区经济结构和有效利用资源等促进工业园区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工业园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丽丹  王忠军  黄小华  龙立荣  
基于归因理论视角,以处级以下的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务员职业生涯高原的归因模式与特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务员对职业生涯高原的归因呈现出两维度、七要素的模式。其中内部归因维度包含三个归因要素:能力因素、努力因素、群众基础;外部归因维度包含四个归因要素:机遇因素、领导因素、岗位因素、体制因素;公务员对职业生涯高原更多地进行外部归因,并且归因特点在性别、婚姻、年龄、职务和地区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对未来进一步开展公务员职业生涯高原的实证研究及干预、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世杰  
工业园区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工业园区土地资源利用应当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走土地资源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文章通过分析重庆部分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的情况,提出目前重庆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循环经济理论的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巍  田金平  李星  刘婷  陈吕军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24家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环境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整体而言,园区环境效率非有效性主要来自纯技术非有效性,次要来自规模非有效性。各园区在环境绩效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验收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环境绩效上并无明显优势。大部分经济体量大的园区需要适当控制规模提升效率。研究还为园区未来环境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为未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子舟  贺昌政  
工作场所学习,是指发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者与专家、同事互动,为取得对组织与个体有意义的结果,而习得工作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的过程。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人们思考、行动就是在学习,如工人练习操作是学习,了解组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波  姜晓峰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改造或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效率,形成资源和能源效率较高的物质循环模式。因此,在规划设计循环经济园区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文章基于董家河工业园区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园区的物质流分析账户,并设计了适用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可显著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园区产业关联度可由35%提高到88%,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林葳  
文章运用蚁群算法对与生态工业园区环境效益相关的分类指数公式和综合指数公式进行优化,并构建了环境效益评价模型。以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借助MATLAB7.0软件分别从系统结构类、资源利用类、环境效果类以及经济效果类四个方面对其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确定了生态建设前后工业园区环境效益等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丰志勇  曾刚  
在回顾大量关于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虑了传统的区位因子和现代工业园区布局要素条件,建立了区位条件、腹地支撑能力、微观环境、规模及发育程度和创新能力5个子系统,并相应选取了16项评价因素和40个评价指标。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权重值,然后根据权重计算出上海工业园区综合评价值,最后对上海市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做出总体评价。总体上,上海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接近中等水平,整体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子系统对综合评价值的贡献程度不一,综合评价值高的园区,每个子系统的贡献率比较均匀,差异性比较小。综合评价值比较低的园区,各子系统的贡献率不均匀,差异性比较大。尤其在创新能力方面,所有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