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8)
2023(10434)
2022(8697)
2021(8388)
2020(7016)
2019(16228)
2018(15635)
2017(29884)
2016(15420)
2015(17335)
2014(16572)
2013(16200)
2012(14616)
2011(12970)
2010(12187)
2009(10913)
2008(10176)
2007(8198)
2006(6537)
2005(5576)
作者
(39129)
(33166)
(32672)
(31191)
(20864)
(15611)
(14914)
(12988)
(12650)
(11259)
(11252)
(11078)
(10280)
(10064)
(10034)
(9930)
(9914)
(9427)
(9331)
(9301)
(7907)
(7712)
(7662)
(7535)
(7406)
(7398)
(6998)
(6737)
(6436)
(6402)
学科
(66696)
经济(66632)
管理(42635)
(39267)
方法(34385)
数学(31783)
数学方法(31409)
(30738)
企业(30738)
中国(20650)
(16913)
(16523)
(14220)
贸易(14214)
(13989)
业经(12927)
农业(11187)
(10513)
环境(10183)
(9980)
金融(9979)
(9875)
(9742)
财务(9711)
财务管理(9692)
(9616)
银行(9610)
地方(9254)
(9233)
企业财务(9189)
机构
大学(211533)
学院(207693)
(98113)
经济(96815)
管理(84846)
理学(74879)
理学院(74154)
管理学(72966)
管理学院(72570)
研究(69938)
中国(54869)
(43161)
(41561)
科学(38276)
财经(34984)
中心(32907)
经济学(32621)
(32502)
(32088)
经济学院(29640)
研究所(29429)
(27787)
业大(27519)
北京(26870)
财经大学(26714)
(25566)
(25559)
(24913)
师范(24704)
经济管理(23143)
基金
项目(151643)
科学(122826)
基金(116909)
研究(111213)
(101749)
国家(101016)
科学基金(88463)
社会(76262)
社会科(72671)
社会科学(72655)
基金项目(61150)
自然(55617)
自然科(54454)
自然科学(54442)
(53653)
自然科学基金(53502)
教育(50266)
资助(47602)
(46693)
编号(42435)
(35732)
国家社会(34369)
重点(33656)
成果(32821)
(31932)
(31786)
教育部(31704)
人文(30450)
创新(30047)
中国(29969)
期刊
(91574)
经济(91574)
研究(59775)
中国(34101)
(31035)
管理(30103)
科学(29014)
学报(28251)
(23908)
大学(23105)
学学(21888)
技术(17814)
财经(17415)
(17237)
金融(17237)
农业(17060)
经济研究(16759)
(15045)
教育(14790)
业经(13101)
问题(12821)
(12452)
统计(11520)
世界(11494)
国际(10982)
技术经济(10180)
(9954)
(9940)
理论(9704)
资源(9116)
共检索到288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储君  仝德  古恒宇  曹志强  潘向向  
以人口流动为表征的空间相互作用是热点议题,然而关于其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论文利用2018年腾讯迁徙大数据,以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改进重力模型,分析距离衰减系数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1)城际联系的距离衰减系数呈非线性,偏依赖图曲线存在2个“平台区”(距离衰减系数接近于0)和2个“衰减区”(距离衰减系数约为2.8),将直线距离替换为路网距离,2018年数据替换为其他年份数据后,结果仍然稳健;(2)与基准模型相比,航空、铁路及公路交通下的距离衰减系数非线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春运期间的距离衰减系数基本保持一致。建议根据城际联系距离衰减规律布局都市圈和城市群,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海江  苗长虹  
交通运输体现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是研究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省域公路客运、全国铁路和全国航空客运班期与距离关系的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我国客运交通联系的距离衰减规律特征,得到三种客运方式的适宜营运距离、最佳营运里程和平均营运里程以及距离衰减规律的曲线估计模型,并对距离衰减规律的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评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盛铭铭  石飞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使用4种易于搜集的网络文本数据,基于网络文本中的地名共现估算不同文本类型及不同“距离”参数设定情景下的衰减系数值,并进一步讨论距离衰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异质性特征,为重力模型相关参数的标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就空间格局而言,长三角网络呈现出核心城市间廊道效应凸显、“核心-边缘”特征显著、核心城市强带动能力等多个特征。(2)就距离衰减系数而言,网络空间中虚拟要素流的衰减系数总体上小于以人口流动为代表的实体要素流,具有要素类型异质和地理空间异质的双重特征,与地域空间在层级结构、产业分工、近域相似度等方面的真实差异有关,这折射出距离衰减背后复杂的超时空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宏盈  
广东是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领头羊",每天由广东入境中转前往我国西部省区的入境旅游者不计其数,这种扩散流动形成了广东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梯度转移。文章计算分析了广东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转移态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ArcGIS软件测算中转地与目的地间的空间距离,对比广东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发现广东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以1 300km为界,可分为随距离递增和随距离递减两大圈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卓  金凤君  杨宇  王伟  
交通流是社会经济空间联系的直观反映,其距离衰减规律对空间秩序的形成与演化意义重大。利用2016年10月份的福建省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以县区为基本单位,识别高速公路流O-D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模型法模拟省和县区2个尺度上高速公路流的距离衰减规律,并结合空间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高速公路流距离衰减规律的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结果显示,(1)高速公路流主要集中在0~200 km与0~200 min区段,较好地契合了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与交通流的时空断裂特征;(2)省域层面上,高速公路流随距离的增加有显著的衰减趋势,当采用路网距离、幂律型衰减函数时,距离衰减系数为2.674,显著高于常规所选数值2;(3)不同县区高速公路流的距离衰减速度在空间上呈显著的圈层模式,与高速公路流的空间分布形成较好的耦合关系;(4)距离衰减规律内生于社会经济空间联系格局,不仅影响空间秩序的形成与演化,也会受空间秩序演化的影响,一定条件下,节点的对外社会经济空间联系强度会随节点规模、人口与经济密度的提高以及区位条件的优化形成自我加速的反馈过程,形成循环累积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绪钦  
基于空间邻接关系,定义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的相对距离,通过各地上市公司数量及各地与资本市场中心相对距离的数量分析,揭示资本市场空间配置对各地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影响,指出资本市场中心对各地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距离衰减现象,我国两个资本市场中心分布对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本市场中心位置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游群林  卢政营  
感知距离是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随着距离的衰减进行了研究,但对感知距离的认识还缺乏系统性。旅游资源吸引力受到多维感知距离衰减和调节变量的影响程度,在古典尊贵性、古典军事性、租界历史性、宗教文化性、民间风俗性五种代表性历史风貌建筑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衰减模型中,表现不一,共同点是随着空间、时间及文化距离的增加,吸引力会降低,若是交通便利,并有人伴随的情况下,吸引力则会大大增加,但也有不同情况,民间风俗性资源的吸引力则是文化距离越大,吸引力越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沐辰  许刚  肖锐  焦利民  
夜间灯光强度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弱的直观表征,通常随到城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其空间衰减过程是否可以定量化、模型化,以及空间衰减规律关于城市形态的指示意义仍不明确。论文获取32个中国主要城市2012年和2020年NPP-VIIRS夜间灯光年度合成数据,以城市中心为圆心,计算同心圆圈层内平均夜光强度;受建设用地密度空间衰减函数启发,采用反S函数拟合城市夜间灯光强度空间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反S函数可以很好地拟合夜间灯光强度空间衰减特征,模型参数D和α的变化分别反映了城市扩张过程和形态变化。2012—2020年间,各城市半径(参数D)增长到1.1~3.6倍;城市规模较小的长春、银川和西宁经历的夜光亮度增长幅度最大,而东部沿海城市增长幅度较小。参数α的变化说明中国主要城市由夜间灯光反映的空间形态趋于紧凑。反S函数为刻画夜间灯光强度空间衰减提供了新工具,为测度城市扩张和形态变化提供了新指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向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跨省流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升,虽然关于流动人口省际迁移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省际迁移距离的研究则不多见。文章利用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人均迁移距离及其省际差异,研究发现:2000~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省际人均迁移距离有所增加,2000年人均迁移距离为980.51千米,2010年为994.82千米;人均迁移距离变动存在区域差异性,迁移距离增加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而迁移距离降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人均迁移距离存在性别差异性,女性更加倾向于近距离迁移,2010年男性的人均迁移距离为1000.75千米,女性则为987.01千米,迁移距离的性别差异在不断缩小。同时,文章还从经济因素、年龄结构和迁移规模3个方面探讨了流动人口省际迁移距离的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圣  李诗依  
从公共压力传导效力的视角,研究了消除地域因素影响的空间距离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非线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层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受空间距离影响较大,且存在一个显著的临界点。在临界点以内,出于获得性印象管理的动机,空间距离与环境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当空间距离超过临界点后,出于保护性印象管理的动机,空间距离与环境信息披露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受到的外部压力增加时,企业管理层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机会主义行为所需的空间距离显著增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圣  李诗依  
从公共压力传导效力的视角,研究了消除地域因素影响的空间距离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非线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层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受空间距离影响较大,且存在一个显著的临界点。在临界点以内,出于获得性印象管理的动机,空间距离与环境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当空间距离超过临界点后,出于保护性印象管理的动机,空间距离与环境信息披露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受到的外部压力增加时,企业管理层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机会主义行为所需的空间距离显著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潇   王明秋   赵胜利  
大数据统计分析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面临一些挑战性问题,用子数据代替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成为一种选择。文章基于最小协方差行列式的稳健距离,为大数据Logistic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子数据选择算法。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在不同的标准下比较了所提算法与其他已有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估计效率和计算效率,与全数据相比,计算时间显著减少。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得到的子数据信息矩阵行列式的值更大。同时,当协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时,所提算法具有稳健性。最后,通过对实际数据集的分析,说明了所提算法的预测误差更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孟军  
文章基于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弘扬正气的社会背景,对腐败影响资本跨国流动的理论机理进行阐释,通过搜集整理58个代表性国家(地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差分GMM和系统GMM两种估计方法 ,对腐败、腐败距离与外资流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腐败和外资流入之间的关系因国家类型存在差异,发达国家较高的政府清廉度可以降低腐败交易成本,对我国资本具有较大引力,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缺陷可以为投资者开拓当地市场提供机会;腐败距离对资本的跨国流动具有阻碍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我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为当前的反腐倡廉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彦立  
人口红利概述人口红利译自"Demographic DiviDenD",最早由mason在其1997年发表的文章"population anD the asian economic miracle"中被提出。翌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在《世界人口现状》(unFpa1998)中正式使用该词,并逐渐成为经济学和人口学的术语。人口红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带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上升,并且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旭光  张秀芝  刘焕彬  邱粲  
为了揭示沿海风随离岸距离的变化规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MM5和CALMET气象风场模块对山东省沿海的风场特征进行了一整年的数值模拟,根据实际测风站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选取出了鲁北、烟台两个风速剖面,利用ARCGIS分析软件对这两个风速剖面上的风场模拟结果进行了年均、海风和陆风以及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下的风场变化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距海岸线10km左右的海上和距海岸线20~30km的陆上之间的区域内,沿海上向内陆方向风速急剧衰减,距海岸线20~30km的陆上和距海岸线10km左右的海上之间的区域外,风速的衰减逐渐缓慢并达到稳定,不同地形和不同高度上风速衰减比率和衰减范围明显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