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6)
2023(5504)
2022(4723)
2021(4858)
2020(3995)
2019(9421)
2018(8915)
2017(16995)
2016(8912)
2015(10238)
2014(10005)
2013(10089)
2012(9222)
2011(8483)
2010(8424)
2009(7883)
2008(7887)
2007(6938)
2006(6450)
2005(6235)
作者
(24138)
(20196)
(20150)
(19554)
(12911)
(9661)
(9025)
(7778)
(7746)
(7149)
(7080)
(6754)
(6602)
(6451)
(6386)
(6344)
(5979)
(5857)
(5679)
(5393)
(5190)
(4862)
(4744)
(4632)
(4592)
(4417)
(4406)
(4153)
(4114)
(4093)
学科
(42192)
经济(42130)
(23140)
管理(21113)
中国(17060)
方法(16983)
数学(15804)
数学方法(15638)
(15609)
(14105)
企业(14105)
农业(10968)
(10887)
贸易(10880)
(10723)
(10171)
(8992)
(7906)
(7709)
银行(7707)
(7467)
业经(7436)
收入(7180)
地方(7058)
(6864)
金融(6863)
发展(6544)
(6532)
(6279)
关系(6114)
机构
大学(130196)
学院(127663)
(65973)
经济(65002)
研究(51561)
管理(45371)
中国(42821)
理学(38017)
理学院(37566)
管理学(37070)
管理学院(36832)
(30041)
(28321)
科学(26954)
(25890)
财经(23498)
研究所(23102)
经济学(22945)
中心(22740)
(21645)
经济学院(20686)
北京(19215)
(19149)
(18183)
(17914)
财经大学(17503)
(17237)
师范(17152)
科学院(15834)
社会(15074)
基金
项目(79712)
科学(63897)
基金(61188)
研究(61087)
(53137)
国家(52736)
科学基金(44387)
社会(42692)
社会科(40532)
社会科学(40527)
基金项目(30755)
教育(27143)
(26533)
资助(26208)
自然(25200)
自然科(24641)
自然科学(24635)
自然科学基金(24231)
(23562)
编号(22678)
中国(19977)
(19931)
成果(19783)
国家社会(19589)
重点(18246)
(18079)
教育部(17545)
社科(16433)
人文(16407)
(16387)
期刊
(74976)
经济(74976)
研究(46730)
中国(27519)
(21601)
(19805)
科学(17576)
管理(17232)
学报(16708)
(15840)
金融(15840)
大学(13604)
农业(13326)
经济研究(13118)
学学(12674)
财经(12521)
教育(12167)
(11159)
(11027)
问题(10893)
业经(10171)
世界(10009)
国际(9834)
技术(9361)
(6949)
统计(6708)
技术经济(6658)
经济问题(6507)
资源(5409)
现代(5310)
共检索到207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宗胜  于涛  
文章尝试制定了阶梯式全国统一城市贫困线。据此测度发现,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已接近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对流动人口的贫困治理仍是"真空地带",存在城市贫困治理的"内部二元结构"问题;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城镇贫困仍较严重;在经济转型条件下,城市绝对贫困也存在反弹可能;相对贫困日益严峻。文章提出政策建议:明确确立全国统一城市贫困线;将常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扶贫体系,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贫困问题;实行定向精准扶贫,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扶贫;加大中部和东北地区城镇扶贫力度。同时将相对贫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姚金琢   杨道杰  
为了避免以往各种方法在贫困标准上的主观性、模糊性,这里提出利用改进的ELES模型来测算城镇居民贫困线。ELES模型将人的的需求划分成基本需求和超基本需求两大部份,而基本需求能否满足,正是我们判断贫困与否的基本准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本文利用“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测度与反贫困政策评估”课题组的最新调查资料,用交叉法和回归分析实际测算了7个代表性城市的主观贫困线。计算结果表明,主观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比较接近,说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同时,主观贫困线远远高于当前城镇贫困人口的实际救助标准———“低保线”,说明救助标准太低。因此,建议推广使用主观贫困线方法来识别城镇贫困人口,并以此作为“低保线”制订的参照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揭新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卫东  糜仲春  程永宏  
确定合理的贫困标准和贫困线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一环。本文从贫困的定义与分类出发 ,论述了计算贫困线和贫困率的几种主要方法 ,然后提出了利用收入分布函数计算贫困线和贫困率的新方法。本文还同时提出了一种拟合收入分组数据的分布函数 ,效果十分理想。收入分布函数的拟合是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之关键 ,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取决于分布函数的拟合质量。本文将生物学中常用的逻辑斯蒂 (Logistic)函数稍加变形应用于收入分布函数的拟合取得了理想效果 ,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兢  
对于贫困线、贫困率的测算有多种方法。根据个人收入分布的拟合函数,可以为贫困线、贫困率的测算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问敏  李实  
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及其收入分配所产生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城镇居民的人均货币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收入不均等程度的扩大,贫困户的实际收入状况如何,也是人们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代彦  杨迎亚  于寄语  
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就城镇化对贫困率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居民贫困率的降低,但是这一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双门限特征;当城镇化率小于55.7%时,其减贫作用十分显著;当城镇化率在55.7%-68%时,其减贫作用开始放缓;当城镇化率超过68%时,其减贫作用不再显著。这一结果说明,当前城镇化进程同居民减贫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非良性互动。此外,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贫,且金融发展程度的减贫作用要大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减贫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代彦  杨迎亚  于寄语  
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就城镇化对贫困率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居民贫困率的降低,但是这一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双门限特征;当城镇化率小于55.7%时,其减贫作用十分显著;当城镇化率在55.7%-68%时,其减贫作用开始放缓;当城镇化率超过68%时,其减贫作用不再显著。这一结果说明,当前城镇化进程同居民减贫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非良性互动。此外,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贫,且金融发展程度的减贫作用要大于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敏娜  车延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王劲涛  赖志花  
贫困线的确定是正确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贫困状况的重要问题,因而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测算方法。本文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法对河北省城镇居民的贫困线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卉  王娜  王丹青  
应用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的九个省份,从收入贫困、能力贫困、社会排斥贫困和参与性不足贫困四个方面确定七个维度,进行多维贫困测度。结果显示,健康保险和卫生设施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而且随着维度的增加,住房和教育对贫困的影响逐渐加大,多维贫困者的贫困深度加深。维度分解结果显示,地区差距仍比较明显,多维贫困最严重的是贵州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采学  
迄今为止,我们对城镇居民贫困程度的认识一直处于模糊的抽象概念之中。在这种对贫困无定性定量分析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有关决策与社会科学研究,很难说有十足的科学依据与准确度。本文拟在定性分析现阶段城镇居民生活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住户调查资料,从收入这一角度,对城镇居民贫困程度作定量分析,对贫困收入线的划分,作初步试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成元  
在我国城镇居民生活中,如何科学地确定贫困线的标准?本文结合江苏省城镇居民抽样调查的有关资料,试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对贫困问题的理解在研究如何确定贫困线的划分标准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贫困”一词的含义。根据1986年江苏省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在城镇居民家庭中,有5%的家庭是低就业、低收入、低生活标准的困难户。这类家庭主要有:无依无靠、生活无来源的孤老残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