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0)
- 2023(12812)
- 2022(11153)
- 2021(10852)
- 2020(9109)
- 2019(21188)
- 2018(20926)
- 2017(40308)
- 2016(21756)
- 2015(24802)
- 2014(24859)
- 2013(24901)
- 2012(22708)
- 2011(20206)
- 2010(19982)
- 2009(18222)
- 2008(17770)
- 2007(15018)
- 2006(13036)
- 2005(11465)
- 学科
- 济(88435)
- 经济(88328)
- 管理(64309)
- 业(59301)
- 企(48644)
- 企业(48644)
- 方法(42130)
- 数学(37190)
- 数学方法(36873)
- 财(32558)
- 中国(27389)
- 农(23607)
- 学(18012)
- 业经(17964)
- 贸(17950)
- 贸易(17942)
- 地方(17716)
- 易(17442)
- 制(16981)
- 务(16170)
- 财务(16111)
- 财务管理(16061)
- 农业(15409)
- 企业财务(15296)
- 和(13691)
- 环境(13591)
- 财政(13489)
- 银(13311)
- 理论(13307)
- 银行(13273)
- 机构
- 大学(307711)
- 学院(304162)
- 济(128201)
- 经济(125717)
- 管理(122055)
- 理学(106383)
- 理学院(105208)
- 研究(104884)
- 管理学(103610)
- 管理学院(103083)
- 中国(79059)
- 京(65744)
- 科学(63551)
- 财(63523)
- 所(52507)
- 财经(48309)
- 研究所(47832)
- 中心(45787)
- 农(45601)
- 经(44106)
- 业大(43295)
- 北京(42200)
- 江(41434)
- 范(39547)
- 经济学(39394)
- 师范(39268)
- 院(37981)
- 财经大学(35943)
- 农业(35601)
- 经济学院(35548)
- 基金
- 项目(209902)
- 科学(165537)
- 基金(154638)
- 研究(154170)
- 家(134316)
- 国家(133234)
- 科学基金(114434)
- 社会(98958)
- 社会科(93814)
- 社会科学(93789)
- 基金项目(82269)
- 省(78340)
- 自然(73542)
- 自然科(71847)
- 自然科学(71831)
- 自然科学基金(70536)
- 教育(69664)
- 划(66657)
- 资助(64117)
- 编号(61857)
- 成果(50058)
- 部(47649)
- 重点(46290)
- 发(43907)
- 创(43183)
- 课题(42002)
- 国家社会(41252)
- 教育部(41152)
- 创新(40297)
- 科研(40106)
- 期刊
- 济(137975)
- 经济(137975)
- 研究(94855)
- 中国(56360)
- 财(49878)
- 学报(46583)
- 科学(43929)
- 管理(43140)
- 农(40974)
- 大学(35500)
- 学学(33381)
- 教育(29820)
- 农业(28968)
- 经济研究(24103)
- 技术(23807)
- 融(23684)
- 金融(23684)
- 财经(23557)
- 业经(21030)
- 经(20057)
- 问题(17856)
- 业(15196)
- 图书(15075)
- 贸(14734)
- 理论(14696)
- 技术经济(14549)
- 世界(13917)
- 科技(13754)
- 商业(13425)
- 现代(13368)
共检索到443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魏众 B.古斯塔夫森
本文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对 1 995年的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 ,包括对财产分配的差距进行了测量 ,影响财产分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估计 ,并将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进行了国际比较。与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差距并不大。但是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差距超过了收入分配差距 ,而且从长期趋势上可能会出现加速扩大的势头。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不均等并非全是经济市场化过程的结果。一些不均等的原因来自于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分配模式。本文还发现 ,在户主一生中财产积累出现了两个高峰值。这是与正统的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本文还表明了财产分配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较强相关性...
关键词:
财产分配 生命周期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霍震 陈军
本文在对中国城镇居民财产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计算的含有个体风险、总体风险和灾难风险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利用数值校准方法对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含灾难风险的模型难以拟合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布状况;当引入全要素生产率(TFP)灾难风险之后,整个模型经济所产生的财产分布会更加地平均,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模型结果对资本产出弹性的敏感程度;而当引入资本灾难风险之后,穷人群体持有的财产份额会下降,富人群体持有的财产份额则会上升,从而很好地拟合了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布状况。分析结果表明,灾难风险的存在确实会对居民的行为模式进而对整个宏观经济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将灾难风...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庆海 张锐 孟凡强
以清华大学2012年"中国消费金融现状及投资者教育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研究了金融知识与中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知识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正向显著,即金融知识水平越高,家庭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家庭总人口数、房产价值和风险性金融资产等对拥有财产性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已婚、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二线城市等具有负面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风险偏好和制定理财规划的城镇家庭中,金融知识的影响不显著,而在风险规避及未制定理财规划家庭中的影响均正向显著。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政府应建立健全金融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特色化,提高居民的金融知识,从而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
关键词:
金融知识 财产性收入 金融教育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金霞 吕康银
财产对于居民财富及财富差距扩大的影响不像资本那样直接转换为对生产力的投资,而是作为个体禀赋在劳动力市场中实现转化,通过改变劳动者个体禀赋而带来收入差异,进而扩大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某种意义上讲,收入差距中排第一位的是财产差距,其次才是劳动者的能力素质带来的收入差距。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进行测算,研究我国城镇居民财产分布、财产差距及财产差距变动趋势,分析居民财产分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多样化程度较低,过于集中在净房产上,净房产对家庭净财产差距扩大的影响程度较大,房价成为推动居民财产差距扩大的罪魁祸首。
关键词:
城镇居民 财产差距 财产分化 房价变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建东 晋盛武 侯文轩 陈焱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高度正相关,所以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增加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统计数据还表明不同收入阶层以及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关键词:
城镇居民 财产性收入 结构及分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康银 宋德丽 朱金霞
我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已经超过收入差距分化的速度,成为社会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增长迅速,且家庭财产结构以净房产为主;通过东、中、西部地区家庭净财产的比较发现,居民财产区域差距明显,即相对于东部地区家庭而言,中、西部地区家庭更加贫困;从家庭财产结构视角,西部和中部地区家庭财产结构更加不合理;通过对数据的动态比较,中、西部地区家庭净财产增速大于东部地区,财产总量相对差距没有恶化,但是绝对差距依然过大,影响我国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
贫富差距 城镇居民 财产结构 区域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蓉 杨博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提供的数据,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总收入不平等中所处的地位和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财产性收入内部的不平等和各部分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以及个人所得税在财产性收入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并且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内部不平等情况十分严重,目前个人所得税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调节效果不明显,今后仍有很大的调控空间。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不平等 基尼系数 个人所得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 程学斌 陈铭津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其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还是很低。为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本文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收入—财产(生活型和投资型)—财产性收入三者相联关系的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发现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家庭财产、居民个人因素、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投资市场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家庭财产 财产性收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海燕
文化消费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1993~2010年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在eviews 6.0做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性,但也发现在经济转型期,文化消费在供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从而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文化消费 经济增长 文化产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刚 吕冰洋
本文运用2002—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构成及其联系进行研究。本文发现: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导致的;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边际贡献为正,转移性和经营性收入的边际贡献则为负;养老金和退休金是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食品、交通通信支出是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构成部分,前者的边际贡献为负,后者的边际贡献为正;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消费不平等 收入分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贻庭 张守哲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空间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而财产性收入又与金融发展状况高度正相关,所以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深化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另外,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国民收入水平会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通货膨胀阻碍财产性收入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对财产性收入的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海燕 何炼成
本文借鉴弗里德曼将收入分类的思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收入来源及其特征将城镇居民的收入分为稳定性收入与非稳定性收入,建立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研究发现稳定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非稳定性收入,并指出这是造成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消费率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蕴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模式的形成与演变,一方面取决于一个国家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和产品的结构等因素,另一方面,它也对生产力发展、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变化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了解、研究当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模式及其演变规律,对于正确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形成合理的消费支出结构,使其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纵的方面——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演变的特点和成因,及横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良国 李永周
住房产业是拉动我国近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推动这个产业的源泉主要来自于居民内在的住房消费需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投资需求。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的商品房销售总额(面积)中商品住宅所占比重高达80%~90%,这种强劲的住房需求造就了我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城镇居民持续高涨的住房消费动力,来自于多个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性宽松的货币环境导致流动性过剩,引起大宗商品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