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4)
2023(5408)
2022(4462)
2021(4368)
2020(3646)
2019(8520)
2018(8239)
2017(16246)
2016(8286)
2015(9466)
2014(9302)
2013(9451)
2012(8675)
2011(8020)
2010(7798)
2009(7181)
2008(6820)
2007(5816)
2006(5190)
2005(4890)
作者
(22553)
(18917)
(18840)
(18204)
(11911)
(8924)
(8525)
(7375)
(7349)
(6778)
(6419)
(6290)
(6218)
(6026)
(5995)
(5939)
(5758)
(5383)
(5382)
(5094)
(4923)
(4471)
(4414)
(4289)
(4272)
(4213)
(4126)
(3794)
(3779)
(3717)
学科
(43198)
经济(43157)
管理(19480)
方法(19319)
(19309)
数学(18019)
数学方法(17970)
中国(15757)
(13411)
企业(13411)
(11284)
(10800)
贸易(10795)
(10581)
(9417)
(8294)
结构(8044)
农业(7246)
业经(7095)
(7036)
地方(6897)
(6803)
银行(6797)
(6674)
(6533)
金融(6532)
(6373)
产业(6338)
(6178)
(6040)
机构
大学(124403)
学院(121970)
(66168)
经济(65402)
研究(48186)
管理(45595)
理学(39643)
理学院(39204)
管理学(38810)
管理学院(38581)
中国(38306)
(27501)
(26352)
科学(25283)
(23515)
经济学(23356)
财经(22722)
研究所(21561)
(21075)
经济学院(21069)
中心(20108)
北京(17351)
(17246)
(17228)
财经大学(17107)
(15255)
(15237)
师范(15133)
科学院(14881)
业大(14356)
基金
项目(81785)
科学(66621)
基金(64540)
研究(59726)
(56390)
国家(56005)
科学基金(48022)
社会(43446)
社会科(41474)
社会科学(41468)
基金项目(33259)
自然(28579)
自然科(27977)
自然科学(27970)
自然科学基金(27518)
资助(27026)
(26970)
教育(26352)
(23914)
编号(21131)
(20732)
国家社会(20199)
中国(20100)
重点(18529)
教育部(18236)
(18085)
人文(16957)
成果(16567)
(16370)
社科(16124)
期刊
(70958)
经济(70958)
研究(42037)
中国(21880)
(18498)
科学(17567)
管理(16729)
学报(16368)
(15724)
经济研究(14408)
大学(13220)
学学(12576)
财经(12077)
(11690)
金融(11690)
农业(10861)
(10613)
业经(9824)
问题(9807)
(9772)
世界(9480)
国际(8630)
技术(7893)
教育(6738)
统计(6630)
(6540)
商业(6387)
技术经济(6354)
经济问题(5849)
(5463)
共检索到181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颐权  
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演进的研究,可以系统地衡量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消费结构包括消费主体结构和消费客体结构两个层面。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消费主体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的同时,收入的内部分配按层级、地区、行业、所有制等差别不断扩大。消费客体结构主要是指对各类商品的消费支出结构,其变化突出表现为收入在各类商品分配的绝对数和相对数的起伏规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卫亚  周博  牛龙  
在AIDS模型基础上引入一个时间函数,可以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渐进式转变,各类消费的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在结构转变前后是存在差异的。从支出弹性的变化来看,食品和衣着一直是必需品,家庭设备、医疗保健和住房正在向必需品转变,而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的支出弹性则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对这两项消费支出采取刺激政策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志刚  夏林锋  樊潇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等"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比明显下降,而用于医疗、交通、娱乐教育和居住等"服务"性的消费支出份额则大幅上升,存在显著的消费结构升级。本文首先分五个阶段,回顾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然后采用1996至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在决定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消费支出增加对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各类商品和服务相对价格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翔  葛婷婷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5~2011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分析中国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发现收入层次差异对居民不同消费类型商品影响方式不同,其中,总消费、食品消费模型、衣着消费模型、交通通讯消费模型不仅横截面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消费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为变系数模型;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模型、医疗保健模型、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模型、居住模型及杂项模型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个体差异显著,为变截距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文松,查奇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凤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总行等六部委1997年所进行的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进步状况调查资料,利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最低收入户处于相对贫困状况,收入未能达到基本需求支出;其它收入户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地区间生活消费上差距很大;从地区内部看,各地区都存在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云飞  罗守贵  
近年来,我国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持续,因此,扩大内需和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文章选取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江苏、山西和四川三省,比较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同点、差异及变动趋势,得出的结论是:中西部地区由于收入水平偏低,虽然其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但总体消费能力有限;而东部地区虽然收入较高,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所以也影响其总消费量,故而全国有效需求不足,不利于启动内需与调整经济结构。最后据此提出了缩小区域之间差距、提高城镇居民,尤其东部地区居民的发展性消费等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茂清  任若恩  
对消费者行为的传统研究是建立在"代表者行为"假设基础上的。它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消费者偏好是同质的。但这与现实不符。为了能更准确地刻画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偏好,本研究根据 Jorgenson(1982)的异质性消费加总理论,建立了中国的异质性偏好消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不同人口特征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亚军  郑少锋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LES)思路,运用纵列数据(panel data)分析手段,对中国近几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尚处于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阶段的结论,表现为食品衣着类的需求在城镇居民需求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和文化住房类需求开始凸现并存的现象,进而提出发展经济提高消费水平和优化消费结构发展经济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金  杨中卫  坂本博  
论文将测量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方法引入到城镇居民消费差距的测定中。采用1992-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各收入分组的消费数据,计算了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七类消费分项指标的差距及其对总消费差距的贡献,并通过反事实方法模拟分析分项指标对总体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镇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保持同步的发展趋势,但消费基尼系数一般小于同期收入基尼系数;第二,尽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一直成为平抑居民消费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但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程度呈逐步弱化态势;第三,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消费,尤其是前者,已逐步成为影响居民总体消费差距的重要力量;第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艺容  蔡伟  
根据2011年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应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统计分析,考察影响消费结构的共同因素,并对31个地区的消费支出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总结出我国31个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并针对这些消费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通过调整消费结构提高我国各地区的消费水平,并拉动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柯健  
本文主要应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 ,对我国 31个省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统计分析 ,从而得到了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以期全面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思儒  许健  赵昊暘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拉动力。城镇居民作为重要的消费主体,其消费结构的演变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在研究最终消费的影响时,经典的投入产出需求拉动模型一般仅考虑消费总量的变化,但假设消费结构与最近调查年份一致,这种处理方法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显然将导致严重的模拟偏误。本文深入分析了城镇居民重点消费系数的时空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而依据消费理论选择若干影响因素对重点消费系数进行了面板回归,得到具有显著解释力的若干因素。基于所构建的模型,论文模拟了2015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拉动效果,首先使用回归模型得到重点系数回归预测值,并据此对2015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修正,进而使用修正的消费结构运用需求拉动模型计算了城镇居民消费对各产业的拉动作用,与传统沿用2012年的消费结构所得到的总产出测算值相比,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发现使用消费结构不变的错误假设将显著低估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