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3)
- 2023(12266)
- 2022(10495)
- 2021(10074)
- 2020(8517)
- 2019(19777)
- 2018(19289)
- 2017(36478)
- 2016(19295)
- 2015(21906)
- 2014(21577)
- 2013(21195)
- 2012(18953)
- 2011(17089)
- 2010(16500)
- 2009(14874)
- 2008(14143)
- 2007(12068)
- 2006(10297)
- 2005(9125)
- 学科
- 济(80236)
- 经济(80147)
- 管理(52235)
- 业(49198)
- 企(39418)
- 企业(39418)
- 方法(38262)
- 数学(34297)
- 数学方法(33855)
- 中国(24523)
- 农(21516)
- 财(20818)
- 贸(17177)
- 贸易(17166)
- 易(16774)
- 业经(15775)
- 农业(14128)
- 制(14013)
- 学(13763)
- 地方(13398)
- 务(12154)
- 财务(12106)
- 财务管理(12072)
- 银(12051)
- 银行(12034)
- 理论(11754)
- 行(11545)
- 环境(11476)
- 融(11457)
- 金融(11453)
- 机构
- 大学(263471)
- 学院(262353)
- 济(116389)
- 经济(114436)
- 管理(102383)
- 理学(88730)
- 理学院(87819)
- 研究(87795)
- 管理学(86305)
- 管理学院(85805)
- 中国(68806)
- 京(54842)
- 财(52295)
- 科学(49975)
- 财经(42353)
- 所(42029)
- 中心(40593)
- 经(38869)
- 农(38130)
- 研究所(38117)
- 经济学(37550)
- 江(37434)
- 业大(35668)
- 北京(34534)
- 经济学院(33881)
- 范(33685)
- 师范(33382)
- 院(32453)
- 财经大学(31794)
- 农业(29518)
- 基金
- 项目(179997)
- 科学(143352)
- 基金(134288)
- 研究(133059)
- 家(116752)
- 国家(115820)
- 科学基金(100361)
- 社会(87603)
- 社会科(83166)
- 社会科学(83149)
- 基金项目(70312)
- 省(66912)
- 自然(63579)
- 自然科(62190)
- 自然科学(62175)
- 教育(61908)
- 自然科学基金(61080)
- 划(56860)
- 资助(55438)
- 编号(52637)
- 成果(41592)
- 部(41467)
- 重点(40318)
- 发(38149)
- 国家社会(37883)
- 创(37481)
- 教育部(36362)
- 课题(35811)
- 人文(35111)
- 大学(35107)
- 期刊
- 济(122862)
- 经济(122862)
- 研究(78728)
- 中国(50156)
- 财(40593)
- 管理(38409)
- 学报(37595)
- 科学(36375)
- 农(33968)
- 大学(30240)
- 学学(28108)
- 教育(27412)
- 技术(24075)
- 农业(23160)
- 融(22594)
- 金融(22594)
- 经济研究(21587)
- 财经(20900)
- 业经(19157)
- 经(18069)
- 问题(16124)
- 贸(15067)
- 世界(13264)
- 业(13172)
- 统计(13001)
- 国际(12781)
- 技术经济(12676)
- 图书(12365)
- 理论(11882)
- 版(11854)
共检索到386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凯 杭斌 席晶
习惯形成作为影响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然而,很少有人去探索习惯形成本身的来源性问题。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Chetty and Szeidl(2004)模型进行修正,对习惯形成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结果发现:心理因素和受约束消费的存在,分别是导致习惯形成的主观和客观原因,且后者带来的习惯形成强度远大于前者。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作用机制却完全不同,前者反映的是居民本身的谨慎心态,后者则反映了调整成本使得消费不能及时变现而产生的刚性。
关键词:
习惯形成 受约束消费 调整成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龙志和 王晓辉 孙艳
本文选择某省会城市 1 999— 2 0 0 1年家计调查中家庭食品消费的平行面数据 ,对消费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估测 ,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对食品消费具有显著作用 ,且家庭财产对居民食品消费习惯的形成作用不大。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本研究采用的消费习惯形成模型 ;第二部分是数据选择与估算方法 ;第三部分对消费习惯形成经济计量模型估算结果分析 ,最后是研究结论。
关键词:
消费函数 居民消费 消费习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男 张亮亮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中的"习惯形成"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家庭的食品消费微观数据作为非耐用品消费的代理变量,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来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不振及高储蓄的现象,这一效应即使在考虑了城镇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之后仍然是稳健的,并且其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比"预防性动机"更为重要。不仅如此,本文还发现家庭越富有,习惯形成越强,储蓄倾向越高。
关键词:
习惯形成 预防性储蓄动机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娅娜 宗庆庆
内需不足、消费疲软是社会转型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消费习惯形成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效用不但取决于当期消费还取决于习惯存量,消费决策逐步动态调整,从而导致消费行为更为谨慎。本文讨论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我们首先扩展了Dynan(2000)的理论模型,在其基础上加入了不确定性因素,随后利用1992—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收支调查数据构造组群面板数据,并使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得到估计结果。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存在显著的习惯形成效应,且习惯形成系数为0.04,这一系数在社会转型期逐步增强。研究还发现,不同组群的家庭表现为显著的异质性。本文的结论一方面可以为微观家庭的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郭香俊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消费的影响,结论是:1.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从而各期消费的效用是相互关联的。2.习惯形成参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即习惯形成下的消费行为类似于谨慎导致的消费行为。3.较高的储蓄率增强了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消费的惯性越强,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就越小。随后本文把习惯形成和缓冲储备储蓄理论结合在一起,利用1997-2007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都是导致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陈浩 宋明月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依据之一,影响着其演变和发展的规律,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该特征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愈加谨慎,但追根溯源,习惯形成究竟对居民消费具有怎样的内在影响机制,这是文章探究的主要问题。以改进的Dynan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产生机制,嵌入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构建动态消费函数,采用29个省1978-2016年的城镇面板数据,在测算习惯形成、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变参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VAR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分析发现:面对不确定冲击,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强度随之增大,促使居民降低消费倾向,并在不确定影响弱化后,抑制消费倾向的回升,在两者的相互制约中,消费倾向最终缓慢回升至某一较低的水平,因此习惯形成减慢了居民消费的变化速度,抑制了消费倾向的提高。这启示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来自供给侧的多次不确定冲击,导致了城镇居民消费较大的习惯形成强度,是其消费倾向持续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弱化习惯形成的强度和影响至关重要,为此应构建长效机制,努力降低不确定冲击的广度和深度。文章的研究进一步认清了消费习惯形成的性质,厘清了居民消费变化的动态性和长期性,对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凤,易丹辉
中国自建国以来,发生了几次大的制度变动,制度因素是否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是否改变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其实证研究无疑会为验证各种假说提供丰富多彩的史料与实验室,同时也为我们分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本质特征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一、中国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通过引入不确定性、信贷约束及习惯形成等居民消费特征,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贝叶斯(Bayes)估计方法分析家庭消费特征的转变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和收入冲击下信贷约束存在临界值,当信贷约束强度大于临界值时,减弱信贷约束会提高居民消费率;当信贷约束小于临界值时,继续放松信贷约束并不能够提高居民消费率,反而有可能降低消费率。同时,习惯形成特征有效平滑了居民消费,削弱了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
不确定性 信贷约束 习惯形成 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臧旭恒 陈浩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变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收入阶层异质性是居民禀赋差异的主要体现,本文旨在结合两者探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以探寻扩大居民消费的方法。基于阶层消费函数理论,运用收入阶层面板SUR的结果显示,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特征,消费行为呈现异质性,表现为低收入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弱、消费倾向较高,中等收入居民的习惯较强、消费较谨慎,高收入居民的习惯较强、地位性消费较活跃。当前"金字塔"形的收入分布、不断扩大但谨慎的中等收入居民、地位性消费的外流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的扩大,居民消费的相对不足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应依据各阶层消费的特点,从供给侧出发构建长效机制,促进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平稳增长,多方面减弱中等收入居民的谨慎性,并提升国内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杭斌
本文从习惯形成角度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持续下降的原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78年以来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估计了习惯形成参数,然后分析了习惯形成对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最后对习惯形成的原因做出了定量解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假定习惯形成参数是时变参数,估计了198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习惯形成参数的变化路径,并且估计了社会平均生活水准和预期支出对习惯形成参数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淼 张红伟
在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借助具有习惯偏好的持久收入消费模型,利用200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在城镇化质量不同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示范效应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于农村居民在消费总支出和发展享受型消费方面的示范效应程度均会加大,进而带动农村居民改变消费习惯,有利于其增加消费支出并改善消费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冲
生态农业是农业打造品牌、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径,契合了当前城镇居民的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准确把握当前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对应调整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实现二者的准确对接,既可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增进城乡和谐,还能普及生态环保理念,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举多得之效。而当前生态农业与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还不能准确对接,错位现象普遍存在,急需树立生态环保经营观念,准确把握城镇居民的绿色环保消费趋向,基于此而进行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改良、经营模式变革以及产品服务更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戴丽娜
文章利用1998-2008年的城乡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包含习惯形成、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在内的动态面板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习惯形成对于城乡居民的消费具有显著性影响;不确定性对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农村居民的影响不显著;城乡居民的消费具有过度敏感性;城镇居民的实证结果支持"前景理论",不支持流动性约束理论,农村居民的实证结果支持"短视行为"理论。
关键词:
习惯形成 不确定性 流动性约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臧旭恒 李燕桥
在一个扩展的C-M消费函数框架内,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消费信贷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对收入变动和信贷条件变动同时呈现出"过度敏感性",但信贷敏感性系数要远远小于收入敏感性系数;当前的消费信贷主要缓解了居民当期流动性约束,促进了耐用品消费的增长,但对非耐用品与服务消费的影响较弱;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信贷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明显不同,中等收入组和较高收入组居民的信贷敏感性系数最高,高收入组居民次之,而低收入组和较低收入组居民最低。因此,尽管消费信贷对拉动内需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打破消费信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莉莉 顾江
利用200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GMM方法,从文化消费的特性出发,考察了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具有决定性影响,而消费习惯的作用并不显著。从而提出在收入主导型的文化消费模式下,应进一步强化收入增长机制和分配格局,优化文化消费环境,以实现文化消费爆发式增长。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消费习惯 可支配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