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8)
2023(13478)
2022(11803)
2021(11187)
2020(9446)
2019(21965)
2018(21598)
2017(42281)
2016(22730)
2015(26016)
2014(25928)
2013(25983)
2012(23888)
2011(21436)
2010(21197)
2009(19503)
2008(18992)
2007(16448)
2006(14401)
2005(12964)
作者
(64315)
(53101)
(52799)
(50479)
(34074)
(25369)
(24107)
(20857)
(20276)
(19045)
(18257)
(18080)
(16778)
(16651)
(16389)
(16329)
(15862)
(15524)
(15215)
(15107)
(13112)
(13027)
(12665)
(12070)
(11798)
(11794)
(11692)
(11590)
(10625)
(10512)
学科
(96626)
经济(96501)
管理(63662)
(60741)
(49347)
企业(49347)
方法(46966)
数学(40917)
数学方法(40514)
中国(28492)
(26142)
(23891)
业经(20369)
(19946)
贸易(19938)
(19371)
地方(18408)
(18405)
农业(17336)
(17223)
(15036)
理论(14728)
(14574)
银行(14542)
环境(14403)
(13972)
金融(13969)
(13964)
财务(13898)
(13888)
机构
大学(327660)
学院(324231)
(137754)
经济(135020)
管理(130105)
理学(112767)
理学院(111559)
研究(110118)
管理学(109861)
管理学院(109284)
中国(84124)
(70051)
科学(65352)
(62174)
(54466)
财经(50507)
研究所(49416)
中心(49327)
(47808)
(46113)
(45245)
北京(45188)
业大(45139)
(43273)
师范(42985)
经济学(42609)
(39706)
经济学院(38526)
财经大学(37679)
农业(37189)
基金
项目(220234)
科学(174298)
研究(163720)
基金(162088)
(139929)
国家(138766)
科学基金(119632)
社会(105532)
社会科(100071)
社会科学(100047)
基金项目(85688)
(82482)
自然(76033)
教育(74427)
自然科(74274)
自然科学(74259)
自然科学基金(72944)
(70009)
资助(67657)
编号(66227)
成果(54187)
(50154)
重点(48595)
(46437)
课题(45025)
(45006)
国家社会(43873)
教育部(43636)
人文(42507)
大学(41992)
期刊
(149463)
经济(149463)
研究(101079)
中国(58515)
学报(47623)
管理(46785)
科学(45292)
(44691)
(43741)
大学(36763)
教育(34965)
学学(34297)
农业(30446)
(28865)
金融(28865)
技术(25974)
经济研究(24976)
财经(24758)
业经(23492)
(21133)
问题(19932)
图书(17646)
(16784)
理论(16288)
(15796)
技术经济(15790)
世界(14838)
商业(14580)
实践(14525)
(14525)
共检索到475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海燕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全球经济衰退,中国乃至世界都在寻找出路,特别是中国,当传统制造业面临挑战,消费特别是文化消费成为提升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而城镇居民作为中国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对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受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主体特征、文化产品消费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还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为更好地引导和提高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文化产业法制建设,为促进我国文化消费提供制度保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海燕  何炼成  
本文借鉴弗里德曼将收入分类的思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收入来源及其特征将城镇居民的收入分为稳定性收入与非稳定性收入,建立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研究发现稳定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非稳定性收入,并指出这是造成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消费率的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海燕  
文化消费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1993~2010年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在eviews 6.0做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性,但也发现在经济转型期,文化消费在供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从而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峰  
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日益增多,但文化消费乏力的问题仍很突出。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环渤海地区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五项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享光  谢富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龙志和  王晓辉  孙艳  
本文选择某省会城市 1 999— 2 0 0 1年家计调查中家庭食品消费的平行面数据 ,对消费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估测 ,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对食品消费具有显著作用 ,且家庭财产对居民食品消费习惯的形成作用不大。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本研究采用的消费习惯形成模型 ;第二部分是数据选择与估算方法 ;第三部分对消费习惯形成经济计量模型估算结果分析 ,最后是研究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凤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总行等六部委1997年所进行的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进步状况调查资料,利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最低收入户处于相对贫困状况,收入未能达到基本需求支出;其它收入户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地区间生活消费上差距很大;从地区内部看,各地区都存在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毅  
文章采用组群分析方法,利用CGSS2003—2008年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人口年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年龄效应和组群效应均呈线性递增趋势,前者的增长率高于后者。消费差距的年龄效应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消费差距的组群效应则保持稳定增长。老龄化和组内效应对消费差距变动的贡献明显。最后,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投资、缓减老龄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红伟  
:1999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全国 30个省、区、市进行了 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本文试图通过这次调查 ,研究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家庭的支付能力和内在潜力。同时 ,通过这些现象分析启动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的可行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毅  
文章采用组群分析方法,利用CGSS2003—2008年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人口年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年龄效应和组群效应均呈线性递增趋势,前者的增长率高于后者。消费差距的年龄效应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消费差距的组群效应则保持稳定增长。老龄化和组内效应对消费差距变动的贡献明显。最后,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投资、缓减老龄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周浩明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 1 991— 1 998年间平行面数据 ,采用工具变量和广义矩估计方法 ,对预防性储蓄模型进行估测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同类研究扼要综述 ,并着重介绍Dynan的预防性储蓄模型。第三部分是对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及估测方法的说明 ,最后给出本研究对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研究结果 ,以及对居民预防性储蓄产生原因所作的理论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辉  徐启福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1985-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及相关问题,认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整体上呈扩大趋势,但从绝对标准来看尚未引起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从相对标准来看“两极分化”问题应引起重视,同时,近年来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鲁虹  李晓庆  
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上海市17年统计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政府投入和文化产品价格对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长期均衡具有很大的调整力度。并从增加政府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引导文化消费风尚、调整文化产品价格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臧旭恒  张继海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是负相关的,即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提高总消费。因此,我们应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努力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逐步形成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所占比例均较小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蕊  
本文以文化消费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国内外文化消费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得出城镇居民文化服务消费超过产品消费、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消费存在结构性差异、文化消费整体上存在显著地区差距的结论,结合体验式消费、网络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综合体、农民工文化消费呈现代际分化差异等新的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