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3)
- 2023(8488)
- 2022(7145)
- 2021(6892)
- 2020(5759)
- 2019(12983)
- 2018(12660)
- 2017(24917)
- 2016(13339)
- 2015(15308)
- 2014(15234)
- 2013(15052)
- 2012(14261)
- 2011(12987)
- 2010(12983)
- 2009(12024)
- 2008(11856)
- 2007(10672)
- 2006(9556)
- 2005(8942)
- 学科
- 济(56630)
- 经济(56566)
- 管理(33718)
- 业(32514)
- 企(24351)
- 企业(24351)
- 方法(23253)
- 中国(21354)
- 数学(20084)
- 数学方法(19898)
- 农(17996)
- 贸(15091)
- 贸易(15084)
- 易(14773)
- 财(13832)
- 制(12075)
- 业经(11751)
- 农业(11506)
- 地方(10968)
- 银(10655)
- 银行(10649)
- 策(10636)
- 行(10412)
- 融(9450)
- 金融(9448)
- 发(9144)
- 学(8855)
- 及其(8461)
- 和(8458)
- 环境(8296)
- 机构
- 学院(188656)
- 大学(188288)
- 济(90969)
- 经济(89313)
- 研究(73508)
- 管理(70476)
- 理学(59431)
- 理学院(58747)
- 中国(58604)
- 管理学(58029)
- 管理学院(57645)
- 财(41400)
- 京(40830)
- 科学(39408)
- 所(37136)
- 研究所(33338)
- 中心(32801)
- 财经(32038)
- 经(29348)
- 经济学(29111)
- 农(28762)
- 江(28069)
- 北京(27017)
- 院(26215)
- 经济学院(26106)
- 范(25927)
- 师范(25782)
- 财经大学(23648)
- 业大(22530)
- 农业(22249)
- 基金
- 项目(119066)
- 科学(95223)
- 研究(91429)
- 基金(88520)
- 家(76323)
- 国家(75649)
- 科学基金(64290)
- 社会(61131)
- 社会科(58013)
- 社会科学(58006)
- 基金项目(44946)
- 省(42681)
- 教育(41360)
- 自然(38243)
- 资助(37510)
- 自然科(37383)
- 自然科学(37375)
- 划(37116)
- 自然科学基金(36760)
- 编号(36465)
- 成果(31095)
- 部(28741)
- 发(26936)
- 重点(26760)
- 国家社会(26236)
- 课题(25882)
- 中国(25599)
- 教育部(24946)
- 创(24094)
- 性(23891)
共检索到303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蕊
本文以文化消费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国内外文化消费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得出城镇居民文化服务消费超过产品消费、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消费存在结构性差异、文化消费整体上存在显著地区差距的结论,结合体验式消费、网络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综合体、农民工文化消费呈现代际分化差异等新的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娟 张绘
本文通过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库1995年、2002年和2007年的数据,分析了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在控制了暂时性收入冲击和同住性样本选择偏差后,我们发现,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递增的趋势。1981~1987年出生群体的代际流动性明显高于1974~1980年和1967~1973年出生组。父辈对男孩的影响大于女孩。此外,代际收入流动性在不同收入组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也不同。低收入组的代际流动性递增趋势非常明显;而在高收入组代际流动性较低,子辈可以凭借父辈的优势继续获得较高的收入。建议采取征收级差遗产税等措施调节代际收入差距,同时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尽可能保障低收入子女有机会流动到高收入组。
关键词:
代际收入 收入不平等 代际流动性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张颖熙
我国人均GDP已达4500美元左右,城市化进程也在明显加快,居民服务消费增长有着空间巨大,我国已进入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十二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整体上仍将处于较高的增速水平。预计"十二五"末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将达6242元,占总消费支出比重32.4%;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将达1697元,占总消费支出比重28.3%。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服务消费需求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比如:推进税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建设,为服务消费增长创造制度基础;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避免因为房价过快上涨而挤占服务消费需求;改善服务消费条...
关键词:
服务消费 居民收入 消费环境 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樊雪志 董继华
根据2005年4到6月进行的“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所得到的城镇居民住房数据,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人均面积和拥有多套住房家庭等问题,并由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 房地产 市场失灵 住房自有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云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既为全社会关注,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解决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对策研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系统综述,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学术研究以及相关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海燕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全球经济衰退,中国乃至世界都在寻找出路,特别是中国,当传统制造业面临挑战,消费特别是文化消费成为提升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而城镇居民作为中国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对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受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主体特征、文化产品消费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还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为更好地引导和提高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文化产业法制建设,为促进我国文化消费提供制度保证。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正南 冯阳 何枚蔚
能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低碳经济为解决这一矛盾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能源效率的提高可能增加能源的消耗而产生潜在的"反弹",使传统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措施受到严峻的挑战。文章在深度剖析能源反弹效应的诱发成因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反弹效应解耦成价格弹性产生的直接效应和收入弹性引起的间接效应,首次对我国居民消费能源反弹效应进行量化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间接效应是导致能源消费反弹效应变化的根本原因,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是刺激能源消费的重要动力。最后在充分考虑反弹效应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下,指出节能减排应建立以市场为主,政府行政为辅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反弹效应 能源效率 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上 崔红梅
通过对山西省 1985- 1998年间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归纳了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规律及特点 ,为十五期间山西省有关政策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山西 “十五” 城镇居民 消费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生
近几年来,扩大内需、增加有效需求,进而提高消费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国民经济更加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持续性的热点话题。一、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演变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怡 欧阳朝旭
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利用消费结构变动度指标,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正从追求数量型转变为追求质量型的结论,并预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格局将日益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嘉瑞,彭晨
生活时间是指人的生活中某一有起点和终点(例如一周或一天)的一段时间里各种活动所消费的时间的总和。对于每一个居民而言,所拥有的某一起点和终点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例如谁都可以拥有某一天的时间或某一周的时间,但在这有起点和终点的同一时间里由于每个人的年龄、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强
文章依据1978—2010年间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研究方法,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镇居民收入低,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短期消费易受冲击,城镇居民的长、短期消费的乘数都较小,从而客观上形成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的现实;并且城镇居民消费的长期弹性、短期弹性都较小,消费增长过多地依靠收入增长,但其却很低;线性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都是可以选择的形式。对此提出了让城镇居民们也能体面地生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红云 尹清非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与实践。本文基于消费视角对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历史变迁、发展状况、消费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经历了"老四件"、"新六件"、"现代三件"和"多元化"四个消费阶段,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状况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呈现出序列式消费、排浪式消费、"阶跃"式消费、普及速度快等消费特征,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化、消费方式多元化等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发展提出一些新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星 赵鹏睿 张晓芸
充分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是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从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需要、文化消费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然后测度了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并考察其动态演变趋势,最后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整体波动较小,且文化消费环境是影响文化消费潜力的主因。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存在较强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及中部地区的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较强,西部地区则有待激活。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人均可支配收入、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等因素均对文化消费潜力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