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0)
- 2023(17323)
- 2022(15044)
- 2021(14151)
- 2020(11881)
- 2019(27782)
- 2018(27241)
- 2017(51727)
- 2016(27872)
- 2015(31775)
- 2014(31575)
- 2013(31021)
- 2012(28538)
- 2011(25802)
- 2010(25364)
- 2009(23349)
- 2008(22676)
- 2007(19241)
- 2006(16645)
- 2005(14592)
- 学科
- 济(115041)
- 经济(114909)
- 管理(76545)
- 业(74010)
- 企(58809)
- 企业(58809)
- 方法(55885)
- 数学(49572)
- 数学方法(48952)
- 中国(32582)
- 农(32377)
- 财(29606)
- 业经(24330)
- 学(24288)
- 贸(22334)
- 贸易(22325)
- 农业(21987)
- 易(21705)
- 地方(21463)
- 制(19547)
- 和(17259)
- 环境(17196)
- 理论(17105)
- 务(17085)
- 银(17047)
- 财务(17014)
- 银行(16996)
- 财务管理(16977)
- 融(16965)
- 金融(16961)
- 机构
- 大学(398186)
- 学院(392958)
- 济(163854)
- 经济(160748)
- 管理(156408)
- 理学(136536)
- 研究(135817)
- 理学院(135025)
- 管理学(132546)
- 管理学院(131848)
- 中国(102701)
- 京(84939)
- 科学(83372)
- 财(72616)
- 所(67443)
- 农(64541)
- 中心(62053)
- 研究所(61985)
- 财经(59260)
- 业大(59013)
- 江(55005)
- 经(54361)
- 北京(53678)
- 范(52428)
- 师范(51961)
- 经济学(50521)
- 农业(50406)
- 院(49471)
- 经济学院(45727)
- 财经大学(44449)
- 基金
- 项目(276982)
- 科学(219064)
- 基金(204512)
- 研究(200394)
- 家(179298)
- 国家(177907)
- 科学基金(152859)
- 社会(128139)
- 社会科(121511)
- 社会科学(121480)
- 基金项目(107824)
- 省(104055)
- 自然(99885)
- 自然科(97604)
- 自然科学(97576)
- 自然科学基金(95832)
- 教育(91621)
- 划(89488)
- 资助(85002)
- 编号(80382)
- 成果(64757)
- 部(62212)
- 重点(62121)
- 发(58169)
- 创(56728)
- 课题(54545)
- 国家社会(54085)
- 科研(53525)
- 教育部(53432)
- 创新(53099)
- 期刊
- 济(169115)
- 经济(169115)
- 研究(115107)
- 中国(71059)
- 学报(63715)
- 科学(59364)
- 农(57496)
- 管理(54710)
- 财(53204)
- 大学(48726)
- 学学(45672)
- 教育(40173)
- 农业(39840)
- 融(33215)
- 金融(33215)
- 技术(33130)
- 财经(28355)
- 经济研究(28259)
- 业经(26237)
- 经(24241)
- 问题(22281)
- 图书(21692)
- 业(20980)
- 统计(19513)
- 理论(19142)
- 贸(19018)
- 技术经济(18607)
- 版(18600)
- 资源(18578)
- 科技(17983)
共检索到569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组内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UHS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组内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UHS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组内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UHS数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辉 徐启福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1985-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及相关问题,认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整体上呈扩大趋势,但从绝对标准来看尚未引起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从相对标准来看“两极分化”问题应引起重视,同时,近年来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阚大学
文章采用2002年CHIP中的城镇数据,从微观上控制劳动者的个体特点、职业特征和企业所有制特征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将FDI引入收入方程,实证研究了FDI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FDI对低技能劳动力收入的促进作用小于对高技能劳动力收入的促进作用,FDI拉大了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相关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并且发现FDI拉大了国有企业劳动力与非国有企业劳动力的收入差距,FDI拉大了资本收入者和劳动收入者的收入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天健 王润红
在中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涨,同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也已经成为拉动全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Beta-2函数去拟合统计数据中城镇居民收入的分布,以此对中国1995-2016年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及174个样本城市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上升,并于21世纪初达到一个较高水平,随后上升趋势开始放缓,围绕一定的水平开始波动;第二,样本城市内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总体分布与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第三,不同区域样本城市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着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普遍较高。
关键词: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Beta-2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东 夏柱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探讨了二次分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微乎其微;社会保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但是考虑到单位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配套支出,最终的结果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目前,养老金和退休金对调节收入差距的效果最为显著,但是养老金和退休金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
关键词:
二次分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晓霞
文章从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机理研究表明,开放可通过要素价格、需求偏好、技术进步或溢出、就业拉动等渠道影响不同层次居民收入进而会拉大或缩小收入差距;实证结果发现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不平等,比较而言,对外贸易在后期的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对外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新铭 邓曲恒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表明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刻画这种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传递。已有大量文献估计了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但以往研究并没有分析父辈收入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子辈收入,因而也就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08年的天津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以分析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的传导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修正了Blanden等(2007)的错误,进而发展出了新的分解方法,并利用新方法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是父辈收入作用于子辈收入的
关键词:
收入代际传递机制 代际收入弹性 分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新铭 邓曲恒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表明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刻画这种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传递。已有大量文献估计了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但以往研究并没有分析父辈收入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子辈收入,因而也就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08年的天津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以分析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的传导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修正了Blanden等(2007)的错误,进而发展出了新的分解方法,并利用新方法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是父辈收入作用于子辈收入的主要传导途径。父辈收入也可通过影响子女的所有制、行业和职业等就业特征进而作用于子辈收入,但就业特征这一传导途径的作用幅度要远低于教育。此外,相当大一部分的代际收入弹性无法由教育与就业特征等传导途径得到解释,父母的能力遗传与社会关系等不可观测因素对子女收入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收入代际传递机制 代际收入弹性 分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飞亮
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揭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 ,取得了各种收入来源对收入差距贡献度的准确数据
关键词:
收入来源 结构 贡献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基于2000—2009年全国各省份城镇居民收入数据,依据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种方法测度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程度,结果显示2000—2006年差距略微上升,但2006—2009年逐年下降,发现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没有必然的一致性,即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以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代价,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也并不必然牺牲经济的发展速度。通过基尼系数把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解为收入结构差距,揭示了工资性收入是总差距的决定因素,但其对总差距的贡献度在不断降低;转移性收入对总差距的贡献程度也在降低,二者对缩小总差距有积极作用。通过泰尔指数把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解为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发现区域间差距是构成总差距主体,但是从时间序列看,区域内对总差距的影响程度逐步扩大,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城镇居民收入的差异对区域内差距影响最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莉 沈建光 潘春阳
房价上升主要通过"财富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以及"替代效应"三大机制对居民消费产生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本文以上海城镇居民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来上海的房价上升总体上提高了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一方面,由于"财富效应",自有住房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替代效应",尚无自有房的家庭放弃购房、转而扩大消费,从而其平均消费倾向也显著上升。由此本文提出抑制房价的政策有可能拖累居民消费,从而发展质量优良的公共租赁住房对于实现居民"住有所居"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草原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长期趋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论。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在理论研究上,由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形成、演变及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而以往的研究又多侧重于某一个因素而忽略其他,从而使得现有理论模型对城镇收入差距缺乏解释力;实证研究则限于数据可得性而无法给出一个连续的、有微观基础的结论。鉴于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环境,在今后有关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中,从政治经济学"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应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
关键词:
中国城镇 收入差距 综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彤 刘斌 李磊
本文运用中国城镇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收入总体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外资进入对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等基本的收入决定要素下,逐步引入产业、省份、企业所有权和职业类别的固定效应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外资进入对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外资进入对高技能劳动收入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低技能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外资进入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外资进入对男性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大于对女性劳动力收入的正向影响;外资进入对高收入者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低收入者的正向影响。因此,从某种...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