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3)
- 2023(13850)
- 2022(11990)
- 2021(11336)
- 2020(9533)
- 2019(22351)
- 2018(21854)
- 2017(42916)
- 2016(22939)
- 2015(25913)
- 2014(25685)
- 2013(25757)
- 2012(23562)
- 2011(21196)
- 2010(20824)
- 2009(19348)
- 2008(18891)
- 2007(16265)
- 2006(14226)
- 2005(12644)
- 学科
- 济(100295)
- 经济(100178)
- 管理(67067)
- 业(65254)
- 企(52637)
- 企业(52637)
- 方法(49265)
- 数学(43979)
- 数学方法(43645)
- 中国(28140)
- 财(27880)
- 农(25976)
- 业经(19774)
- 贸(19384)
- 贸易(19375)
- 易(18811)
- 学(18629)
- 地方(18059)
- 农业(17914)
- 制(16782)
- 务(16611)
- 财务(16552)
- 财务管理(16526)
- 企业财务(15840)
- 融(14927)
- 金融(14925)
- 银(14498)
- 银行(14461)
- 环境(14388)
- 和(14272)
- 机构
- 大学(334378)
- 学院(328398)
- 济(143539)
- 经济(140900)
- 管理(133726)
- 理学(116940)
- 理学院(115690)
- 管理学(113966)
- 管理学院(113384)
- 研究(111500)
- 中国(83924)
- 京(70663)
- 科学(65339)
- 财(64525)
- 所(54770)
- 财经(52905)
- 研究所(50007)
- 中心(48799)
- 经(48508)
- 农(48125)
- 业大(46135)
- 北京(45216)
- 经济学(45076)
- 江(44241)
- 范(41861)
- 师范(41560)
- 经济学院(40873)
- 院(40280)
- 财经大学(39759)
- 农业(37507)
- 基金
- 项目(226636)
- 科学(180161)
- 基金(169046)
- 研究(166242)
- 家(146455)
- 国家(145311)
- 科学基金(125789)
- 社会(108788)
- 社会科(103263)
- 社会科学(103237)
- 基金项目(89519)
- 省(83561)
- 自然(80537)
- 自然科(78698)
- 自然科学(78679)
- 自然科学基金(77326)
- 教育(75277)
- 划(71363)
- 资助(70551)
- 编号(65735)
- 成果(53022)
- 部(52054)
- 重点(49823)
- 发(47098)
- 创(46511)
- 国家社会(46000)
- 教育部(45395)
- 课题(44249)
- 人文(44042)
- 创新(43400)
- 期刊
- 济(149685)
- 经济(149685)
- 研究(100312)
- 中国(57172)
- 学报(48870)
- 管理(47615)
- 财(47156)
- 科学(46809)
- 农(42883)
- 大学(37832)
- 学学(35616)
- 教育(30710)
- 农业(30028)
- 融(28282)
- 金融(28282)
- 财经(26417)
- 技术(26013)
- 经济研究(25542)
- 经(22532)
- 业经(21961)
- 问题(20058)
- 贸(17295)
- 技术经济(16657)
- 理论(15869)
- 业(15760)
- 世界(15627)
- 图书(15455)
- 国际(15154)
- 统计(14707)
- 现代(14518)
共检索到472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迅 张艳云
采用1985~2005年度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现代协整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动和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在短期中,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因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正的影响;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变动却不是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居民收入 人力资本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海燕 何炼成
本文借鉴弗里德曼将收入分类的思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收入来源及其特征将城镇居民的收入分为稳定性收入与非稳定性收入,建立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研究发现稳定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非稳定性收入,并指出这是造成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消费率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辉 徐启福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1985-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及相关问题,认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整体上呈扩大趋势,但从绝对标准来看尚未引起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从相对标准来看“两极分化”问题应引起重视,同时,近年来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文兴
本文运用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 ,揭示出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存在同积 (co- integration)关系。在短期关系中 ,体制变迁与政策对于收入不平等影响非常大 ,但不同时期影响的方向不一致。从 ECM1模型结果看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扩大和降低收入不平等的力量都存在。借助于偏最小二乘回归 PL S方法 ,揭示出与经济增长有关的多种因素分别对于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多数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显著推动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我们发现教育因子既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 ,又有利于经济增长。教育可以大大改进经济福利 ,“公平与效率”并不必然是一种两难选择。财政收支对于再分配并没有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长德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从金融中介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间有强正相关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中介的发展扩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也拉大了城镇最高收入阶层和最低收入阶层的差距,金融中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分配 金融中介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组内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UHS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组内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UHS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组内不平等 固定效应模型 UHS数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刚 吕冰洋
本文运用2002—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构成及其联系进行研究。本文发现: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导致的;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边际贡献为正,转移性和经营性收入的边际贡献则为负;养老金和退休金是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食品、交通通信支出是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构成部分,前者的边际贡献为负,后者的边际贡献为正;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消费不平等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克明
本文在文献概述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关于教育与辞职关系的两个命题,一是教育与辞职成正相关,二是高中学历者的辞职概率高于中职学历者,然后利用CHIP-2002数据进行了统计和计量分析,验证了命题,最后通过剖析中外教育与辞职关系的不同,发现原因是中外企业培训状况有着显著不同。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企业应加大对职工的培训投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海青 张岩贵
本文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中国1978-2004年的人力资本指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1978-2004年的人力资本和FDI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与FDI存在稳定的关系,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中国吸收FDI具有重要的作用,但FDI并没有有效地促进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
人力资本 FDI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龙翠红 洪银兴
笔者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的大规模外溢引起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又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外溢;由于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充分条件。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人力资本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华 胡雪枝
收入增长是否可以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直接估计法估算主要营养素的收入弹性。研究发现,虽然中国城镇居民主要营养素均缺乏收入弹性,但由动物性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收入弹性均明显高于主要营养素总的收入弹性,更大于由植物性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收入弹性。从营养结构角度考察,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优质蛋白摄入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收入增长对居民营养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饱和性脂肪酸摄入量的增加对中国营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营养需求 收入弹性 结构 城镇居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草原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长期趋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论。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在理论研究上,由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形成、演变及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而以往的研究又多侧重于某一个因素而忽略其他,从而使得现有理论模型对城镇收入差距缺乏解释力;实证研究则限于数据可得性而无法给出一个连续的、有微观基础的结论。鉴于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环境,在今后有关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中,从政治经济学"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应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
关键词:
中国城镇 收入差距 综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振卿
运用动态计量方法对个人所得税和城镇居民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长期来看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平滑消费倾向、收支预期的不确定性,在短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小;在现阶段,由于个税相对规模、征收范围、征收率、纳税方式的制约,个人所得税并未真正成为制约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在长期城镇居民消费表现出"棘轮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