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6)
- 2023(14652)
- 2022(12590)
- 2021(12065)
- 2020(9949)
- 2019(23353)
- 2018(23201)
- 2017(43667)
- 2016(24058)
- 2015(27528)
- 2014(27546)
- 2013(26731)
- 2012(24502)
- 2011(22241)
- 2010(22082)
- 2009(19855)
- 2008(19060)
- 2007(16435)
- 2006(14453)
- 2005(12817)
- 学科
- 济(94317)
- 经济(94195)
- 管理(61806)
- 业(59255)
- 企(47167)
- 企业(47167)
- 方法(45861)
- 数学(40880)
- 数学方法(40525)
- 中国(32468)
- 农(25568)
- 财(22655)
- 教育(22626)
- 学(20026)
- 贸(19215)
- 贸易(19206)
- 业经(18895)
- 易(18671)
- 地方(17458)
- 农业(16954)
- 理论(16591)
- 制(15558)
- 技术(14583)
- 环境(14257)
- 和(14059)
- 发(13932)
- 融(13596)
- 金融(13594)
- 银(13478)
- 银行(13445)
- 机构
- 大学(339588)
- 学院(332314)
- 济(136680)
- 经济(133922)
- 管理(129416)
- 研究(116584)
- 理学(112957)
- 理学院(111660)
- 管理学(109888)
- 管理学院(109271)
- 中国(82395)
- 京(73386)
- 科学(68761)
- 财(60433)
- 所(57179)
- 研究所(52449)
- 范(51923)
- 师范(51607)
- 中心(50958)
- 财经(49586)
- 农(47693)
- 北京(47587)
- 江(46278)
- 业大(45916)
- 经(45483)
- 师范大学(42617)
- 经济学(42442)
- 院(41995)
- 经济学院(38422)
- 教育(38280)
- 基金
- 项目(228703)
- 科学(182375)
- 研究(173808)
- 基金(166801)
- 家(144521)
- 国家(143028)
- 科学基金(122590)
- 社会(110649)
- 社会科(104756)
- 社会科学(104730)
- 基金项目(87764)
- 省(86275)
- 教育(84850)
- 自然(77131)
- 自然科(75329)
- 自然科学(75312)
- 划(75031)
- 自然科学基金(73994)
- 编号(71414)
- 资助(68951)
- 成果(59711)
- 部(53510)
- 重点(51624)
- 课题(50945)
- 发(49061)
- 创(47276)
- 教育部(46966)
- 国家社会(45577)
- 人文(44624)
- 大学(44281)
- 期刊
- 济(143695)
- 经济(143695)
- 研究(108303)
- 中国(66730)
- 教育(60360)
- 学报(48559)
- 科学(46213)
- 管理(45440)
- 农(42902)
- 财(42253)
- 大学(38236)
- 学学(34640)
- 农业(30429)
- 技术(29789)
- 融(25631)
- 金融(25631)
- 经济研究(24558)
- 财经(23989)
- 业经(21884)
- 经(20499)
- 问题(18577)
- 图书(17219)
- 业(16353)
- 贸(15717)
- 理论(15403)
- 技术经济(15206)
- 世界(15089)
- 科技(14563)
- 职业(14335)
- 坛(14065)
共检索到487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红伟
:1999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全国 30个省、区、市进行了 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本文试图通过这次调查 ,研究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家庭的支付能力和内在潜力。同时 ,通过这些现象分析启动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的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远伟 朱苏飞
本研究以对中国11个城市2000多位大、中、小学生家庭的教育投入情况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学校教育投入和学校外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特点;通过计算负担率、教育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和运用判别分析计量方法,揭示出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入负担过重、教育投入占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过高、相当多的个人家庭存在着教育投入过度等特征。最后,提出了采取有区别的策略降低个人家庭教育投入的总体水平,引导个人家庭教育投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改革教育管理和教育经费管理的制度和方法等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迟巍 钱晓烨 吴斌珍
家庭教育负担微观上影响居民生活,宏观上制约我国经济转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采用国家统计局在2007年对21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家庭入户教育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和负担的影响因素,获得以下实证结果:首先,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更重。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要明显小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此外,教育负担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教育负担 家庭教育支出 校外教育支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望 袁华 王纯
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已经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教育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湖南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现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南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意愿表现非常强烈,但在不同居民家庭之间由于收入差异而存在教育负担过重和教育消费不合理的现象。政府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和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并引导居民转变观念,促进湖南居民教育理性消费。
关键词:
湖南 城镇居民家庭 教育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魏新 邱黎强
为了在有限的财力下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中国除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少量的杂费外,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教育财政政策变化就是开始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成本分担,收取一定的学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斌开 李涛
利用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本文细致考察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的现状与成因。描述性统计表明,家庭资产随着户主年龄、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提高而上升,家庭负债则恰恰相反,家庭资产—负债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实证研究发现,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收入和人口规模不仅是家庭是否拥有资产/负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也是家庭资产负债额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家庭净资产也主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因家庭净资产量不同而不同。本文进而研究了家庭资产—负债状况的稳定性,发现户主年龄较小、教育水平较低和健康状况较差以及人口规模较大的家庭更容易受到金融市场不...
关键词:
家庭资产—负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栾俪云
本文从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三大趋向出发 ,并就这些趋向进行经济、社会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剖析 ,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家庭教育投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和中国实际,在跨期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导出了人情支出模型,并利用微观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人情支出行为以及人情支出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人情支出上存在显著的地位寻求特征;人情支出对消费既有促进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且后者明显大于前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香品 姚慧琴
文章基于区域嵌入性视角,运用多层次线性模型讨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地区消费差距的形成机制,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劳动力财富的消费弹性低且稳定,影响了地区消费差距;金融财富和房屋财富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较大,其消费弹性的地区差异也较大,且两者存在一定的替代性;相比较第一种路径,第二种路径对地区消费差距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在低消费人群中。区域嵌入性视角结论利于政府因地制宜,稳妥启动城镇消费的科学决策。
关键词:
嵌入性 城镇居民消费 消费地区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彦辉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呈现出趋同性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在考虑到家庭收入特征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是否存在趋同现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在各个消费类型上普遍存在趋同现象,但各地间收入差距的拉大会阻碍交通与通信、家务服务消费的趋同,产业结构上的区别成为了后进省份追赶先进省份的阻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娟 文琴
本文基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差异,将金融资产细分为手持现金、储蓄和证券资产,采用1992-2013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动态地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所持有的三种类型金融资产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居民持有的各类金融资产变动对消费都有影响,但影响大小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从影响大小来看,金融资产变动对居民消费变动的总贡献率达到近10%,其中手持现金、证券资产和储蓄对消费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5%、2.86%和0.7%。从影响方式上看,手持现金增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具有滞后性,在对消费产生短暂的抑制作用后出现较长持续的促进作用;储蓄增加对消费的影响则是在生命周期中交替出现挤占和...
关键词:
金融资产 居民消费 VAR模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海 臧旭恒
在等级需求中,最低生存商品的跨期替代弹性最小,因此,绝对贫穷的消费者不能较大地改变消费以获得跨时激励的好处,其增加的收入将大部分用于增加现期消费。通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1992—2002年的基本需求支出,可看出,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家庭的收入长期低于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水平。
关键词:
需求函数 消费支出 消费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志浩 赵殷钰
本文利用2004年江苏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的变化。估计结果显示,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将会明显增加金社会在外食物消费的支出和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估计结果还表明,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会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因此,预测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时应充分考虑居民收入分布变化这一因素。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在外食物消费 收入分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熙
近4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探讨医疗支出与经济增长(收入)的长期关系时,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争论,即医疗服务到底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本文在梳理以往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数据估计了城镇居民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总体来看,城镇居民家庭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小于1,即医疗服务对城镇家庭来说是一种必需品。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医疗保险投入水平对城镇居民医疗支出弹性具有门槛效应,即在人均政府医保支出的中、低水平区间内,城镇居民家庭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没有明显差异,但进入高水平区间后,居民医疗支出的弹性会明显提高。这说明,提高政府基本医疗保险投入水平有助于释放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