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2)
- 2023(12775)
- 2022(11132)
- 2021(10718)
- 2020(8968)
- 2019(20876)
- 2018(20733)
- 2017(39977)
- 2016(21430)
- 2015(24447)
- 2014(24275)
- 2013(24206)
- 2012(22051)
- 2011(19983)
- 2010(19592)
- 2009(17692)
- 2008(16996)
- 2007(14562)
- 2006(12617)
- 2005(11096)
- 学科
- 济(90501)
- 经济(90394)
- 管理(59565)
- 业(54624)
- 企(43774)
- 企业(43774)
- 方法(41336)
- 数学(36467)
- 数学方法(36146)
- 中国(25441)
- 农(23371)
- 财(20479)
- 学(18980)
- 业经(17825)
- 贸(17649)
- 贸易(17640)
- 易(17178)
- 地方(16056)
- 农业(15566)
- 制(14758)
- 和(13665)
- 环境(13590)
- 银(12814)
- 银行(12778)
- 理论(12615)
- 行(12288)
- 技术(12136)
- 融(12062)
- 金融(12060)
- 务(11663)
- 机构
- 大学(305859)
- 学院(301649)
- 济(126898)
- 经济(124445)
- 管理(122177)
- 理学(106545)
- 理学院(105369)
- 研究(105300)
- 管理学(103740)
- 管理学院(103213)
- 中国(79219)
- 京(65425)
- 科学(64414)
- 财(55191)
- 所(52278)
- 研究所(48196)
- 农(46821)
- 中心(46726)
- 财经(45380)
- 业大(44291)
- 北京(41860)
- 经(41611)
- 江(40782)
- 范(39921)
- 师范(39600)
- 经济学(38882)
- 院(38418)
- 农业(36659)
- 经济学院(35096)
- 财经大学(34020)
- 基金
- 项目(212508)
- 科学(168261)
- 基金(157619)
- 研究(154508)
- 家(137840)
- 国家(136755)
- 科学基金(117451)
- 社会(99040)
- 社会科(93852)
- 社会科学(93830)
- 基金项目(84306)
- 省(78814)
- 自然(76643)
- 自然科(74889)
- 自然科学(74873)
- 自然科学基金(73536)
- 教育(69558)
- 划(67868)
- 资助(64882)
- 编号(61824)
- 成果(49330)
- 部(48085)
- 重点(47216)
- 发(44745)
- 创(43541)
- 课题(41650)
- 国家社会(41438)
- 教育部(41294)
- 科研(40920)
- 创新(40677)
- 期刊
- 济(134451)
- 经济(134451)
- 研究(91091)
- 中国(53016)
- 学报(46921)
- 科学(45322)
- 管理(42897)
- 农(41927)
- 财(38435)
- 大学(35596)
- 学学(33506)
- 农业(29513)
- 教育(29257)
- 融(23860)
- 金融(23860)
- 技术(23330)
- 经济研究(22956)
- 财经(21535)
- 业经(20780)
- 经(18378)
- 问题(17540)
- 业(15717)
- 图书(15320)
- 理论(14937)
- 资源(14292)
- 技术经济(14237)
- 科技(14161)
- 贸(13930)
- 世界(13571)
- 实践(13461)
共检索到431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良国 李永周
住房产业是拉动我国近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推动这个产业的源泉主要来自于居民内在的住房消费需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投资需求。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的商品房销售总额(面积)中商品住宅所占比重高达80%~90%,这种强劲的住房需求造就了我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城镇居民持续高涨的住房消费动力,来自于多个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性宽松的货币环境导致流动性过剩,引起大宗商品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化勇 陈金波
蔬菜消费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城镇居民的蔬菜消费量来看,男性低于女性、青年低于年长者、未婚居民低于已婚居民,低收入者低于高收入者,受教育程度低的居民低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与此同时,加入地区和职业两个控制变量后,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蔬菜消费行为 蔬菜消费意愿 人口统计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德宝
当前,我国面临着消费不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现实问题。最新消费模型表明影响消费行为和储蓄动机的主要为预防性储蓄和遗赠性储蓄。利用该模型,并应用中国城镇居民1980-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收入差距所导致的遗赠性储蓄动机对城镇居民的高储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引起消费不振。
关键词:
储蓄 预防性动机 遗赠动机 不确定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小莉 张宜春
本文基于全国七大区域35个城市的调研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区域差异总体特征,分别对城镇居民需要支付的文化消费行为和参与文化实践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文化消费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上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对于可选择的文化消费项目有着不同的品位和偏好;文化消费实践相对于需要支付的文化消费项目来说,更容易形成定期消费的习惯。最后提出了突出地域特色、关注地区文化消费习惯、从文化实践方面入手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雷钦礼
本文将物价变动和家庭非消费支出明确纳入了分析家庭消费行为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在物价变动环境下居民家庭消费跨期优化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按收入等级分类的住户调查伪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主要有上期消费的惯性作用、家庭实际可消费收入水平及其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速度。近些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不足引致内需不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城镇居民家庭可消费收入增长慢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其次是物价特别是住房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宇鹏
文章在跨期最优消费理论基础上,以平均消费倾向作为居民消费行为评价指标,建立分析人口老龄化与平均消费倾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对2001~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显著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家庭未成年人抚养总支出对抚养数量弹性较小。研究还发现,消费习惯是近年来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之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乐 雷良海
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利用1979-200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预期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改革初期(1979-1991年),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在改革深化时期(1992-2008年),由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替代失业风险成为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林俊岐
本文以2007年中国31个省(市)城镇居民消费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共提取了5个主因子,并将各因子得分与收入相联系对其经济内涵做了相应的探讨,认为分别体现有关各地居民生活富足感和地区人文环境特征,描述了各地区居民的消费。最后对省(市)因子得分进行相应的因子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体现了本指标体系的可用性和对因子内涵推断的正确性.
关键词:
消费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至庄 牛霖琳
本文研究了自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镇住房商品化以来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我们从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供给的标准理论出发,在联立方程框架下估计城镇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方程,得到了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估计值。通过对1987~2006年全国城镇总体水平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可由需求与供给的作用解释,即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决定了房价的整体趋势。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5到0.6之间。住房存量总供给的价格弹性约为0.83。
关键词:
住房需求 住房供给 联立方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赞 赵丽清 陈杰
老年人消费已成为决定居民消费总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居民退休后的消费会显著下降,被称为"退休消费困惑"。本文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的大样本微观数据,系统分析中国老年家庭的消费行为特征,尤其重点探讨中国是否存在"退休消费困惑"。研究发现,中国老年家庭的消费有较高的收入弹性,但健康水平对其消费有显著的挤压效应。并且,中国老年家庭在退休后总消费水平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2~3个百分点的提升,尤其近些年份在较发达地区,退休对消费的提振作用更明显。这对在扩大内需和应对老龄化战略中如何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老年消费 退休 退休消费困惑 消费需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高林
住房价格的上涨离不开旺盛的住房需求。有些城镇居民片面求大求阔、一步到位的消费观念和理财理念,导致住宅面积越来越大、住宅私有率越来越高、住宅购买越来越早、住宅投资越来越多,从而推动住房价格不断攀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剑 臧旭恒
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强度和时间特征两个维度就房价波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从总量上看房价上升对居民消费表现为财富效应,但在这背后存在着显著的结构性差异。从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来看:房价上升主要是通过预防性储蓄渠道和流动性约束渠道促进了中等、中等偏上收入阶层短期消费的增加,而对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并且过高的房价还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产生了持续的挤出效应。从对不同消费类别的影响来看:住房消费所带来的派生效应并不显著,房价上升主要是促进了大额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文教娱乐等"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对食品、衣着...
关键词:
住房价格 城镇居民消费 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一、不完全消费品市场 在目前流行的经济学著述及文献中,经常出现对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居民消费行为不加区分甚至混同的现象。我们认为,这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正确地加以区别是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基于西方经济现实,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主要指家庭支出。它包括西方家庭所必需的物质性消费(衣、食、住、行)、服务性消费(劳务、教育、医疗、娱乐等)、社会保障性消费(保险、退休)和社会消费(赋税)。扣除赋税后,西方经济学及统计中所指“个人可支配收入”为居民货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樊雪志 董继华
根据2005年4到6月进行的“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所得到的城镇居民住房数据,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人均面积和拥有多套住房家庭等问题,并由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 房地产 市场失灵 住房自有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凤,易丹辉
中国自建国以来,发生了几次大的制度变动,制度因素是否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是否改变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其实证研究无疑会为验证各种假说提供丰富多彩的史料与实验室,同时也为我们分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本质特征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一、中国城镇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